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旅游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美丽乡村规划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因素,是实现城镇化与“三农”一体化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农村提档升级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推进和落实,探索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创新农村生态发展理念,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策略
1美丽乡村规划目标
美丽乡村规划包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内容。科学落实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有助于我国农村发展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基础的提升。就经济目标而言,长期以来,我国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经济的自主发展活力,大力实施乡村产业振兴以及精准扶贫战略,因此,美丽乡村经济目标的有效实现应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为基础,各地区需要整合乡村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就生态目标而言,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党中央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推进的基本遵循,在美丽乡村规划推进和落实过程中应致力于实现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工程,全面优化乡村环境。
2美丽乡村基本原则
2.1生态化原则
目前,我国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重点需要重视乡村环境的保护。自然环境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尊重生态环境原则,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系统,合理开采现有的自然资源,并制定科学的开发制度,从而保障资源开采的持续性在乡村规划设计中,应选用绿色施工技术,整个建设中要将景观建设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使用区域内的生态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乡村特色发挥出来,打造美丽乡村形象。
2.2地域化原则
在美丽乡村规划的过程中要尊重地域原则,很多区域内的乡村文化比较丰富,具备特定的文化色彩,不同区域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及民族风情,在实际建设中,要充分发挥这些有效资源,还要根据地区内的实际情况进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全面挖掘地域特色,并遵循乡村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美丽乡村规划,这样才符合美丽乡村实际建设要求,为地区内人们的生活及未来发展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
2.3可持续发展原则
乡村经济发展因经济、文化、技术及人口等因素使得整个发展呈现滞后性。乡村居民起初使用围湖造田、陡坡开地、乱砍滥伐等方式改变乡村经济发展现状。虽然人们使用短期效益能够改变贫困乡村形象,但仅为临时改变,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已长远影响了乡村的建设及发展。因此,在美丽乡村规划中,应采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此理念与现代化乡村建设结合,不能为了获得短期利益而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应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合理开发乡村自然资源,满足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
3美丽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
3.1“千村一面”问题凸显
美丽乡村发展已久,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同质化严重,乡村建设面临着“千村一面”的危机。有多数的人认为,统一的外立面粉刷整治,统一的牌坊、公园、广场等形象工程等村庄建设便是美丽乡村规划,实则严重偏离了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重点,严重脱离了乡村发展实际需求。同质化、低档次、缺乏特色的美丽乡村规划比比皆是。因此,挖掘各村特质,保持美丽乡村气质是美丽乡村的过门石。
3.2空心化、老龄化的应对措施偏少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人口中居住在城市和城镇的人口达到90199万人,占比为63.89%;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因此,村庄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已然非常严重,而现阶段村庄规划对此的应对措施仍旧欠缺。如何引导乡村人口聚集,如何“留得住人”,如何配置公用基础设施等应是现阶段美丽乡村规划的重点专题。
3.3村庄产业难以形成
由我国某些城市空间结构实际情况可知,我国存在两种城乡结构模式,一种模式是将城市作为中心,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稳定发展;另一种模式是小城镇依托持续发展。尽管这两种发展模式均为良性发展,但乡村的产业仍然难以实现均衡发展,而形成产业集聚的村庄也难以支撑当地村民就业。因此,美丽乡村应按照“一村一特、一村一产”的要求继续加大村庄产业引入,盘活村庄产业。
4美丽乡村实施策略
4.1美丽乡村开展人文主义建设
一般来说,人们的生活环境离不开人文主义元素,情怀是所有村民心之向往。因此,美丽乡村规划必须考虑人文主义建设,确保乡民的最大化利益,实现乡民凝聚力的增强,进而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去。另外,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应该融合当地的特色资源,例如组建旅游活动等,该方式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的文化特色,乡村也能借此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实现经济与建设的双赢,达到人文主义建设目标。
4.2设计科学化的乡村布局规划
对于乡村布局规划来说,其必须具备科学性,具体的实施途径有两个:首先,乡村布局规划应该以乡村的实际状况为基础,掌握村民的生活习惯,了解村民的文化习俗,随后开展有效的空间规划设计,尽可能满足不同村民的生活需求,为后续的经济提升打好基础;其次,乡村布局规划需要进行全面的信息宣传,让全体村民明确布局规划的内容,从而积极配合相关工作,切实实现乡村的每一处角落都得到合理建设。另外,村民在乡村布局规划中担任着质量监督的角色,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要及时做出调整,最大化确保乡村布局规划的科学性。
4.3实施有效的乡村文化保护策略
地域面积广阔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其也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地域文化,尤其是乡村文化最为难得,需要做到顺利传承。所以,乡村布局规划工作不得任意实施,尤其是对地域文化开展保护策略。初步研究发现,乡村拥有着无尽的文化遗产,在开展乡村布局规划工作时,需要最大化维持文化遗产的原貌,使得文化遗产成为乡村文化的特色,鼓励更多人去继承文化遗产,去创建美好乡村。
4.4大力开展乡村的设施建设
要想实施乡村布局规划,首先考虑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来说,乡村地区的经济水平不足,对应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众多,鉴于此,地区政府需要给予最大限度的资金支持,在短时间内打造一个基础设施过硬的乡村环境。另外,基础施设的建设需要融入当地的文化,并考虑当地的环境属性,其目的是降低建设成本,维持乡村原貌。只有完善了乡村设施建设,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美丽乡村。
4.5制定合理的乡村规划体系
乡村布局规划希望实现乡村的持续发展,而不是暂时性的短期经济目标,所以,需要以乡村规划体系为基础。乡村规划体系的建设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融入乡村的经济发展特点,结合乡村的文化建设内容,确定最佳的乡村发展模式。以往的乡村规划方式重视的是经济提升,但当前的乡村规划建设不能仅停留在经济角度,还需要考虑生态因素和可持续发展因素,尤其要减少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在不影响传统建筑物的前提下开展乡村建设。
结束语:总之,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需要各级政府和村民共同努力。在乡村布局规划实施时,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现状,掌握地区的人文主义元素,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未来的时间里,乡村建设仍将继续实施,并向着生态化、区域个性化、健康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江海.城乡规划批后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73-74.
[2]李芬.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景观规划研究[J].华中建筑,2020,38(12):139-141.
[3]段飞.苏州太湖区域乡村旅游规划的思路探索[J].科技视界,2020(33):125-127.
[4]罗维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J].福建建材,2020(1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