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教学课堂模式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2

“学案”教学课堂模式初探 张知慧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豫才中学, 浙江 绍兴 312000 )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不断的探索、创新,提出并实施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其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其特有的实用性、高效性被越来越多的高中化学教师认可并运用于教学中。不仅是因为 “学案”教学的理念恰恰合乎现代教育规律即重视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恰当运用“学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知识(即学习知识的过程)的乐趣,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的共同作用,从而提高并长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学案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案设计向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在此基础上,以WEBQUEST任务型的学案模式呈现,可以更加深入地调动学生兴趣,提高其参与性,实现教学目标。
  尽管“学案导学”的操作模式具有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各自不同特点,但从“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来看,基本上具有以下环节:

直线 2 “学案”设计课堂操作一般环节

直线 6 略 过程

要素

课前

课内

课后

课堂过程

示案自学

探究释疑

及时反馈

学生活动

1.以案导学

2.信息反馈

3.组织讨论

4.当堂达标

5.扣标整合

教师活动

布置要求

讲评点拨

拓展创新

一、示案自学,以案导学

布鲁纳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首先,老师编写成学案,在上课前,把学案发给学生,可运用导语,演示实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开始就要求学生自己去试一试,并给予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主动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于是,学习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使他们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又使他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试着解决“学案”的第一部分——“以案导学”。

根据学案的内容,学生将自主地钻研教材,并回答学案中的各个问题。当然,学案中的各个问题,都是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就能够完成的,这样,学生在完成学案中的问题后,会从内心中感到一种收获的喜悦,并对自己的自学能力表示赞赏,增强学习的信心和主动性。自然地,大部分的学生对“学案”的第三部分——“组织讨论”都会去观顾一番,并试图想加以解决,从而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而在实际中,往往他们只能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因此为集中精力完成课堂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对话交流,多维互动

首先花几分钟时间进行“学案”的复习回顾:第二部分——“信息反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教师做全面的讲解,也避免了课堂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气氛,同时也可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

课上教师可根据学生对“知识准备”部分的完成情况,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准备,有目的地运用演示实验、复习旧知识等手段,确定教学的起点。首先创设实验情景,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点,并予以解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将本节课所需的基本知识点展示。让学生明确疏漏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又可提高学生的演说能力,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促进师生共鸣。随着这一活动的举行。学生上台对基础知识讲解、内容概述的严密性以及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强,甚至到后来学生不仅能够较准确地复述基本知识,而且还能做些归纳,甚至还能通过相互反驳来达到加深理解的效果,教学目标达成率较高。

三、精讲释疑适时点拨

在课堂上对于“学案”的第三部分——“组织讨论”的教学可通过提问、学生主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并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地辨析,尽可能相互启发,消除疑点。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论并各抒己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四、当堂达标,知识拓展

师生共同完成“学案”的第四部分——“当堂达标”。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知识能力测试设置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知识能力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及时矫正,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

知识的灵活运用属于提高性联系,重在知识的迁移。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能力。教师侧重纠正学生的不足,让学生充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依据,并引导学生注意从不同的角度质疑探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会乐此不疲,乐在其中。同时对学生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可在进行适当的诱导和指导。

五、扣标整合,形成网络

在“学案”设计的最后预留一部分空间,由全体学生自主完成学案的第四部分——“扣标整合”。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以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中曾经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的可怜的寿命。学生层次不同、思维方式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发现许多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及时发现并正确引导反馈,对培养学生开拓性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可以把自己发现的新问题记录在“学案”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提出,供讨论。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练习反馈细致审阅,对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则由个别辅导解决。对共性的问题则下节课答疑,真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收到实效。

总体说来,学案教学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科学地把握知识内容,有利于准确理解,提高其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提高研究性学习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以上环节不一定每学科每节课都机械照搬,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