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3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探索

张军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浙江 杭州 311231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我国生根发芽后不断发展起来的。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再次验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从学术角度,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

五四爱国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完全适合我国的社会实践。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不能只流于形式,需要有问题的本质着手,突破既有体质机制障碍才能攻坚克难,全面释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探索对于我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第二个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历程

自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以来,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探索道路上做出来杰出的贡献,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完善。建国以来,我国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走了一些弯路,加上当时国内外环境的严峻形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我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将改革开放上升为国策,明确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拉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2],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艰辛努力,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幅上升,经济总量长期位居世界第二,人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文化和社会建设效果显著。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的形成对于我党治理国家起到了指引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避免经济危机的出现,使得社会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更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在具体的社会制度分析中,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层面进行全面分析。在政治层面上,建国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加强,在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中得到了检验,最终迫使西方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并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国际政治影响力大幅提升。在经济层面上,我国仅用了60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370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一跃成为工业强国,到了建党100周年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在经济发展健康属性上,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始终不能摆脱经济发展周期的阴影,平均每五年就会爆发一次区域性经济危机,平均每十年就会爆发影响巨大的经济危机,然而,经验告诉我们,每当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国经济受到的影响却很小,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在社会层面上,社会主义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按比例﹑高速度地发展生产力,使得生产力高效,均衡发展,可以避免生产力发展过剩导致经济危机,让人民群众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5][6]

三、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效途径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

无规矩不成方圆,治国亦是如此。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这对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论﹑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8]。本研究认为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制定和完善现有法律制度,改废并举,充分听取社会意见,使得实施的法律是一部良法,准确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推进司法制度改革。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做到有法必依,严格执法,提高司法效率。(3)不断完善监督机制,重点是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执法人员只有坚定不移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坚持司法公正,司法公信力才能得到彰显,法律的威信才能在人民群众中得树立起来。

2.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的落实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始终处于一个发展﹑创新和变革的循环过程,新旧事物通过不断博弈最终完善新生事物的过程,最终新生事物得到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是如此,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完善[9]。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10]。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简政放权,明确好权力清单,规范行政人员使用权力,让市场自发调节资源配置,政府只需要做好监督和引导。

3.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科技作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据统计,韩国﹑美国﹑韩国﹑德国﹑瑞士﹑瑞典等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GDP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70%,而我国还不到40%,其根本原因是研发经费和人员的投入的巨大差异。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年均研发费用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达到了22.6%,2012年研发经费总量达到10298.4亿元,世界排名第三位,并保持着告诉增长的趋势[11]。随着研发经费的大量投入,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突飞猛进,涌现出一系列高新技术公司,改变过去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在某些领域成功实现弯道超车。[12][13]

参考文献:

[1]宫希魁,徐晓暖.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党政干部学刊[J],2009(9):11-14.

[2]杨春贵.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辩证思考.中国社会科学[J],2008(1):9-12.149-152.

[3]刘焕申.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思想——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视角.大连干部学刊[J],2016(3):5-6.

[4]孙迪亮.评判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三个基本维度.宁夏党校学报[J],2011(3):26-28.

[5]邓魁.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新论.南昌教育学院学报[J],2011(3):1-2.

[6]王君毅.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思政工作关系.人民论坛[J],2010(23):50-51.

[7]陈洪玲.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及其战略地位.山东社会科学[J],2015(7):11-15.

[8]李林.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逻辑与创新发展.法学研究[J],2016(2):2-5.

[9]袁吉富.论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J],2015(4):30-35.

[10]蔡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引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J],2014(8):49-51.

[11]庞瑞芝,范玉,李扬.中国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了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2014(10):37-39.

[12]方丰,唐龙.科技创新的内涵﹑新动态及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机制.生态经济[J],2014(6):104-106.

[13]胡大沙,王辉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文化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问题研究.科技管理研究[J],2014(22):21-22.

作者简介:张军。1985.12-.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安徽合肥人,职务:辅导员,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