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时间观和时态表达的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3
/ 2

中法时间观和时态表达的比较研究

叶倩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650500

摘要:中法两国都是文化大国,哲学思想体系丰富,语言发展历史悠久,但是中国和法国在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在“时间”这个领域,中法两国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从思想体系和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中法两国在时间观念和表达上的不同。

关键词:中国,法国,思想体系,语言学,时间

哲学渗透到两国的方方面面,对于时间观也是如此。世界上有三大哲学体系: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这里,我们只研究前对法国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哲学,以自然科学和神学为基础,以实验和科学分析、判断理性和逻辑为核心方法。其目的是探讨自然与人的关系,寻找科学与理性之路。因此,在法国人的思想中,科学和逻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科学领域,时间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在法国人看来,时间是线性的。

中国哲学代表了先秦时代的哲学,它从社会和人类出发,注重情感和完整。像法国人一样,中国人认为时间是线性的,但这种时间的线性,通常是一种时间的循环或者一个重要的时间段。比如,在中国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中国,多用时间的流逝来比喻青春不再,人们更喜欢把时间的流逝和一种伤感的感情联系在一起。

爱德华·T·霍尔的时间理论认为时间可以分为循环的和线性的。也就是说,时间可以是循环的,例如,白天和黑色的循环,季节的循环。

时间也可以是线性的,它被认为是一条无限向前延伸的线。在中国,人们认为时间是循环的,也是线性的。中国人认为时间是循环的,所以“慢”在中国哲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哲学强调时机。比如:“慢工出细活”、“十年磨一剑”。和西方世界一样,中国人把时间看成是线性的,并逐渐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效率和珍惜时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驹过隙”、“昙花一现”。

法国人认为时间是线性的,所以法国人都会用一个记事本来记录和安排自己的行程。

根据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的研究,时间观导向有三种维度, 即过去导向型,人们会基于过去记忆来做决定,强调传统和尊重历史;现在导向型,人们只在乎眼前的情况, 根据现状做决定;未来导向型,人们通过设定长远目标让自己在当前努力。时间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以此时此刻为原点,划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而我们对于不同时间段的倾向,就形成了不同的时间观。时间导向往往和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历史背景有关。一般而言,过去导向型的时间观主要存在于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历史传统悠久的民族,如中国。中国有着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是一个典型的过去导向时间观的国家。中国人深受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着“厚古薄今”的倾向。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历来尊师敬祖,也重视传统和历史,注重传承先人的传统和经验,把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作为现在行事的重要参考,认为“姜还是老的辣”,所以,中国俗语也常告诫年轻人“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法国学者路易·加迪在《文化与时间》一书中提到:“对祖先, 甚而那久远的死者的尊敬、赞美和崇拜,在中国人心理和行为中产生了结构性的影响。”

在汉语中,“时间”由两个汉字组成,“时”对应法语单词“temps”,“间”对应“durée”。汉语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语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所以汉字中的动词不像英语和法语那样有时态变化。汉语用副词来表达时态。比如:副词“过”表示过去时,放在动词后面,表示这个动作已经完成了(“我看过这本书”);副词“正在”表示现在进行时,放在动词之前(“我正在做作业”);副词“要”位于动词之前表示将来时(“我要去大理”)。

在法语中,时态是体现在动词变位(conjugaison)上的,即动词通过自身形式的变化(主要是词尾的变化)来表示一定的“语式”(体现讲话者看待所述行为的方式)、“时态”(体现行为发生的时间)以及主语的“人称”和“数”,即动词变位。我们根据变位的不同,把法语动词分为三组,第一和第二组动词都是有变化规律的,第三组动词没有固定的变位规则,每个词都有特殊变位。法语动词变位很复杂,在这里我们只列举关于法语时态的动词变位,并且只是在直陈式下法语动词的时态变位,下文皆以第一组动词parler(说)为例进行列举。

动词parler现在时,简单过去时,简单将来时的变位:

现在时:je(我) parle, tu(你)parle, il/elle(他/她)parle, nous(我们) parlon, vous(你们)parlez, ils/elles(他/她们) parlent

简单过去式:je parlai, tu parlas, il/elle parla, nous parlâmes, vous parlâtes, ils/elles parlèrent

简单将来时:je parlerai, tu parleras, il/elle parlera, nous parlerons, vous parlerez, ils/elles parleront

中法时间表达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思想体系和语系的不同,法国人一直以来的线性时间观是因为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古希腊哲学注重理性和逻辑。中国古人关于时间是循环的观念,是受到了先秦哲学体系的影响,同样,中国人也认为时间是线性的,但是有别于法国人眼中的线性,中国人认为时间像流水一样在流逝,中国人的这种观念,使得中国人更加注重效率,更加珍惜时间。另外,因为语系的不同,中文和法语在进行时态的表达时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汉语通常借助副词来表达时态,而法语则是通过动词的变位来体现时态的。

参考文献

[1]杨胜兰.中西方时间观在汉英语言文化上的体现与对比[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第37卷(第10期):241-243

[2]Cf. Entretien de Confitcius, traduction et présentation par Anne Cheng, Seuil, Paris, 1981, p. 78. Traduction modifiée. NdT.

[3]https://www.superprof.ch/blog/comment-conjuguer-en-langue-chinoise/

[4]https://www.conjugaisonfrancaise.com/conjugaison/

[5]https://arlap.hypotheses.org/12047

作者简介:叶倩,女,1996年4月,汉族,云南曲靖,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