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课为几何教学插上翅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5
/ 2

让微课为几何教学插上翅膀

常爱珍

宁夏石嘴山市胜利学校

摘要: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技术发展,我们的教学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微课作为一种线上和线下都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能把教材中的文字、图片动态呈现,是线上线下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我们要提高对微课重要性的认识,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挖掘微课的潜力,将微课与线上线下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抓住本质进行探究学习,促使学生高效学习。

         关键词:微课;几何教学;高效学习

《课标》中指出,教育者要向学生提供各类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以此有效地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利用微课,缓解课前探究压力

教材有些内容学生探究起来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如果教师不提前渗透,学生课前探究无从下手,教师课前从教育云平台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加以修改制作成微课播放,学生反复观看微课,可以根据微课的引导尝试探究学习。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关于轴对称低年级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比较少,学生没有办法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探究学习,教师课前制作微课,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在不开口的一边先画图案,然后再动手把图案剪下来,要求学生观看微课后,自己动手折、画、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在课前初步感知了轴对称图形,再通过课堂上看、摸、折等活动初步构建了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利用微课,探究问题的本质

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要想办法自己来验证,可是由于学生的认知和动手能力有限,动手操作误差大,所以教师要把学习中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严谨完整地展示出来,完善学生的认知,在二年级《时间》教学中,要认识几时半,几时半的认识是这一课时的难点,学生往往不理解何为几时半,时针的位置容易搞错,根据这种情况教师精心设计了微课,让分针从12走到6,并以黄色标出分针走过的路径,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分针从12走到6正好走了整个钟面的一半,从而悟出分针走一圈是1小时,分针走半圈就是半小时。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整体观察分针走半圈,时针有什么变化,教师用红线标出时针的位置,让学生清晰看到时针在12和1的中间,并超过12,这样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充分感受到“整时”与“几时半”的区别和联系,正确感悟出现在的时刻是“12时半”,巧妙突破了认识“几时半”这一教学难点。如在教学《直角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学生如何画直角是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黑板上画给学生看,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学生走神、教师画时部分学生不注意看画法,另外,教师做图,身体遮挡住部分学生视线等等,而把演示画直角的步骤和基本方法制作成微课,首先确定一个直角顶点,从直角顶点出发画一条笔直的线,接着三角尺的的直角顶点和确定好的直角顶点对齐,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画出的边对齐,最后从直角顶点出发,沿着尺子的另一直角边画一条笔直的线,这样通过一定、二对齐、三画、直角的画法就清晰的展现出来,从而掌握出画直角的方法,可对于二年级部分学生来说,向不同方向画直角是个难点,如果学生还是有困难,可以在线下把这个视频通过教学助手、云校家或微信等平台发送给学生家长,学生可以随时点播学习,视频播放速度因人而异,可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和基础确定视频播放速度,尽快掌握画直角的方法。

三、利用微课,理解知识形成过程

课堂上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要让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经历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但是,有些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不便于学生动手操作,这时借助微课生动形象的展示探究过程,能使学生清楚的明白数学知识的背景和来由,以及发展和应用。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节课时,教师播放微课,把圆平均分成4份、8份、16份、32份、64份、128份......继续把圆平均分,拼出的图形的边越来越直,越来越接近长方形,把拼成的图形加以比较,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等分成的扇形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如果继续等分下去,拼成的图形就与长方形没有什么差异了,学生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相等,理解了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πr),宽相当于圆周长的半径(r),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的面积s=πr²。在圆面积的探究过程中标,这样的动态显示,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化圆为方”的影子,同时也感受了极限思想,为学生后续学习研究图形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数学能力。

四、利用微课,搭建模型结构

学生只有学会总结整理自己所学的知识,才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举一反三应用所学知识去创新和实践。在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如思维导图,课件,微课等手段能帮助学生再现知识的发展,形成与应用过程,帮助学生寻找已有知识和认知经验的联系自主探索,建构知识体系,微课能最大限度为学生的线上线下复习提供了这样的便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要学会抓住重点,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把教材知识变成一幅图或知识树,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整理知识时,不能全面系统的整理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这时教师利用微课完整的呈现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把知识连成片、穿成串、进而建构知识网络图,学生对照知识网络图就可以找到自己知识的遗漏部分,及时的查漏补缺,真正全面的掌握知识,提高复习的质量。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复习这节课时,先让学生分小组说一说,已经学过的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的过程,再利用课件出示知识网络图:

60e2ccf75719e_html_60835b56c955a708.jpg

在每个图形上制作链接相应公式推导的微课,让学生随机点击展示,便可以重现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整理,观察这些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推导其它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再渗透转化思想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平面图形的面积进行了梳理,形成了知识网络。

总之,微课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每项学习内容都要用,微课要用在学生疑惑处播放,帮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建构知识模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真实发生,为学生的几何学习插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