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尚湖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四野即场景乡野化、观察乡野化、活动乡野化、成长乡野化。成长乡野化是核心,也是目的,用一句话来概括为“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本文从乡野化场地设置、乡野化活动实施、乡野化观察实践、乡野化成长的喜悦四个方面来阐述。“四野”游戏是一种新的游戏组织形式,它通过所有的户外活动由幼儿主观设定,由幼儿规定活动玩法、流程,在玩的过程中,教师不指挥、不控制的活动,让幼儿是通过乡野化游戏来学习、成长。
关键词: 场景乡野化 观察乡野化 活动乡野化 成长乡野化
关键词解析:
四野:分别是场景乡野化、观察乡野化、活动乡野化、成长乡野化。成长乡野化是核心,也是目的,用一句话来概括为“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所以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注意顺导儿童性情,不宜加以束缚和限制。
一、乡野化场地设置
(一)场地原野化
80、90年代的童年生活中最难忘的是原生态的游戏环境,在大自然中以原生态的一物一件作为游戏材料,每一天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官体验,乐此不疲,是每位80、90后最美好的回忆。“四野”游戏提倡回归最原始的状态,因此放手孩子,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体,是我们游戏理念,也是我们追求的游戏目标。
(二)场地无界化
传统的游戏过程中会结场地划定一定的界线,教师时刻关注幼儿安全的同时,观察着幼儿的行动范围,如果一离开活动区域一定范围就会请幼儿回到指定的场地游戏。这样局限形的游戏条件往往会打断幼儿思路,限制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场地无界化,充分支持幼儿的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拥有行动自由。
(三)游戏材料低结构化
现在幼儿园的玩具越来越高大上,各种进口的,精细组合的,很时尚,很漂亮,很完美。投入大量的低结构材料,让一件简单的玩具变得趣味横生,更具游戏的价值,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二、乡野化活动实施
有了适宜的室外游戏场地、游戏材料,要真正保证幼儿的游戏权利,还需要在游戏的组织中放手,做到放手游戏。保证幼儿行事的自然、自主、无干扰才是回归游戏的初态。如何才算实现了幼儿游戏的自主呢?
把游戏的主导权还给幼,自主游戏过程中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都让幼儿自己来确定,让幼儿成为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
(一)玩什么幼儿定
玩什么幼儿定,是自主游戏中保障幼儿主导权的第一步。要玩游戏,每个幼儿都对游戏主题有自己的设想。在“四野”游戏中将玩什么的选择权完全交给幼儿,让幼儿充分实现自己的游戏设想。因此,我们在游戏中不规定主题,尊重幼儿的意愿,让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游戏。
(二)与谁玩幼儿定
与谁玩幼儿定,是自主游戏中保障幼儿主导权的另一方面。玩伴是幼儿游戏与生活中的重要元素。自主选择玩伴常常伴随着交往矛盾的产生。但正是这样自主选择的机会给孩子们创造了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可能。当游戏中发生冲突时,孩子们能够运用自己的方式,通过调整游戏规则使问题协商解决。他们在情绪控制及沟通方面能力的发展远比教师强行设定和干预效果要好。
(三)怎么玩幼儿定
怎么玩幼儿定,是自主游戏中保障幼儿主导权的又一重要方面。即使玩同样主题的游戏,用什么材料、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有几个角色等等,都由幼儿自己设计。同样的材料,不同幼儿就会有不同的玩法。
在游戏中不安排形式、内容、过程,不设计路径和方法。幼儿享受充分的自由,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都由幼儿自己决定。给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给幼儿提供行动自由、交谈自由、思考自由的条件和机会。
三、乡野化观察实践
我们不仅要从游戏环境创设、材料投放和游戏组织实施中保障儿童游戏的权利,更要在幼儿游戏时“闭上嘴、管住手”最大程度放手,“睁大眼,竖起耳”持续专注地观察游戏,了解幼儿是如何游戏的。
(一)放手游戏——教师最大程度地放手,最小程度地介入
要切实保证幼儿对游戏的选择权,重要的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让幼儿的游戏权利不打折扣。就是减少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控制和干预,做到最大程度放手、最小程度介入,把游戏中一切学习机会,如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困难的机会留给幼儿。
(二)观察游戏,发现儿童
教师在学会放手的同时要做什么呢?要学会观察幼儿的游戏。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进行乡野化观察呢?
1.观察同种材料的不同玩法
如何使用游戏材料,如何在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玩法是幼儿游戏水平的一个直接反映。通过观察同种材料的不同玩法,将使教师认识到幼儿游戏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观察同一地点游戏的变化
游戏场地是诱发幼儿游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同样的游戏场地上,游戏有什么不同呢?在”四野”游戏课程实施的第一阶段,通过观察同一地点不同的游戏内容、过程、类型,教师认识到相同的游戏地点幼儿的游戏却千变万化。
3.观察同一幼儿或同组幼儿游戏的发展和变化
持续观察个别幼儿,教师能在记录一个幼儿每日游戏的过程中,理解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如何发展。教师通过对一个幼儿和一组幼儿的观察,将大大拓展教师对幼儿能力发展过程及游戏水平的粗浅认识,使教师改变对儿童的看法。
(三)读懂幼儿的游戏记录与反馈
自主游戏结束之后幼儿将对刚刚的游戏进行一个梳理与回忆,并通过绘画的形式进行记录。幼儿完成绘画之后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游戏故事,这时候就要求教师仔细聆听幼儿的语言并用笔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对有些不擅长表述的幼儿,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本着尊重幼儿的原则,不要干预幼儿的思维与表达,即使只是几个字,也是幼儿最真实的感悟。之后再通过照片和视频进行游戏的又一次梳理与回忆。这一过程教师应尽量把舞台交给幼儿,让幼儿自由讲述。还可以鼓励幼儿将游戏与同伴进行分享、交流。
四、乡野化成长的喜悦
在“四野”游戏实践后,我们在游戏实践中解放了幼儿的天性,开阔了幼儿游戏思维,增强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创新性,成为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幼儿每每熟练使用每一种游戏材料都能提升了幼儿的自信心;在放手的游戏环境中幼儿多了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学习与同伴一起面对问题,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游戏后的反馈环节幼儿的绘画与语言表达能力日益提高,并在反馈中学习总结与反思。
(一)从漫无目的的玩到有所目的的玩
幼儿在刚开始接触新材料的游戏时总会漫无目的玩,慢慢的就会在摸索材料、尝试游戏、创造游戏的过程开始有目的玩。能灵活运用材料后在游戏中出现目的意识,利用玩具创造游戏。
(二)从个人玩到群体玩
根据幼儿年龄变化,从小班到大班的过程中由独立游戏逐渐转变为合作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也是如此,出现由独自玩到有组织的玩的过程变化。幼儿在接触玩具的摸索材料阶段往往喜欢独自思考,对他们感兴趣的点反复研究,一段时间后他们会与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与同伴合作。
(三)从小场景玩到大制作玩
在摸索阶段幼儿独自游戏中往往规模较小,在尝试合作后规模逐渐扩大。以中一班积木区为例,在刚开始时幼儿只是简单的垒高,反复试验找到经验后,幼儿们开始与同伴合作搭建房子,后期演化为有多个“房子”组合、有围墙与护栏的组合起来的大规模“发射台”。
(四)从无规则玩到有规则玩
在放手幼儿游戏的过程中,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游戏从无规则逐渐走向有规则。在四野游戏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游戏刚开始都是没有规则的,玩着玩着幼儿就开始制定规则了。而且只有让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规则才能得到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曹云云,黄瑜.南北幼儿园户外游戏比较研究——安吉游戏与利津游戏的共性与差异[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张艳凤.浅论幼儿园户外游戏组织现状和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3]王芳.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现状与组织策略[J].中国新通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