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永阳幼儿园 239200
摘要:伴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越来越认识到探究活动对发展幼儿思维的重要性,而探究活动又是开展科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组织科学探究活动时,不仅要进行形式上的创新,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而且要及时鼓励幼儿产生更深层次的探究行为。此外,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自主探究活动,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思维,获得感性认识,培养积极主动地探索精神。本文对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实施策略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实施;策略
一、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的意义
科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实用性,对激发和培养幼儿个体的科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期,教师积极组织科学探究活动,不仅能使幼儿端正学习态度,在今后的成长和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中,都能以良好的探究精神进行深入探索,而且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使幼儿掌握基本的活动内容,形成良好的探究实践技能。培养幼儿早期良好的探究能力,对促进幼儿科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幼儿在活动中端正参与和学习的态度,对具体的探究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使幼儿在深入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内涵,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所以,在组织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上创新,使幼儿在形成良好的探究精神方面有所成就。
二、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组织过程中的不足
1.选题不准确,定位较模糊
研究发现,教师对各学段幼儿发展缺乏认识,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所以,在组织科学活动时,常会出现选题不准确、定位不明确的现象。如大班在进行"我们怎样过冬"这项科学教学活动时,教师既讨论了动物的过冬习惯,也讨论了与人过冬有关的问题。由此导致问题范畴较广,幼儿对活动中的相关知识比较模糊。
2.过分强调知识点的传授
研究发现,大班幼儿一般年龄在5~6岁,这一时期正是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启蒙的时期,应该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但是许多时候,幼儿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按部就班地完成活动,没有激发出幼儿自我探索,自我讨好的空间和机会。因此,教师在开展相关科学活动时,往往只注重知识点的掌握,而忽略了自主思考、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实施策略
1.保证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的针对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所需的教育方式、内容各不相同,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应具有针对性,以促进幼儿有效发展。
例如:3-4岁的幼儿处于思维开发初期,此时孩子常被喜爱的事物所吸引,探究的形式多以点状式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其关注点切入,保证科学探究活动的直观生动性,点燃幼儿的探究欲。与之相比,4~5岁的幼儿形成了相对具象的思维,其探究能力逐渐由点向面发展。对这一阶段的幼儿,教师在教学中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引导,让其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对5~6岁的幼儿,教师应进一步重视其自主、探究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引导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教学中观察事物的表象,让幼儿进行对事物内部联系的探索,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究和观察能力。只有教师设计出针对性强的科学探究活动,才能使各阶段幼儿得到真正的发展。
2.创设探究情境,点燃学生求知欲
教师应注重情境创设,在实际组织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幼儿早期,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帮助他们培养对某种事物的兴趣,才能加强他们的学习经验,更好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另外,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进行科研活动时,主动交流,发表意见。一些教师认为,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只需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对幼儿沟通表达能力的提高。但事实上,幼儿的知识是通过交流与表达过程不断深化再反应于他们的动手实践中获得的。
例如:以科学探究活动"瓶子与盖子"为例,教师可以为幼儿创造出相关的情景。如熊妈妈想带熊宝宝去旅游,准备了很多东西,装在瓶子里,可是瓶子里却全是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们该如何帮助熊妈妈正确的把瓶子装好呢?要是没了盖子,那个瓶子还能用吗?怎么了利用情境的创设,让幼儿融入情境中,主动为熊妈妈寻找瓶盖,进而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效果。又如,教师在组织"盐消失了"的科学探究活动时,可以为幼儿准备相应的材料,让幼儿用汤匙将盐倒入水中,观察水中盐的状况。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盐为什么消失",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实验现象,积极参与思考。同时,思考结束后,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进行思想交流。第一,教师应该给幼儿一个反思和回忆自己行为的机会。第二,幼儿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和分享同伴的实验操作,从而促进他们共同进步。另外,教师应耐心倾听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帮助他们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其进行恰当的评价,为下一步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3.教学活动与本土文化生活相结合
我们知道,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而科学教育则植根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小豆子为何会发芽?切削过久的苹果为什么会变色?不倒翁为什么能掌握平衡?毛衣为何产生静电?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和体验,都蕴涵着科学道理,它们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设计的科学游戏,将复杂的道理变为简单的科学游戏,激发孩子们的观察、思考、探索,实现快乐游戏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此外,在科学游戏中,需要使用一些实验材料,实验材料的收集和毛发的制作也要实现生活化。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应结合当地的教学环境,不断挖掘自己的教学资源,不断充实科学探究内容,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本土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优势开展教学活动,以科学探究活动"春天的色彩——观张山桃花"为例,张山乡仰山村的桃花盛开,这里也是来安县一年一度的桃花节的主场地,同时它也成为孩子亲近、探索自然的乐园。从春临的满树芬芳,到初夏时节的硕果累累,都能开启孩子们好奇、疑惑和惊喜的探索之旅,当春天来临时,枝头到处是娇艳的桃花,教师带幼儿进入桃树园,让他们欣赏桃花的同时,引导其看一看、闻一闻桃花,思考:“桃花是什么颜色,香不香呢?桃花长在哪里?它又是在什么季节开放?它有哪些生长特点……”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桃花是粉色的,淡淡的香味呢!””桃树叶子是细长的,花朵是小小的,桃树的枝干粗糙的……”当春天静悄悄离去,孩子们重游桃树园时,树上的花朵洋洋洒洒的飘落,他们用小手捧着地上的桃花瓣,觉得很可惜,但又惊喜地发现有一些毛茸茸的小果实抓满了树梢。孩子们通过亲体身体验感知,不但了解了桃树生长所需的自然条件及生长特点,还激发他们的亲近自然的情感。该方式优于一味地由教师口传心授知识,幼儿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认知状态,增强了课堂趣味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4.教师积极给予反馈,进行科学评价
对于科学活动领域,要端正幼儿对探究活动的思想认识,加强心理品质的培养,教师就必须在评价上有所创新。通过对科学探究中幼儿综合表现的展示和反馈,着重于对幼儿的积极反应,给予情感上的激励,使幼儿能够大胆探索、表达,保证幼儿的思想、个性得到充分尊重,从而培养幼儿积极科学探究的品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例如:以科学探究活动"巧取珠子"为例,教师设计问题时,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思考来分析和化解难题。如教师操作将珠子放入瓶中,提问:“用何种方法把珠子取出?”有的孩子可能会回答:"加水就能把珠子取出来",这时教师可以对孩子说:"那我们就试试吧。"这类答案不仅简单明了,而且能体现对孩子的尊重。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展开积极的自我探索,不断验证自己的想法。此外,通过对幼儿的积极评价,可以为幼儿创造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机会,可以使幼儿在相互学习中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调动幼儿自我探索的主观能动性,收获理想的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从全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实施中采取的策略主要从保证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的针对性;创设探究情境,点燃学生求知欲;教学活动与本土文化生活相结合;教师积极给予反馈,进行科学评价这四方面作了探讨。
参考文献:
[1]易玲.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组织与实施的策略[J].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2021, (3)
[2]陈艳玲.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1, (2)
[3]包慧芳. 小议在幼儿教育中如何有效开展科学教学活动[J]. 新一代(理论版), 2019, (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