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体育教学活动案例
白俊菊
北京市京源学校幼儿部
年 龄 班:大班
活动名称:《超级金箍棒》
教学目标:
能充分利用海绵棒,动作灵敏、协调的进行跑、行进跳、钻、投等动作
的练习。
能与同伴合作、协同的进行游戏,并敢于挑战。
教学重点:充分利用海绵棒进行身体锻炼。
教学难点:幼儿间能合作协同的完成游戏任务。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探索过海绵棒的多种玩法
物质准备:活动音乐、泡沫棍、长纱巾、场地布置
教学过程:
环节 | 教师指导过程 | 幼儿学习过程 | 时间和 次数 | 场地安排 |
准备部分 | (一)进场热身,激发参与的兴趣 1.带领幼儿进入场地,走跑相结合、队形练习 师:“孩儿们,和我老孙一起到花果山去耍一耍” 2. 利用“金箍棒”和孩子们一起进行热身活动。 头、肩、上肢、下蹲、腹背、体转、跳跃、脚步等运动。 3. 组织幼儿进行分队走的队列练习 师:“孩儿们,让我们成四列纵队操练起来” | 1.幼儿手持金箍棒听音乐跟着老师跑进场地,围成圆形。 2. 幼儿手持“金箍棒”在圆圈上跟随老师和音乐进行棒操的热身运动。 3.幼儿听口令进行分队走,由圆圈变成4列纵队,并在四列纵队上进行简单的队列变化。 | 5分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本部分 | (二)玩游戏“穿越盘丝洞”,发展幼儿灵活钻的能力 1.启发两队幼儿两个人配合用“金箍棒”分别交叉搭成“高山洞”和“矮山洞”。 2.另外两队幼儿鱼贯式钻过山洞。 重点提示幼儿钻的时候要低头、弯腰、曲膝,跑起来。 3.两组交换任务分别进行挑战。 (三)玩游戏“跳过火焰山”,发展幼儿连续跨跳的能力 1.鼓励幼儿用跨跳的方法跳过“火焰山”。 2.重点提示幼儿跨的时候要把腿抬高,单脚跨过“火焰山” 3.两组交换任务分别进行挑战。
2.小组在围圆的基础上,说“金-箍-棒”最后一个“棒”字,用向前移位的方法抓住下一个“金箍棒”。 3.提醒幼儿动作要快,人动,棍子子不动的方法进行身体移位游戏。
| 1.幼儿根据游戏要求用“金箍棒”进行搭建“山洞” 2.幼儿能够按照钻的动作要领快速钻过不同高度的“山洞” 3.幼儿分组进行快速钻和蹲钻运动。 1.将“金箍棒”并排放到地上和抬高一定的高度。 2.幼儿尝试跨跳过不同高度的“金箍棒”障碍 1.幼儿能根据游戏进行三人或四人分组。 2.幼儿在小组的基础上配合的进行身体的移位,能快速抓住下一根“金箍棒”
| 22 分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束部分 | (六)放松调节 1.用“金箍棒”自己给自己放松. 2,用“金箍棒”小朋友之间互相放松 3.两个小朋友利用“金箍棒”抬轿子听音乐继续简单的放松动作后,陆续离开户外场地,活动自然结束。 | 幼儿能与老师一起总结今天的游戏动作,并跟随音乐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放松舒缓。两个人合作的进行放松和舒缓。 | 3分钟 | 散点 |
课后反思 | 回顾整个活动设计和过程,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下面我就从材料的选择、幼儿的学习、教师的引导三个层面进行反思。 1.一个器材,巧妙利用。 本次活动我选用了幼儿喜欢的海绵棒为体育活动的器材,通过活动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这个活动器材十分喜欢。每个环节都紧紧依托“海绵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能运动。从活动的入场、热身到身体的放松,每个环节幼儿和“海绵棒”之间都产生了密切的互动,游戏中还充分利用软棍调动了幼儿跑、跳跃、钻、投、快速反应等运动机能,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综合体能的协调发展。 2.合作学习,挑战自我。 本次活动中,我有意的在每一个运动环节都创设了让孩子们合作、协同的方式和环境。队列练习中,大家一起配合变化队形;在穿越“盘丝洞”和“跳过火焰山”游戏中需要两组幼儿利用“金箍棒”搭建好“山洞”和“火焰山”,另外两组幼儿才可以进行钻和跨跳的练习,这其中就需要孩子们一起协同完成任务,进行挑战。在“巧夺金箍棒”的游戏中,更需要3人或4人小组之间的配合,进行身体的灵活性及反应能力的锻炼。在“飞跃流沙河”的游戏中,两组幼儿将自己手中的“金箍棒”用力飞跃过流沙河,我发现幼儿的投的能力还比较弱,不能够掌握“投”的正确方法,上肢力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在下次活动中要重点的在“投”方面进行练习。 3.情境创设,动静交替。 本班幼儿对《西游记》十分感兴趣,我就采用了西游记中的角色和情境引发幼儿今天的体育活动,活动始终都给孩子们创设了不同西游记中的场景,调动孩子们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始终保持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状态,活动结尾也有意的运用了“妖怪”来了自然结束,为下一次活动做了引申和铺垫,保留孩子对下一次活动的期待。在游戏的设计上,我还充分的考虑到了孩子们游戏之间的动静交替的安排,在钻、多种跳的剧烈运动后,安排了身体快速反应的“巧夺金箍棒”的游戏,让孩子的身体进行缓冲后再次进行了投的大动作的练习。注意到了幼儿体育活动的曲线式的运动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