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石梅幼儿园 江苏 常熟 215500
【摘要】
幼儿需要游戏时间,需要在学校操场和临近社区进行户外冒险的时间,以及进行户外探索和放松的安静或独享的时间。大自然是孩子的自然学习场,我们应创设机会,让孩子不仅可以走进自然、接触自然物,还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与小伙伴一起去探索、去深入学习,在活动中通过与同伴的合作、探究学到更多的新知识。
【关键词】
探究式科学活动;走进自然;体验
【正文】
《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累积经验。”幼儿的科学活动离不开“探究”二字,因此探究式的科学活动是孩子科学学习的主要形式和途径。而作为老师,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为孩子创设条件,让孩子可以在自然、宽松的氛围中进行探究。
我们幼儿园地处虞山脚下,在自然教育方面有着先天的地理优势。除了日常以“自然教育”为特色的课程,我们还开展了二周一次的“自然日”活动,不仅让孩子有更多走进自然的机会,还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与小伙伴一起去探索、去深入学习。
在此,结合幼儿园“自然日”活动的展开,就户外探索为一方面,谈谈我们是如何将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引导他们开展探究式的科学研究?及孩子走进自然获得的体验及收获。
一、结合季节特征 带领幼儿走进自然
1.暮夏——尽情玩水吧
水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物质,也是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的一部分。九月的天气白天还是相当炎热,是适合孩子尽情玩水的好时机,为了满足孩子们玩水的兴趣,自然日“好玩的水”油然而生。我们与孩子预先进行了交流,了解了孩子玩水想要的材料,在此基础上预设了五个不同内容的玩水项目,采用车轮战的方式展开了活动。
我们的孩子们探索了沉浮、有趣的瓶子、软管引流、水渠引水等活动,每一次活动因为材料的不同引发了孩子充分的探索兴趣,他们在活动中自主探索、自主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虽然玩得满头大汗,玩得衣裤尽湿,但他们玩得尽兴、玩得放肆、玩得无拘无束,换句话说就是我想怎么尝试都不怕,因为等会我们都有备用衣服可换。是的,为了让孩子充分探索,我们提前让孩子准备了全套的衣裤。活动后孩子们还自己清洗、晾晒了自己的衣裤,自助服务让孩子们有了满满的成就感。
在“好玩的水”自然日活动中,孩子们对水的属性、运动有了初步的感知,但这几次活动还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对水的探索,之后一阵子,孩子们在科学区继续运用针筒、吸管等自己收集的多种材料继续他们的探索……
2.秋至——走进虞山 拥抱自然
随着秋姑娘的到来,我们周边的环境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我们幼儿园旁边,常熟有名的景点之一——虞山公园,有了明显的秋意。于是我们随着季节变换的脚步,组织孩子开展了“拥抱大自然” 的自然日活动。本次活动我们开展了三轮,对于每一次自然日的到来孩子们总是充满着期待:“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再去虞山公园,真想看看那里的风景又有了什么变化?”“这次去我们会有怎样的发现?”“老师,我还想去那里捡树叶,那里的树叶好漂亮!”“老师,上次我们在那里看见了银杏树落满了一地,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
走过秋天,冬天的虞山还会是怎样的风景?会留下我们的身影吗?跟随季节的变化,带着孩子走进自然,感知自然,探究自然,认识自然。
二、有进度的连续探究 感知变化
科学探究不是蜻蜓点水般的尝试、体验,它是一个反复、连续的过程。不管是对事物的
探索,还是周围自然环境的感知,都需要一个连续的、有对比的观察及探究。所以,我们的自然日活动不管是“好玩的水”,还是“拥抱大自然”,虽然是自然主题日,但孩子们的探究却是连续的、深入的。就“拥抱大自然”这一主题日,谈谈孩子们的体验及收获。
1.初探秋意
初秋的虞山公园,气温适宜,我们走过林间小路,攀上风景别致的石阶山坡,走入弯弯曲曲的林间石子路,远离人声杂乱的茶铺,感受到了清新的空气充满了我们的身体,耳边小鸟在鸣叫,大自然的气息包围着我们。孩子们沉浸在这份大自然的美好气息之中,对新环境充满着好奇。在山坡的台阶上,我们进行了写生活动,记录了眼前美好的风景。还收集了树叶和一些小果子带回幼儿园作为自然材料使用。
2.亲密接触
活动后的交流,有的孩子说发现了大蚂蚁和不知名的虫子。于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探究兴趣,我们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带上昆虫发现盒、小棒、几个听诊器,出发吧。在一块较为平整的林子间,孩子们开展了他们的探索之行。有的几人一组一起在大树下挖掘、有的趴在打石头上仔细观察着、有的戴上听诊器正在听听大树的声音……回来后,孩子们将成果展示在科学区,通过透明的发现盒一起交流着自己的成果。
3.与秋共舞
深秋,我们再次带领孩子走进虞山公园,枫叶变红了、银杏树叶变黄了,一路上脚边的落叶变多了,孩子们忍不住把头上的小黄帽拿下来,当成小篮子捡起了一片片美丽的树叶;银杏树下,我鼓励孩子们自由活动,他们有的洒落叶、有的发现了更有趣的东西几人一堆探索着、还有的躲进了一个像伞一样罩下来的红枫树下,成了他们的小乐园,他们在里面说着悄悄话,不时发出阵阵欢声笑语。回到幼儿园,孩子们把收集的树叶进行了整理,放进书里压平待用。区角活动时,小朋友有的用树叶进行拼贴、有的进行拓印,有的拿放大镜在观察,不时交流自己的发现。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在大自然中,通过连续的观察、探究,孩子们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逐渐感知季节的变化,他们融于自然,在自然中学习、在自然中探索,在与自然物的接触中感知大自然的美好。
三、聚焦观察 满足孩子的探究需要
观察儿童是因为教师想更好地认识儿童,更加有效地适应孩子们的需要和个性发展特点。一个好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在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方面会十分得心应手。通过观察,教师对儿童的了解会越来越深,能够有效地把握他们的发展变化轨迹,同时也能够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挑战和支持。
在自然日“好玩的水”其中一个项目——探索沉浮活动中。我观察到小珂正拿着一只塑料逼真且有重量的小豹子,让它坐上一条塑料小船,豹子放上去,小船连带下沉,拿掉小豹子,小船又浮起来,他反复尝试着。小柯告诉我:“开始我以为这只豹子会沉下去,但它只是沉了一半就附在水面上了,后来我让它坐小船,这只塑料小船被它压到水下去了。”
通过观察,我了解到孩子对沉浮有了初步的概念,他知道塑料小船是浮在水面上的,他觉得那只有点重量的塑料小豹子应该会下沉,但事实却相反。奇怪的是,这只不会下沉的小豹子坐上了塑料小船,那只本该浮着的小船却下沉了。这样的现象与概念中的事物沉浮出现了矛盾,所以有了反复尝试的操作。通过观察我了解到小柯的探索不是留于表面的玩,而是带着自己的已有认知在进行深度探究,发现问题。为了支持他的探究,我在班级科学区里继续投放这些材料,并设计了一张记录表——小船的载重,鼓励孩子尝试让不同的材料来“坐”小船,并通过边探索、边记录的方式,来了解这只小船的承载能力,满足孩子的研究兴趣。
研究发现,如果孩子们与自然世界有更多的接触,同时他身边亲密的成年人和同龄人愿意与他分享社会知识,那么他的认知水平通常会发展得更快一些。所以,让我们好好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带孩子更多的接触自然。
【参考文献】
[1]朱迪斯·范霍恩等《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年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