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防洪工程中风雨桥的研究与运用——以武宣县大藤峡库区七星河水位调节坝风雨桥工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5
/ 3


探讨城市防洪工程中风雨桥的研究与运用——以武宣县大藤峡库区七星河水位调节坝风雨桥工程为例

毛建坤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3


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区建设范围在不断扩大,人们对城市居住的生活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城市的防洪工程建设中,越来越多的水利景观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从方案的前期研究、上位规划的解读到工程建设实施,将风雨桥的研究引入城市防洪工程,并闸述了城市防洪工程中如何利用水利设施进行景观设计,这也是今后城市防洪工程开发建设的重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城市防洪工程;水利景观;风雨桥研究


引言

七星河,是西江水系黔江河段的一级支流,也是大藤峡水利枢纽库区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宣县城位于大藤峡库区支流七星河两岸,当大藤峡水库汛期降低水位运行时形成的消落带,会影响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因此,在七星河下游与黔江出口处建一座水位调节闸坝,在闸坝上游形成人工湖,保持七星河消落区水位,以保证汛期七星河水位不受大藤峡库区水位变化的影响。工程在考虑上位规划和解决武宣城东新区防洪排涝问题后,围绕城东新区“水绕城中,城在水中”的规划目标,以挖掘文庙文化,传承仙城文脉为出发点,结合仙城的山水风貌和周边环境景观,将调节坝坝顶风雨桥设计成具有风格优雅、凸显民族文化,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绿水仙桥”,能让游人感受到仙桥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品味,有利于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及传播,成为宣传城市的一张名片。

1工程概况

武宣县,又称仙城,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位于广西中部,东邻桂平市,南靠贵港市,西接来宾市兴宾区,北连柳州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武宣县大藤峡库区七星河水位调节坝风雨桥工程位于武宣县七星河下游汇入黔江的出口处,东侧为拟建大藤峡博物馆,南侧为黔江水路可达五马拦江风景区,西侧有城市道路连接老城区,项目周边现状为林地和荒地,周边居住的居民以农民和城镇居民为主。

60e2a10ad4033_html_115fef2183f245.jpg

图1 项目位置示意图

2建设目的

根据《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设计拟在七星河下游与黔江交汇处建一座水位调节闸坝,在闸坝上游形成人工湖,保持七星河消落区水位及水域面积不受大藤峡水库水位变化的影响,进而对七星河消落区进行治理。同时为合理利用调节坝上方的空间,在其上方建设一座风雨桥,既美化了调节坝,又符合武宣城东新区提出的“将武宣县城打造成集水上观光、休闲旅游、湖区公园、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于一体的旅游城区”规划目标。

3工程总布置

工程建设基地以浩浩江河、巍巍群山风光为依托,处于七星河和黔江交汇处,风景资源得天独厚,是一个供游人统览全景,观赏湖光山色的绝景之地。工程总布置按建设内容分为两部分:工程下部为水位调节坝,上部为坝上风雨桥。

3.1水位调节坝

水位调节坝主要由溢流坝段、左岸泵站、右岸重力坝、上下游护坡等组成。水位调节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坝长132m,其中溢流坝段长51m,泵站段长42m,右岸非溢流坝段长39m。

3.2坝上风雨桥

坝上风雨桥布置在溢流坝坝顶上游侧,采用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全长107m,宽7m,最高处23.11m,总建筑面积为1432.02m2,由亭、廊、阁楼及台基等组成。

60e2a10ad4033_html_b16957c8b80ce680.jpg

图2 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4上位规划解读

根据《武宣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18-2035年)》,为营造独具特色的宜居环境,将武宣县城打造成集水上观光、休闲旅游、湖区公园、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于一体的旅游城市,形成“山水七四环绕、湖江四廊渗透、三城七区布局、两纵三横环通”的空间规划结构。本工程位于七星河与黔江交汇处,属河东片区,工程建设用地符合武宣县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规划要求,其用地已纳入城市设计。

5总体定位

5.1总体思路

“绿水仙城、山水相映,波光粼粼、烟柳倒影,船出拱桥、人在画中,到处是一派滨湖水乡风光”,这是描绘武宣县城东新区建成后的一番美景。规划结合建设中的七星河水位调节坝,待大藤峡水利枢纽蓄水后,武宣县城东新区将形成一个总面积约9000亩的七星湖,届时波光粼粼的“七星湖”和绕城而过的黔江河面,在山峦的映衬下将形成独特的滨湖风光。

构思源于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算不得大园庭,那亭台楼阁,树林山水,却也点缀结构得幽雅不俗”。设计在挖掘文庙文化,传承仙城文脉的基础上,结合壮、苗、侗等少数民族独有的风雨桥结构形式,以传统古建亭、阁作为分隔点,将风雨桥划分为“一桥二阁三亭”,从而突显风雨桥的稳重、大气,达到层次感分明、错落有致的效果。

60e2a10ad4033_html_415d401efee5e6a3.jpg

图3 风雨桥上游侧透视图

5.2风格比例研究

侗族风雨桥造型优美、建筑高挑、规模雄伟壮观,整体比例相对协调,但风雨桥下部稍显封闭、造价偏高;壮族风雨桥通过屋顶阁、廊装饰,显得古朴灵动,但廊道直通单调、乏味,两端体量及比例不太协调;苗族风雨桥采用连廊相连,造型简洁美观,但体量与水位调节坝相比稍显不协调。设计通过侗、壮、苗等少数民族风雨桥在建筑形态、尺度、风格和结构选型上对比分析,初步明确风雨桥设计方案拟采用亭阁式,以挖掘地域文化为出发点,将风雨桥打造成武宣县的标志性建筑。

5.3文化元素提炼

武宣文庙,作为专门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庙宇,是广西现存最大的文庙,也是仙城文化的传播地,具有岭南当地建筑特色,在建筑布局、技术结构、传统风格、民族特色、工艺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研究价值。设计以挖掘地域文化,传承地域文脉为出发点,主要提炼元素有朱红粉墙、印花滴檐、飞檐翘角、镬耳墙、石基、白花草、塑龙、宝葫及壁画等,着重展示风雨桥技艺灵巧、轻盈活泼、多姿多彩的独特造型。

6风雨桥设计

6.1方案布置

风雨桥全长为107m,宽为7m,设计传承桥梁仿木结构优美特征,地台上建有2座三层的四角亭、1座三层的六角亭和2座二层的阁楼,中间通过廊道相联,将亭廊楼阁融为一体。在廊道两侧设有美人靠,中间通过镬耳墙适当分隔,既起到分隔空间,又能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同时运用借景、透景的艺术处理手法,在镬耳墙分界处中间设拱形门洞,便于行人通行,具有引导人流、引导视线的重要作用,又可供行人小憩、遮荫避雨和观赏风景。

6.2竖向设计

设计以尊重桥面现状标高为前提,在合理开发的原则下进行竖向设计。风雨桥位于水位调节坝67.90m标高平台上,涉及桥面区域较为规整,桥面高差变化不大。其中交通桥、工作桥设计标高为67.90m,交通桥上、下游侧人行道设计标高为68.20m,风雨桥人行桥面设计标高为69.10m。风雨桥屋面采用无组织排水,利用屋面坡度从屋脊往两端自然排水;桥面设计标高在67.90m~69.10m之间,采用有组织排水,排水坡度按0.3%找坡,有利于地下管线敷设,解决桥面排水衔接问题。同时在风雨桥人行主入口设置台阶、坡道,既分隔了动静减少干扰,又起到缓冲过渡作用,使建筑体验更加自然,形体错落有致。

6.3交通组织

风雨桥横跨七星河两岸,从便捷、安全、简洁、通畅等原则出发,考虑到风雨桥人流主要以行人及游客为主,在风雨桥两侧的四角亭是行人及游客进出的重要位置,在此聚集的人流量会较大,设计出入口宽约7m,增设台阶、坡道可满足多股人流的通行和游憩;在六角亭北侧人行道处设有一个5m宽的人流分散口,可适当对人流进行分散,有利于行人通行、观光游览。风雨桥竖向交通主要以楼梯作为上下联系,方便行人及游客到达阁楼二层游览观景。通过建筑布局适当分隔、交通指示线路引导,营造曲折幽静,对景生情的停留空间,创造出舒适、安静、安全的交通使用环境。

6.4功能布局

风雨桥一层为廊道游览区,主要用于休憩、散步、了解本地历史文化。廊道长为107m,宽为7m,横跨七星河两岸,整体造型雄伟壮观呈“一”字形布置。设计为减轻桥体过长带来的视觉单调感,利用四角亭、阁楼、六角亭将廊道穿插组合,运用借景、透景的艺术处理手法,在镬耳墙分界处分设拱形门洞分割,形成层次丰富的立体空间。同时为创造连续的休憩空间,在廊道内上下游两侧设有美人靠,墙柱及顶棚上镌刻体现当地特色的楹联、壁画、诗词典故等,以展示武宣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

60e2a10ad4033_html_97712b2bd837e49e.jpg

图4 风雨桥69.100m标高层平面图

风雨桥二层阁楼为登高观赏区,主要用于观赏远景。阁楼通过一层廊道楼梯上下连通,内部空间利用仿木挂落、檩条、缘子、飞檐翘角等进行装饰,以体现仿古建筑的艺术效果。二层阁楼视野开阔,处于风景中心位置,直面黔江、五马拦江和七星湖,内部设有仿木栏杆和实木座凳,造型轻巧通透,既可倚栏赏翠,又可登高远眺,纵情观赏武宣秀丽山水。

60e2a10ad4033_html_8c14f84caa4665cb.jpg

图5 风雨桥73.600m标高层平面图

风雨桥四角亭为不上人式三层重檐四角攒尖顶,顶部设有宝顶,四角留有戗脊,平面布局呈正四边形,位于风雨桥两侧各1座;六角亭为不上人式三层重檐六角攒尖顶,顶部设有宝顶,交角留有戗脊,平面布局呈正六边形,位于风雨桥中部。四角亭、六角亭逐层依比例缩小平面,体型高耸雄伟,亭内分层装饰不同类型壁画,尽显古风古韵,突出本土文化和少数民族特色,形成视觉的中心点及主要观赏点。

6.5立面造型及视线分析

60e2a10ad4033_html_66f0100ccee754a8.jpg

图6 风雨桥下游侧立面图

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及景观观赏作用的前提下,建筑以自然采光、通风为主,风格上采用岭南民居元素,以仿古青砖、青灰色瓦面为主,仿木装饰以木栗色或棕红色点缀,融入武宣文庙独具特色的壁画、祥云以及浮雕牌匾等,搭配高低错落的亭台楼阁,形成具有统一、协调的天际线,使整个立面效果简洁大方、错落有致。同时结合风雨桥的功能要求,运用现代化仿古技艺营造,兼具传统古建筑之柔美及现代建筑简约大方的风格,形成特殊的视觉效果,能有效地在视觉上尊重自然、融入自然,将富有民族文化气息的仿古建筑与周边环境相呼应,相得益彰,更具有年代感。

6.6夜景亮化

为展示工程建设成就,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商旅相宜的城市人文环境。设计本着绿色照明理念,从地域特点出发,结合人文特色,坚持夜景亮化与环境美化相结合,在严格对称的布局下,保持风雨桥亭、廊、楼阁间的有机相联,形成多样变化、均衡统一的整体,展示城市风貌和自然景观,营造风格统一、层次分明、动静结合、错落有致的风雨桥夜景景观。同时在色彩运用上进行严格控制,加强光环境管理,进行光环境功能划分;在灯具选择和设计上,充分利用点光源、洗墙灯、壁灯、泛光灯、投光灯等产品,注重与环境的融合,提倡应用LED半导体照明光电技术,将灯饰、灯光的艺术性与风雨桥融为一体,做到节能、环保、减少光污染。

7结束语

武宣县大藤峡库区七星河水位调节坝风雨桥工程,是一座集城市防洪、排涝、调蓄、观光、游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水利景观示范工程。工程兼顾水系治理与城市景观建设,注重生态环保、旅游观光、文化宣传等综合效益,建成后将成为武宣县的标志性建筑,有利于充分展示武宣县城新貌及山水文化特色,加快武宣城市化发展进程,推动县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大藤峡水利枢纽库区七星河消落区治理水位调节坝工程初步设计优化报告(报批稿)》(南宁 2018年01月).

[2]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武宜县大藤峡库区七星河水位调节坝风雨桥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南宁 2020年06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