( 国网福州供电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4)
摘要:在计算机、传感器、自动化等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对射频识别(RFID)技术进行引入,这对地下管网设施的管理以及精准定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射频识别技术作为新型技术,已经在配网电缆识别管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能够在对地下缆线进行有效定位,显著提升缆线水平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并促进缆线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本文对电子标识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对大致流程实施有效解析,然后对电子标识器在配网电缆管理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子标识器;配网;电缆;管理措施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力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输配电网络的建设以及改造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地下电缆网络作为城镇建设中输配电网络建设改造的重点内容,体系十分庞大与复杂,使得管理中存在很大的困难以及障碍。尽管我国在电缆建设过程中对大量的图纸、资料、档案进行建立,可是因为纸质档案无法长时间良好保留,以及机构、工作人员的频繁更替,使得电缆有关档案出现缺失问题。此外,电缆、管线地面标志存在丢失问题,而管理方面有着严重的薄弱环节,使得电缆设施资料出现偏差、缺漏等问题。通过对地下缆线实际情况以及设备布置进行准确掌握,以促进电力管线运行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一、电子标识器的工作原理
无限射频识别技术(RFID)就是电子标签技术,是典型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自出现、发展后就应用在了交通控制管理、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中。十分典型的代表就是仓储管理、停车场管理、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等系统。RFID技术可以在10厘米以外开展非接触识别,既可以在恶劣环境中开展识别,还能够在高保密性情况下对高速物体实施有效识别。针对复杂庞大的地下线网以及基础设施,可以运用RFID技术实施有效识别,有利于提升缆线定位的精准性以及科学性,还能够提升地下缆线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以及水平。随着北斗定位系统的有效完善,通过RFID技术以及GPS定位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促进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图1 RFID原理图
二、基于电子标识器的配网电缆管理流程以及技术
(一)管理流程
首先,在对电子标识器技术进行引入时,需要对电缆路径实施明确探测,包括:路径探测核查、顶管深度相关数据、电缆走向等,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确切掌握后,普查建库对标识器进行使用;其次,在对现场缆线分布所具备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摸查后,开展数据核实,以此为基础对电子信息标识器进行埋设,在此过程中需要在电子标识中对电缆深入、走向、方式等信息以及属性进行导入,这样可以在路面标识丢失后,避免出现无法对电缆路径进行了解与定位的问题;再次,信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为电子标识器功能的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对电子标识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运用平板电脑对现场具体数据进行采集,并将其导入相关数据管理平台中,进而为电缆位置、走向、分布等信息的产生提供有效数据。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对新APP进行有效开发,以实现移动办公,构建全面的数据库。通过对APP与GPS 的有机结合,对电缆实施粗略定位,之后利用探测仪所具备的诱导信息对目标进行明确定位,这样可以在非开挖前提下对电缆定位进行明确,并实施迅速查找与分析;最后,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可以为可视化管理创造良好条件,构建可视化管理的平台,进而对地下缆线、相关设备、架空路线的实际情况产生直观了解,以实现对地下缆线、电力管理的一站式、精细化管理,促进管理效果、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关键技术
第一,物探技术。目前我国对地下缆线进行管理探测时,可以通过电缆管线识别探测仪实施有效管理,并通过发射机对不同连接方式进行发射,在对信号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被探测的电缆铠装层,就会使电缆产生相应的感应干流,并且可以得到有效传播,而在此过程中可以发射出相应的电磁波。在管线定位仪接收机对电磁波信号进行接受后,机会针对数据实施有效分析与处理。然后依据相关结果对电缆走向、埋深等进行判定,并且不会对电缆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影响;第二,射频技术。目前所应用的地下电子信息标识器包括球型、钉型两类,其中球型标识器会在电缆槽或者是电缆沟中进行直接安装,而钉型标识器主要是对道路越顶管路段实施探测分析。而地下电子标识器所具备的特点包括:(1)每个标识器拥有唯一ID,能够确保信息所具备的唯一性。(2)RFID技术可以为电子标识器的研发提供大力支持。(3)地下电子标识器可以落实无电源工作,在没有外置电源供电的情况下,可以保障相关工作的稳定开展。(4)地下电子标识器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储存,进而为精准定位提供可靠保障。(5)地下电子标识器可以保障数据信号的有效传输,并得到明确读写。(6)对地下电子标识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腐蚀、潮湿等诸多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以对恶劣多变环境进行有效应对。(7)地下电子标识器具备更加清晰的探测信号,并且是可视可听的。地下电子标识器的安装位置见图2.
图2 地下电子标识器的安装位置
如果电缆需要横穿河流、道路、铁路时,如果电缆的埋深大于0.5米,就需要在埋设电缆最低以及最高的地方对电子标识器进行分别设置。将电子标识器安装于电缆直线路段时,电子标识器之间的距离要小于30米。在顶管段对电子标识器进行安装时,需要每隔至少6米设置一个。在对埋管段对电子标识器进行埋设时,埋设距离不可以少于15米。在对被标识物上方对电子标识器进行安装时,最好距标识物距离不少于10厘米。
三、管理方案探究
(一)电子标识器的埋设
在配网电缆管理工作中,对电子标识器进行应用,就需要先对其进行埋设,而为了提升电子标识器埋设的科学性,必须重视对电缆走向以及相关信息的明确了解,特别需要重视对地下电力设施相关信息的电子标识。通常在过河、过街、管道跨越等位置对电子标识器进行安装。在对标识器进行改装的过程中,若在附近3-5米的距离内发现已经安装标识器,就不要在重复安装。在对市政道路改造以及城市建设实施跟踪时,应该应用钉型标识器落实定位监测。如果敷设电缆的地形较为复杂,并且具备较强的隐蔽性,球型标识器不容易安装,就可以使用钉型标识器落实标识监测。
(二)重视对安装的记录
基于电子标识器的配网电缆管理过程中,为了为后期标识器管理提供便利,在对标识器进行埋设以及标识时,就需要重视对相关信息的有效记录,其中包括:电子标识系统、管沟现场的安装等信息。以对对安装电子标识器的地点进行准确标记,并通过图像可视化的方式实施展示,这样不仅可以对标识器的安装地点进行展示,还能够对具体的标识情况进行明确了解。
(三)故障定位
在对电缆故常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传统方法过于复杂,通常只有通过粗测、精测后才能偶对故障进行明确,并且对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养有着较高要求。通过对RFID技术的有效引入,可以对故障定位监测的操作难度进行有效简化,有利于检测水平以及效率的提升。基于电子标识器对故障的定位以及查找方法进行分析。第一,以传统故障的查找方法对故障点实施初步定位,对故障点以及测试端之间的距离进行大体了解;第二,运用GIS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对地理信息图进行打印,并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到故障地点开展有效处理;第三,通过对GIS技术以及已经具备的APP、数据库对出现故障的电缆位置、走向、埋深等信息进行了解,进而使故障范围得到进一步明确;第四,运用电子标识探测器对电缆故障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以找到中间接头,进而更好的落实对故障的分析以及检查;第五,与声测法或者是感应法对故障进行精确定位,直到找到故障点。
四、结束语
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可视化管理已经成为了配网电缆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而电子标识器在其中的应用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在地下电缆探测工作中对电子标识器进行有效应用,可以对传统电缆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但是电子标识技术水平应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不断完善与改进,所以就需要更多的科研工作人员努力开展研究,从而为配网电缆管理工作的高效、高质落实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叶远红,邓兴虞,梁戟,等.电子标识器技术在电缆路径探测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09):238-240.
[2]林嘉伟.基于电子标识器的配网电缆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9(33):182-183.
[3]王维权.基于电子标识器的配网电缆管理[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07):213-214.
作者简介:陈雄(1991-01),男,汉族,福建永泰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配电电缆检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