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体系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体系规划研究

文军

铜仁市自然资源局, 554300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下乡村体系规划建设涉及多方面内容,为满足城乡发展需求,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开展乡村体系规划具有现实意义。下面文章资源对国土空间规划下乡村体系规划建设展开探讨。

关键词:国土空间;空间规划;乡村体系;乡村规划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做到注重质量、从容建设。目前,随着各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部分乡村地区由于村庄规划缺失,而盲目建设,也有一些地方急于求成,无序拆建。做好村庄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一方面,在规划过程中可以厘清村庄发展思路,使村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好用、实用、管用的村庄规划,可以更好地统筹安排各类资源,集中力量,突出重点。

1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体系规划的重要性

自振兴农村的战略提出后,农村建设发展已经被提上了日程,纷纷进行农村规划工作,不仅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农村振兴的关键。传统的村庄规划,注重于建设而缺乏保护意识,没有全局统筹的意识。而空间规划体系对村庄的规划提出了全空间用途的管理,对传统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在进行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想抓好规划工作先要遵循人本原则,改进村民的生活条件,处理村民日常生活过程中空间方面存有的不足,其次应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空间规划,传承历史文化,对村庄的特色产业进行不断挖掘,推动村庄生产空间的发展。再次,在进行村庄规划时,需对村庄生态进行有效地维护。当下应对村庄在规划方面存有的缺陷是国土空间规划大形势下农村规划工作要完成的关键任务。

2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体系规划面临的问题

2.1乡村风貌规划滞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近年来,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我国更重视城市规划,对于乡村规划有所忽略,从而造成乡村风貌规划滞后。这种倾向至今仍未彻底扭转,各级政府对于新农村的规划还未有正确的认识,对于乡村规划仍缺乏统一的指导和布局,从而使得农村发展缓慢目前,多数农村地区无序建筑普遍、村民居住散乱,出现很多荒芜土地和空闲土地,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特色景观遭到破坏、房前屋后乱搭乱建,整体乡村风貌较为落后,农村居住环境较差。

2.2 村庄规划中产业架构较为单一

农村以农业为核心产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处于边缘位置,其中农业中又以种植粮食作物和饲养家禽为核心,制造业则以食物的粗加工、轻工业生产为核心,服务业寥寥无几。单一架构的农村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因为劳动力缺乏和村子生产能力低下,致使村庄产业缺少发展的推动力,从而给经济的增长也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村庄的规划布局上缺乏整体性及长期性的规划,村民缺乏生态保护意识,致使生活环境污染情况较重,再加上一味地寻求物质收入,致使农村的文化特色逐渐消逝。

2.3层级失衡,缺乏有效衔接

各类规划定位不明、层级失衡,难以与县、镇、村三级政府事权相呼应,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缺乏有效衔接。一方面,村庄布点规划明确了各类乡村定位,分解了建设用地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总体规划的作用,但没有很好地与农业布局和生态空间等专项规划内容进行衔接整合,规划内容不全,难以有效指导下层级详细规划的编制。另一方面,一些规划达到了详细规划的深度,如村民住房规划、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但这些规划重项目建设、忽视了与村庄布点规划、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导致项目缺乏土地指标和相关配套要求的支撑,难以有效实施。

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体系规划建设策略

3.1明确乡村体系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作用

建议在县域层面将乡村体系规划列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或列为县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点研究专题。乡村体系规划作为一种结构型规划,在宏观上发挥着确定村庄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城乡关系、划分村庄类型、村庄布局研究等作用,微观上为具体村庄的发展建设制定导则,提出禁止、限制、引导等空间管制策略以引导村庄有序发展。乡村体系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构建新时代科学规划体系的题中应有之意,一方面,乡村体系规划有助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规划等规划的有机结合,统筹城乡居民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的一体化建设,另一方面,乡村体系规划中重要空间统筹功能还有利于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完成更加全面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

3.2合理利用乡土田园村庄的自然生态格局

首先,利用乡村独有的田园风光资源进行规划。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可以以田园风光为核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对耕地以及山林保护的基础上,实现乡村风貌规划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使得原有的自然环境与村庄格局可以保留,进而加强对空间特色的设计,形成具有特色的乡村风貌聚落。其次,重视开发乡村文化资源,不断挖掘乡村独有的历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以及乡村地域文化,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新格局。最后,重视自然人文景观的规划。乡村中有很多农田、种植区、小山丘,形成了非常宝贵的自然景观,而历史文化景观以及建筑景观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有效结合,促使田园风光、乡土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相互渗透,可形成富有层次感的乡村风貌规划格局。

3.3村庄规划中制定用地的分类标准

在原有的空间规划体系中,无论是城乡规划下的村庄规划,还是村庄土地规划都不能满足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村庄土地规划对建设用地缺乏有效地管理,不利于村庄的建设和发展,而城乡规划中侧重于建设用地,对生态用地及农业用地没有重视起来,所以应制定用地分类标准。对村庄土地的经济属性和自然属性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在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要求,构建用地分类体系。首先应先落实建设用地、生态用地以及农业用地三大用地类别。再对各类用地给予明确的含义,再与第三次国土调查的数据相衔接。此外对于历史文化名村和名镇,具备浓厚的农耕文明风貌,这也是村庄的发展历史和风貌的缩影,因此对于村庄的历史文化及风貌的保护用地,应予以法律保护。

3.4科学层级划分

县级、镇级和村级的乡村规划突出实施性,需要整合上位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将各项管控要求逐级深入的落实到具体的空间管控边界中。综合考虑三级政府事权和上下衔接的要求,依据“分级覆盖、突出重点”的原则,分别确定“结构管控—用地管控—要素管控”的定位。其中,县级规划的作用是进行结构管控,侧重空间要素资源底线的控制,通过村庄布局规划承接上位规划的指标,落实到乡村三区三线边界中,奠定空间管控的基本格局。镇级规划的作用是进行用地管控,侧重镇域全域空间地类细分,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平台,将各类专项规划的要素配置和边界管控要求统筹落实到细分的用途管控单元中,形成空间管控的基础平台。村级规划的作用是进行要素管控,针对近期需要开发的村庄,以村庄规划为手段,制定乡村各项开发控制指标,为规划审批提供依据,指导村庄的建设。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空间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先导式的蓝图治理,也包括过程式的干预治理,同时也需要反馈式的社会治理功能。这样的乡村空间规划模式在与国家空间规划模式链接时,能够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在日后我们还需要关注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并制定合理的规划策略,推动城乡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洪珂珂.新常态下村庄规划优化模式及实现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04):128-129.

[2]贾翠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J].华北自然资源,2020(3):105-106.

[3]陈波敏.关于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建材与装饰,2020(18):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