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第二十九小学
摘要:葫芦丝音色圆润、物美价廉,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传统乐器,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比较适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集体教学。本文就识谱、呼吸、指法和舌法在葫芦丝吹奏中的重要性,谈一下如何提高小学生葫芦丝吹奏的技巧,希望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件乐器。
关键词:葫芦丝;集体教学;吹奏技巧;情感表达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器乐作为音乐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教师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实践证明,器乐进课堂是改变传统音乐教学的必经之路,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开发智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良好情操。任何学科都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科学的训练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葫芦丝的学习也不例外。
一、音位和识谱在葫芦丝演奏中的重要性
(一)音位顺序
葫芦丝一般有7个音孔,可以吹奏出10个音,教师进行集体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认识葫芦丝的音位,关闭音孔显示黑色,打开音孔显示白色,认识了音位有利于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一般从全按住作低音5的音位开始学习中音3,左手拇指和食指按孔,右手轻轻搭在下方三孔的旁边稳定葫芦丝,中音3按孔较少,气息适中,容易吹奏。再往下进行中音2的学习,以此类推,最后再学习中音5和6。音位熟练之后可以练习音阶和音程,由低到高或者由高到底反复练习,逐步稳固手型。
(二)识谱训练
初学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手持葫芦丝,手指按好音孔,嘴巴不含吹嘴而是唱歌谱,唱出哪个音,相应的手指打开音孔。先放慢速度读谱,再逐步加快,做到不出错或者少出错,再含吹嘴慢速吹奏。反复读谱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可以避免很多嘈杂的声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觉。
二、呼吸训练在葫芦丝演奏中的重要性
在演奏过程中主要是用腹式呼吸来完成,腹式呼吸是建立在自然呼吸的状态下进行的。吸气时,肩膀及胸部保持平稳状态,使腹部周围的肌肉向外扩张,横膈肌下垂,肺部最大限度地吸入空气,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用 “闻花香”的感觉体验深吸气的状态。呼气时,整个腰部不能马上松懈,可以用“吹灰”、“数数”的感觉体验慢呼气的状态。
随着演奏曲目的不同可以灵活调整自身的呼吸状态。例如在初学阶段,可以不用葫芦丝,引导学生做长音练习,练习到一定程度再用葫芦丝练习,音量不用太大,不需要耗费太多体力,长音可以训练学生气息的稳定。葫芦丝在吹奏过程中不同于其它管乐的用气,葫芦丝讲究的是越到高音,气流越弱,特别是“5”、“6”两个音节。音越低,气流稍加强。在葫芦丝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合理的掌控呼吸强度,利用相对平和、均匀的气息来吹奏。
三、指法与舌法训练在葫芦丝演奏中的重要性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葫芦丝的学习也一样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指法和舌法的练习在葫芦丝的演奏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指法练习
1.打音
打音的标记为:“扌”,一般出现在相同的两个音中的第二个音,吹奏时加入下方的小二度,在气息不断的情况下将同度音隔开,运用打音技法可以增加音乐的韵味,提高音乐的表现力。练习打音时需要学生加强对手指灵活性的训练,在吹奏的过程中手指像打乒乓球一样一触即发,刚接触音孔瞬间迅速弹起。按闭发音孔的手指动作必须灵活、有力,如果手指灵活性不足,很容易将打音吹成倚音。
2.叠音
叠音的标记为:“又”,一般加奏本音的上方二度或三度音。叠音的吹奏主要是通过手指的敏捷动作,把本音孔与邻近的二度音或间隔的三度音孔快速而准确的按下。成为极为短暂的装饰音,与倚音效果相似,但叠音主要突出本音。和打音一样,也可以给音乐增添色彩,是音乐更加生动、丰富、婉转,富有感染力。
3.颤音
颤音的标记为:“tr”,颤音是指吹奏过程中在原音符的基础上快速吹奏二度或三度音。做到标准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吹奏2时,迅速、灵活颤动左手的中指(按全孔),达到的效果是23232。还有一种指法叫做虚指颤音,也叫“隔孔打音”。比如吹奏2时,左手中指按实音孔,右手的食指或中指在低音7或低音6的音孔位置快速、虚按(不按实),轻轻颤抖手指,也可以到达理想的颤音效果,等同于气震音的效果。颤音的运用可以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增强艺术感染力。
4.滑音
滑音的标记为:“↗”、“↘”,滑音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通过控制指尖在音孔上的远近位置,缓慢移开音孔或按住音孔的方式来呈现滑音效果。比如吹奏3到5的上滑音时,左手的食指向手心方向拉抹,直到全开孔再自然回到原位的上方,做下一个音的准备。比如吹5到3的下滑音时,左手食指慢慢直落到3的位置。滑音技巧是构成葫芦丝音乐风格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演奏过程中可以让每个音符之间圆润、婉转、流畅并且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5.波音
波音的标记为:“~~”,波音分为上波音和下波音,与颤音有点相似,只是时值较短,比如吹奏2的上波音,可以吹成232。吹奏2的下波音,可以吹成212。在乐曲当中合理采用波音技法,也可以极大的丰富音乐的表现力。
6.倚音
倚音是依附在大音符上方的小音符。可以分为单倚音和双倚音,与打音有点相似,速度不要求太快,吹奏时主要突出本音。
(二)舌法练习
1.单吐
单吐,在音符上方标记:“T”,是葫芦丝吹奏最基本的吐音技巧,吐音强调舌头在吹奏时要短促有力,以舌尖运动位置靠前轻触前门牙背面,利用腹部的气息往外产生一种爆破,切断气流发出“tu”音,然后迅速松开舌头,气流速度快,发音结实饱满。并且强调与手指的配合,手指不能抬太高,自然放松弯曲的状态抬高1-2cm,否则就会影响吹奏的速度和效果。学习初期会附带咕噜音,解决方法是吹完嘴巴马上张开,把余气断掉。
2.双吐
双吐,在音符上方标记:“TK”,即在单吐音的基础上加一个“ku”的音,一般吹奏“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时使用, “T”和“K”的交替需要快速吐奏,力度要均匀、连贯,动作尽量小,喉咙与嘴唇紧中有松,注意气流的变化,如果手指和吐音配合不灵活,就会导致吹奏时音色含糊,无法将葫芦丝的灵动性表现出来。下课十分钟或者上学、放学的路上都可以练习“TK、TK”,利用碎片的时间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三吐
三吐,在音符上方标记:“TKT”,三吐是在一定节奏类型下,单吐和双吐综合运用的技巧。一般吹奏“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和“三连音”节奏时用到三吐,要求吐点清晰,节奏把握准确,舌头与手指的配合灵活,也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有所收获。和双吐的练习相似,双吐、三吐都适合表现欢快、热情、跳跃奔放的曲子。
四、乐器的保养在葫芦丝演奏中的重要性
葫芦丝是簧片乐器,不易用太强的气流练习吹奏,否则簧片容易变形,使葫芦丝产生漏气声也影响音准。练习结束之后应当及时将其悬挂在通风干燥处,避免放置在狭小密闭空间导致乐器发霉。需要定时对其进行清理维护,平时轻拿轻放以延长乐器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葫芦丝的集体教学看似简单,学起来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教师在进行葫芦丝集体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耐心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练习各种演奏技巧,才能逐渐培养出具有学生个人特色的演奏风格。相信,通过广大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悠扬的葫芦丝声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
参考文献:
[1]倪志平.《葫芦丝巴乌实用教材》[I] 中国文艺出版社 ,2012.4.
[2]张聪明.新课程理念下对器乐教学的几点思考——以葫芦丝、巴乌、陶笛三件器乐课堂教学为例[J].北方音乐,2019.39(18):211-212.
[3]魏婷婷.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0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