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大江小学校 400025
摘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都出来在某个繁华的城市打拼,留下年幼的孩子以及年迈的父母相依相伴,由于这些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内心自卑敏感,因此,要开展多方面的力量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正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呵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1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特点
1.1内向和自闭心理倾向较为明显
由于生活环境封闭,生活条件艰苦,文化资讯稀缺,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自卑心理严重,多数儿童存在自闭心理,部分儿童表现出社交恐怖症状。据某高职院校2010级新生心理普查,来自农村乡镇的高职新生恐怖症状的分布率比学校整体水平高出7个百分点,他们都曾经历过留守儿童的孤寂生活。
1.2情感缺失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才能够更健康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而外出务工的父母经常在外奔波,与留守子女联系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同时渴望得到父母关心和爱抚而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感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逆反、抵触。
1.3同伴交往障碍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当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同伴交往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时,不能从他们身上习得人际交往的能力和策略,也得不到引导和帮助,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的社交能力,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同时,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由于他们的“留守”这样特殊的、非常规性的状态及处境,更容易沉默寡言,封闭自我,不愿意与同伴交流,出现人际关系上不和谐。
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1政府方面
首先,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树立服务意识,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出现的问题要足够重视,凝聚政府智慧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并归档长期跟踪,以确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方向;其次,政府要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管理部门,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应对政策、制度和指导方针等,并联合留守儿童所在的村两委,发挥基层群众组织作用,关注且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成长所需,消除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不良外在因素影响。
2.2社会方面
首先,社会一些文化企业、传媒公司和网络平台等要树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在首先考虑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去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文化发展过程中要剔除不良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广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次,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公益事业,联合一些儿童心理方面的专家、学者等走进留守儿童所在的地区,与留守儿童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形成一对一留守儿童成长帮扶,那么,在浓厚的社会关爱氛围影响下,一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就会得以解决。
2.3家庭关爱
家庭关爱与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诸多心理问题的关键因素,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这种缺失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所在。首先,从留守儿童家庭本身来说,由于母亲外出的留守状态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最为严重,因此在儿童幼年时母亲应尽量不要外出,以使儿童早期形成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从而保证其早年心理发展的顺利进行。对已经留守的儿童来说,为最大程度的减少家庭关爱与教育缺失所带来的影响,临时监护人应肩负起关爱留守儿童的责任,加强在家庭中与留守儿童的交流、互动。让留守儿童在一个新的家庭中感受到家庭的完整性与互动性,从而让其可能偏离正常轨道的心理发展重新走上健康之路。其次,留守儿童家长要认真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寻找和确立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细致地落实孩子的被监护权,同时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创造更多的机会,采取更多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沟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这是因为孩子在寄养期间,与亲生父母的接触是以后团聚的必要步骤。同时留守儿童家长要加强与临时监护人和学校的联系,随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和心理近况,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素质,从而配合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2.4强化学校教育管理机制建设,引导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往往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学校就要担负起更多的教育和引导职责。要强化学校教育管理机制建设,做到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使得留守儿童在学校感受到关心和呵护,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学校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不要只重视考试成绩而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条件成熟的地区和学校要实行寄宿制,让留守儿童有一个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证留守儿童的安全。在寄宿生活中,教师要经常和留守儿童进行沟通和交流,注重正确引导,最大限度减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要积极引导其他同学帮助留守儿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鼓励留守儿童和其他同学建立有效的联系,帮助留守儿童收获更多的友谊,避免留守儿童产生自卑心理,减少留守儿童的内心孤寂感。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当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和留守儿童进行沟通,掌握其心理变化规律,给予适合留守儿童的心理指导,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避免其心理上出现各种问题,并及时进行引导,使得留守儿童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定期和家长或监护人进行沟通,及时将留守儿童在校表现以及学习情况等讲述给留守儿童父母听,使得其可以掌握孩子的情况,通过家校合作对学生进行教育,共同采取对策解决问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留守儿童走进学校图书馆以及阅览室学习,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让留守儿童在更广阔的天地成长。
结束语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要重视共享社会资源,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鼓励家庭参与,保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社会的努力,还需要和家长、家庭配合。大家携起手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呵护和关心,让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能和其他学生一样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参考文献:
[1]惠卫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问题实证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08).
[2]王吉财,朱俊德.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育观察,2019(15).
[3]羊林,杨万春.崇州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