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宗地镇高寨小学 贵州 安顺 550800
摘要:在教育体系改革的推动下,情感教育被视为提升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范式,得到重视和推广。既有研究多基于对多元情感元素的运用,实践对象聚焦于中、小学生等群体,少有研究聚焦于学生家长这一群体。本研究通过贵州西部一所村校历时5年的田野调查,发现,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导致情感教育失衡的机制性因素,需要加以重视。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扩展了情感教育的内涵,把社会机制和家长教育纳入到情感教育的体系中来,认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共同教育理念的达成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共同教育理念 西部村校 田野调查
一、引言
在中国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农村教育备受关注。村校作为农村教育的一个立体缩影,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对象,学者们针对转型中的农村教育所呈现出来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省。正如熊培云所说的,“每一个村庄里都有一个‘中国’,有一个被时代影响又被时代忽略的国度,一个在大的历史中气若游丝的小局部”,而且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受此启发,笔者作为一名村校教师,也应为农村教育的现状投递一束观察之目光,为其存在问题负起一份思考之责任。
作为提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范式,情感教育被学界广泛提及,在教育界也得到了普遍推广,情感教育的实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既有研究多基于对多元情感元素的运用,实践对象聚焦于中、小学生等群体,少有研究聚焦于学生家长这一群体,即把学生家长这一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对象排除在外,单纯从学校、教师的视角出发来探讨情感教育的实施。
因此,笔者将观察视角聚焦于贵州农村的一所乡村学校,以5年的从教经验、家访经历为田野观察,进而探索“情感教育”这一模式在农村地区的实施效果和可优化路径。
二、乡村学校:留守儿童的避风港湾
根据全国妇联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儿童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一下的未成年人;按照年龄可将留守儿童区分为幼儿(0-5岁)、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4岁),大龄儿童(15-17岁)三个部分。本研究所指的留守儿童继承这一界定,并将研究对象聚焦为6-14岁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也是他们交往的重要场域。但对于Z镇的留守儿童来说,父母外出打工,他们由年长的爷爷奶奶抚养,家庭结构的变动直接改变了他们的社会交往环境,致使他们沦为孤独的个体。“家”带给他们的不是亲情的呵护与温暖,而是孤独与无聊,对于他们来说,“家”就是一个“无聊得呆不住的地方”。相较之下,学校成了他们避风港湾,在这里,他们可以学习、交友和玩乐,可以“暂时忘记对父母的思念,也不用听到爷爷奶奶的唠叨”。对于留守老人来说,孩子呆在学校也比较让他们放心。因为学校是寄宿制管理,加之国家的午餐保障政策,所以老人们“既不用担心孩子会学坏,也不用担心孩子吃不饱”,这样一来,“娃娃们长得壮实,年底也好和他们的父母交代”。
然而,需要反思的是,在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心中,学校的教育功能被弱化了,被仅仅看作是一个可以排遣孤独和照看孩子的地方。
三、交流的无奈:教师、家长与升学少年
交流是伴随着话语和情感的沟通交流。面对面、心连心地与大人们沟通交流是儿童社会化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这能使他们得到关爱和呵护,耳濡目染地习得与人沟通的能力和素养。然而,对于Z镇D校的学生们来说,家长的交流是缺席的。虽然有了手机这一沟通媒介,但一周几次的通话代替不了面对面、心连心的沟通交流,导致孩子们习惯性地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日常的嬉戏中,或者是网络游戏里(家长们为了周末的时候可以和孩子开视频,所以在家里留下了智能手机,而孩子们借此沉迷网络游戏)。就家庭教育层面而言,远方的父母身在千里之外,遥不可及;留守的爷爷奶奶看似和孩子们在一起,实则是咫尺天涯。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也成了孩子们苦恼的来源。对于D校的老师而言,一般是身兼数职,既要教导学生文化课程,也要管理学生日常生活,在此过程中,教师实则扮演了“第二家长”的角色。然而,教师们教导的“读书好才有好出路”的思想和家长们秉承的“到了年龄才能出门打工”的理念在孩子们心中产生了极大的分歧。针对教师们呼吁的“控制孩子周末上网时长”的要求,往往被家长们“在学校好好学习,听老师话,周末就给你玩手机”的功利性诱导彻底粉碎。
然而,真正的抉择是在学生毕业时发生的。D校的部分学生,因为上学年龄晚,所以小学毕业时有的已经接近14、15岁,所以会面临“继续升学”和“退学回家,伺机出门打工”两条路的选择。每逢这个时候,教师、家长和升学少年之间就会进行新一轮的“博弈”,这个时候也是教师家访最为密集的一段时间。而最终的结果是:年龄小的学生继续升学上初中,年龄大的学生就选择退学留家,等父母年底回来,再一起外出务工。
可以发现,当学校实施的情感教育在缺乏家庭教育这一重要因素的支撑时,会显得苍白无力。而令人吊诡的是,在Z镇的部分家长看来,年龄因素成为学生升学或打工的重要参考指标,学生成绩和义务教育等因素被相应地弱化了。
四、梦的破灭:父母的痛苦与忧伤
家长们无力改变自己“受苦”的命运,他们当初选择外出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打工改善家庭的生活环境,好好培养孩子。正如一个家长所说的,“在家里种地收入不大,孩子读书要花钱,负担不起,就出来打工了……出来打工都是为了孩子,供孩子读书,希望他们将来有出息”。可以看出,家长们一生最大的心愿是“让孩子读书上大学,有一个好前程”。既然如此,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家长们改变初衷,同意让孩子们外出打工,重覆自己的足迹呢?有家长无奈地说道,“累了一周,想到周末了可以见见孩子,可是孩子却不想见我们,话才没说几句就挂了,在他们眼里我们还比不上一个手机”,“我们也希望他们好好学习,但他们不想读就算了,反正他们以后靠打工也能养活自己”。
由此观之,家长们对孩子是怀有期望的,对他们不读书,过早地卷入世界工厂的产业链之中而成为低价的低龄劳工是痛心的,他们不希望他们如此,但无力改变。家长们反过来痛心不已后悔当初出门打工,没有把孩子教好。究其原因,长时间的疏离、交流的缺乏、生活的困顿等一系列因素导致父母丧失了在孩子面前的长者权威和话语威慑,同时也丧失了可以把孩子教育好的信心。
五、结语
本文以一种“内视角”进入农村小学教育的场域,观察到留守的一代人遗弃学业的现实问题。当人们追问在教育改革已然取得可观成效的当下,何以留存这一情形时?其问题就不是仅仅归咎于家长的忽视和网络游戏对孩子的荼毒这么简单,其根源应从社会环境、家庭责任、学校教育、政府职责等来寻找。
回到农村小学素质教育这一面向来看,经师是为学业,人师是为人生。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情感教育理念的践行,而情感教育理念的践行,则离不开社会保障机制和学生家长的参与配合。因此,树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共同教育的理念,是切实提升农村地区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
参考文献:
[1]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新星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2]范兴华,《家庭处境不利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