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谐思想的现代政治意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2
/ 4

孔子和谐思想的现代政治意蕴

崔翔

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摘要〕“和”的思想散见于我国古代的各种典籍之中,这种“和”的思想经孔子发展强调之后,成了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标准。“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思想深入中国民心。首先阐述孔子和谐思想的含义和基本内容,其次指出由于时代和生产力及阶级立场的局限,孔子和谐思想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同时也有积极的价值,最后通过对孔子和谐思想的深度挖掘,说明在全球化时代和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孔子和谐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孔子 和谐思想 现代意蕴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20年大连海事大学教师发展专题项目(项目编号:JF2020Y04) 和2019年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一般项目(项目编号:C2019JD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综合国力的发展,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既要解决自己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又要积极参与解决国际化背景下所产生的新的国际问题。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儒家文化在解决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问题时,渗透了大量的关于和谐的思想。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其思想涵盖范围广泛,包括“和”、“仁”、“中庸”等思想。本文通过对孔子和谐思想的剖析,挖掘出其思想中的积极思想和可借鉴价值,对当代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构建提供理论思考。


  1. 孔子和谐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孔子和谐思想的含义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谐者,和睦协调也”[1],虽然孔子并没有完整、系统地提出和谐思想,但在当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在完善和谐社会的理论时,我们回首却发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大量的和谐的因素,其中很多观点、思想都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巨大的意义。我们把从孔子的众多的思想中提炼出来的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世界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观点,简称之为孔子和谐思想。

孔子和谐思想的焦点落在了“和”字上。

首先,“和”字被用来解释人类生活的自然界。从群经之首《周易》中的阴阳观来看,“孤阳不生,独阴不长”,这就说明任何生机的产生都要求阴阳调和,需要有性质相反的两个事物碰撞交合,而只有一方或者一方的力量绝对强于另一方的时候事物是不会有活力的。《中庸》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着,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正如《周易》姤卦所强调的姤德,也就是遇合之德。人类社会,只有男人或只有女人是不能存在和发展的,只有男女组成家庭,衍生下一代社会才会存在进步,这就如同于“天地之大德曰生”,不只是天地创生了人类,更创生天地自然万物。只要我们使用这种思维,把性质不同的事物进行合理适当的调和,不但可以创造出新的事物,更可以使现存的事物在一种和和融融的状态下存在。

其次,当孔子把这种理念用于解决当时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就形成并强调“和”这个概念。“和”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孔子的出发点是人与人和人与我,强调的是现世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和而不同”也就成了孔子所强调的理想人格代表——君子的一个标准。“和”的思想经孔子强调之后,发展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概念和范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更是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精神贡献。

(二)孔子和谐思想内容的体现

孔子和谐思想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和”的思想的强调。比如说“礼之用,和为贵”,孔子非常重视礼的作用,他认为只有礼的社会效用达到“和”的状态时,礼才算是最为可贵的。对于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代表——君子,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就是说君子应该采取更加宽容的心态,来对待有各种差异的观点,而求得和谐。而不能像小人那样,表面上看互相的观点相同,其实质上是随声附和,不能互相理解并接受,不能达到和谐的人际关系状态。这种“和”,“既指人事及人际之间存在的状态,也指处理人与事的原则和方法”。[2](2)

首先是孔子的“仁”的思想。“仁” 是孔子思想理论体系的核心,更是儒家学派的道德规范和最高原则。“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即“仁者爱人”,同时,又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还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些都从自己修身的角度来提高自己的品德,也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3](18),从而造就更多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来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对于“仁”的思想,孔子要求从观念方面、行为方面进行理解:

从观念上讲,为仁由己而不由人,也就是说要达到仁的品德是自觉的、主动的。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说明求仁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我们诚心诚意去求“仁”,首先要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只有这样做了,才能得到“仁”。这就强调了要达到“仁”的品德侧重点是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他人的帮助。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仁”的态度上要端正,只要我们诚心诚意并认真地去做,就会“斯仁至矣”。

从行为方面来看,孔子的“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行为性特征。孔子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说明孔子的“仁”的行为必须在视、听、言、动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修养才能达到理想中的境界。他的“仁”的学说不是抽象的哲学概念,更多的是结合很多的具体行为方式来指导人们怎么去做,这样对人民大众的高尚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

其次是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程颐对中庸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也就是说,“不走极端和稳定不变,是一切事物正当不移的道理”。[3](23)可见,中庸是一种不偏不倚的采取中和的方法论。在这种方法论的指导之下,我们既可以全面而又灵活的处理各种事务又不会犯“过”或者“不及”的毛病。所以,中庸的这种调和的方法论对于达到和谐的状态是非常有意义的。孔子说: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从其对管子的赞赏来看就可得出以上结论。

对于“中庸”的思想,孔子主要从方法论、德性两方面进行解释:

从方法论上来看,中庸是一种处世、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无过无不及。”他在处理事务时,要求不要倾向于一个方面,而应该将不同的方面进行调和。“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就是说,掌握了中庸的方法就会终身受用。要注意的是中庸不是中间路线、保持平衡,更不是中立,而是在正确认识事物的同时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关键。

从德性方面来看,“中庸”思想昭示了一种德性的品质。《中庸》中说:“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可见是把德性放在了知识的前面,更加强调德性。说明了在以一个人求学的过程中道德的培养不但不可或缺,而且其重要性甚至高于知识。只有保证了道德上的高尚才能使所学真正地为谋求人类社会的福祉所用。

最后,在处理邦国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孔子更是提倡“协和万邦”的思想。强调处理民族、国家的关系时要注重和睦、协调,主张强不凌弱、富不侮贫。使各个民族、国家在这种协调的状态下达到一种和平的“国际关系”。于是,孔子也就非常希望用和平的方法而非武力的手段来解决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

“协和万邦”的思想努力协调和理顺各国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虽善战却恶战”的精神,推导出了“不称霸”的国际道德。中国既要维护本民族的独立,又不向外扩张,不以武力扩张为手段而以和平的道德教化为方法去追求和平的国际关系。这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因此,孔子主要通过“仁”、“中庸”、“和”等思想来组成了他的和谐思想。


  1. 孔子和谐思想的历史局限性与价值

(一)孔子和谐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孔子和谐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首先是阶级性。虽然当时的社会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但当时的社会历史阶段仍然是阶级社会。当时的生产力条件决定的思想领域还不能使孔子跳出当时的阶级局限。可以看出,孔子的思想始终是为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而服务的工具,因为他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所以虽然从孔子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找到他关心下层社会的很多观点,比如说“有教无类”等,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他的总体思想的出发点来发现他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的。

其次是孔子的治国之法。孔子非常重视“仁”这个观点,“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通过对仁的阐释,对仁的强调,这样就可以培养出一大批的“仁人”。由仁人组成的社会当然是理想中的社会了。这种仁的思想后来由孟子发展成了“仁政”的思想。但是这种“贤人政治”由于过于强调人的道德内化和人际关系,所以最后难免走向人治而忽略了法治的社会效用。历史证明这种缺少法治的人治是不能使社会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于是,随着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虽然儒家成为正统思想,但是“外儒内法”则是对中国统治思想的更加确切的描述。

(二)孔子和谐思想的价值

孔子和谐思想中虽然有其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这不能掩盖其思想中的精华所具有的对于社会的积极价值。

首先,孔子和谐思想中蕴含着一定的制度和谐。孔子坚持维护“礼治”,包括了礼节,礼数,礼貌和规章制度。这就使得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按照自己的行为规范生活,社会就会出现在一种秩序下的稳定。孔子的思想虽然不具有法家那样的社会强制性,但其也不仅仅是指道德情感上的“和亲”、“和敬”、“和顺”,更深层的是指在一种伦理制度安排下的人际关系处于恰到好处的状态。这种伦理制度的前提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就构建了一种稳定的社会结构。这种稳定的社会结构规定了社会的尊卑次序,规定了社会资源分配的规则,因此,“这是一种制度伦理思想,内涵着相当深邃的制度伦理智慧;就是说,社会要达至和谐,在基础性的意义上,就应从制度安排上保障社会成员能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和各得其所(在现代还应有“各享其权”),使德有所福,能有所禄,劳有所得”。

[2](101)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孔子提出这样的观点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当时统治制度。

其次,孔子的“中庸”、“和”的思想,为很好地解决非常复杂的国家民族矛盾提供了思想方法。中国的古代历史,由于在孔子的“中庸”、“和”的思想的指导之下,和平就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这种“执其两端,用中与民”的东方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中国人民把和平作为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的追求。中国古代从没有出现殖民周边弱小民族的历史,更没有发动过以入侵掠夺为目的的战争。由于中国是以农耕为主的国家,人们在安土重迁的观念之下是非常的反感和厌恶发动对远方的征战。更何况中国一直是东亚文化的领军角色,对周边的游牧文化和其他文化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同化能力,到唐朝终于形成了中华文化圈,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所以说,即便是中央王朝在非常强盛的时候,在“天子不治蛮夷”的思想的指导下,大大减少了中华文化对周边的侵扰。

最后,孔子和谐思想对传承两千余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有学者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和谐,也有学者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因此,不论谁总结,和乐融融的精神价值追求都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之一,这种文化的源头正是孔子的“和为贵”的思想。 所以,孔子和谐思想通过要人懂得自制,遵守礼节,克制欲望,消除暴力,从而促成一种平和的社会环境。从范围上来讲,由个人的修养逐步扩大到家庭、社会,从国家层面上来看,这种和谐的思想同样可以应用到解决国家间的关系。


  1. 孔子和谐思想的现代效应

(一)孔子和谐思想对建设和谐世界的现代效应

自从新大陆被发现以后,整个地球真正的成为了一个相互联系的人类社会整体。发展到今天,全球化才真正的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全世界的人们共同面临着很多的危机,比如说有环境危机、文化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差异等等。

环境危机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如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这些环境危机影响着整个人类的生存,但是由于环境问题有超越国界的属性,所以一国或少数的几个国家很难有能力独自解决。由于其影响之大,解决问题时所涉及的范围之广,需要我们所有的国家必须放弃各自之间的不协调,共同携手来面对,互相配合,互相协商,这时的国际社会需要一种和谐的国际关系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面对现在交往日益频繁的世界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是交流带来的理解与发展,更有的是矛盾与冲突。表现在宗教、利益、文化等方面。利益冲突是现实的,没有哪个国家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需求,因此,即便是再好的国际规则在解决国家、民族利益冲突的问题时总会显得力不从心,而且,隐藏在国际规则之后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更是让理想中的国际社会关系变得的更加渺茫。除此之外,更为严重的是宗教文化冲突,国家、民族之间的宗教,文化差异更是成为了我们互相交流、信任,相互融合的障碍,而且文化的基因深深地渗透到了每一个人的细胞,所以,调和起来的难度也最大。因此,种种文化冲突与融合更加要求一种和谐世界,只有这种和谐的世界才能解决各种不协调的问题,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国家民族相互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的理念。《尚书·尧典》篇中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可见,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如何处理民族间、国家间的关系,非常注重和睦、协调。协和万邦的思想,“在民族关系上,表达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扩张主义,我不向你扩张,你也不要向我扩张,互相保持和平”。[2](40)孔子不仅从思想上强调“协和万邦”,更从自己的言行之中体现出了“协和万邦”的精神。在《论语·宪问》中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可见孔子对管仲取得“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历史功绩而不依仗兵车武力是非常赞赏的。

可见,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的时候,孔子的思想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从当前的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国家、民族交流将越来越频繁,地球村的概念早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世界将更加向着一个互相交融的状态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对于如何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和将来将会面临的交往关系问题,中国特有的“协和万邦”的思想将会重放异彩,不只是为古代的中国,更能为将来的世界秩序做出其应有的价值贡献。

(二)孔子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效应

社会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提。中国文化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谓天人合一,包含着人与自然界相统一的理念。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的依附。人可以认识自然,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谋生存、求发展,而不能破坏自然。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受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不平衡这一根本因素的制约,完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彻底消除不公正的现象,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同时还应看到,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可以扭转如今社会发展中的失衡现象,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建立起既存在差别又充满活力、不断进步的和谐社会。在此方面,把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尺度,进而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不断促进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总要同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支持,相互关心,求同存异,才能促使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不断形成。怎样才能处理好这种关系呢?一要尊重人。要体贴人,同情人,这是尊重人的感情基础与思想基础,没有这种感情和思想基础,就不可能在行动上对人有尊重的表现。尊重人不解包括尊重别人的人格,尊重别人的劳动,还包括尊重别人的感情、兴趣、爱好、个性、民族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虽然人的能力有大小,分工和贡献也有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品格。二是对人要宽容。促进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还需要每个社会成员都多一份宽容。对人要宽容,就是要心胸宽阔,能容人容物。有宽容之心的人,往往能够正确合理地对待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使摩擦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化干戈为玉帛,变冲突为和谐。当然,我们讲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妥协与退让,更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为代价,而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和谐共处。

自古以来,许多思想家都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和美好模式。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提出“和为贵”的观点,并将“仁”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主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其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孔子和谐思想提供给我们很多经验供我们借鉴,从理念上来讲,孔子和谐思想提供给我们一种“和”的理念,如“和为贵”;从具体操作方法来看,孔子和谐思想提供给我们一种具体的操作方法,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结语:

毫无疑问,孔子的“礼”、“仁”、“中庸”等和谐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关于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思想财富。尽管孔子和谐思想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其中的“中庸”思想方法、“协和万邦”交往理念等,对我们今天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无论是在社会的发展观方面,还是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方面;无论是应对国际社会冲突与融合的复杂关系,还是化解自身的矛盾与问题,“和谐”的思想方法和认识理念都是有积极价值的。因此,和谐理念应该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共识。


注释:

[1]杨洛桑,成飞.试论孔子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启示[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5,(5).

[2]朱贻庭.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3]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翔(1985),男,辽宁辽阳人,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政治学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等。

联系方式:13998484600cx_6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