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及其对我国企业薪酬分配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2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及其对我国企业薪酬分配的启示

高潇蔓

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大同 037009

摘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开展实践的理论指导,在我国企业中的薪酬分配方面,也一直采用的是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作为指导,力求做到公平公正、按劳分配。社会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具备主体地位,如何在尊重公有制的基础上做到实现薪酬分配效率与公平的结合,是值得企业研究的一项重要问题。本文将浅析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对我国企业薪酬分配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薪酬分配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出现越来越大的情况。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所以人们之间存在收入差距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收入差距过大,超出了相对公平的范围,那么就会引起不小的社会问题。从调查数据来看,虽然我国工薪阶层的收入额呈现出逐年上涨的状态,但是在GDP中的占比却在逐年的下降,而且最近呈现出比价严重的趋势。在企业当中出现高官工资高的离谱的现象,而工人阶层的工资却被侵蚀,高官薪酬过稿以及工人工资被侵蚀,是一种分配不公的现象,亟待得到有效解决。再次背景下,党的十七大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为依据向我们指明了方向,企业在分配和再分配方面,应该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结合,缩小收入之间的差距,使收入差距趋于合理化。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动摇以及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原则是企业薪酬分配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制度基础.[1]

  1.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概念

首先,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是建立在经济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一种按劳分配。他指出,在私有制的的资本社会,劳动人民只能获得很少的一部分、仅够维持生活所需以及持续提供劳力的报酬,而管理阶层和资本阶层却获得了大部分的劳动成果,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马克思一直坚持要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只有资料公有制实现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按劳分配。

当然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并不是说体现出获取金钱额度上的相同,该理论的指导核心是“按劳分配”,一个人取得了什么样的劳动成果,为社会做出了多少的贡献,那么他本人就能从社会获取与其付出及成就相等的报酬。民众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所以他们能够付出的劳动以及获得的劳动成果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企业工作人员之间的收入存在差异是很正差的,这种差异恰恰是公平的一种体现,如果个体无论为企业和社会付出了多少劳动,最终都能获取额度相同的收入,这反而是一种不公平。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是上的按劳分配,体现出的是高效以及公平精神。

  1. 企业薪酬分配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制度保障

资本主义社会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一种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之下,资本家因为使生产资料私有化,所以拥有几乎绝对的话语权,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也会使他们越来越富有,而工人阶层则会由于没有话语权,所有沦为被剥削的阶级,会越来越贫穷,越来越困难,他们的剩余劳动价值被资本家无偿的占有了,所以资本主义社会有着很大的不稳定因素。资本社会会使财富和文明都出现两极化,资本家会完成财富和资源的积累,另一极端是底层劳动人民会越来越贫穷,同时在劳动和奴役的折磨下,也会滋生很多其他社会问题或犯罪问题,工人们面临着暴力、无知和道德意识薄弱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制度。

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精髓指导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2]我国一直都坚持走马克思主义的共产道路,致力于建造一个公平的、物质和文明都同样充足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都知道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由共产主义社会回到资本主义社会则是一种文明的倒退,那么我国应该如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呢?伟大领导人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只要坚持以社会经济公有制为发展原则,那么就能保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不会出现贫富的两极分化,最终实现人们共同富裕,就不会使社会主义倒退为资本主义。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建设,坚持社会经济公有制,就算过个几十年,我国的生产力达到了新的发达程度,也不会出现贫富的两极分化。曾经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解体,现在的俄罗斯采用的是资本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可以发现,资本主义制度,可以给一少部分人带去绝大部分的财富,但是却使大部分人更加贫穷。

面对社会经济公有制基础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我们要把社会经济公有制放在主体地位,同时也要以其他所有制经济为辅助手段;我们要把按劳分配作为报酬分配的核心原则,同时也要以其他的分配方式作为辅助手段,在分配和再分配上都做好效率和公平的结合,而社会主义经济主体化与按劳分配原则化,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企业薪酬分配效率与公平相结合所依据的政策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 理,分配方式根源于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

[3]我国现在尚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会处于初级阶段,距离人们理想中的社会主义社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得到提高,经济水平与综合国力等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都属于效率的范畴;邓小平同志同时还指出,要消除阶级剥削和贫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些则属于公平的范畴。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既有相互矛盾的部分,又有相互促进的部分,如何协调好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是我国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从党的十二大开始至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无论是在初次分配中还是在再次分配中,都要协调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在在分配过程中则要更加注重公平。党的政策从最初的侧重效率,到现在越来越注重公平,为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公平结合提供了政策依据。

  1. 企业薪酬分配效率与公平结合要处理好的各项关系

企业要实现薪酬分配效率与公平的结合,首先要处理好员工、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在企业当中利润是由收入减去成本为基本核算方法的,在此基础下,员工的工资越高,企业的利润会相应降低,国家的税收也会相应减少,因此需要协调好员工与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增加国家和企业收入的同时,也要保证满足员工的需求。另外,消费与积累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进行良好的处理,既不能出现积累过高和消费过低的情况,这样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导致劳动者的积极性下降。也不能出现消费过高而积累不足的情况,这样会导致扩大再生产难以进行,不利于员工的长期利益。再次,在处理高管阶层与普通工人阶层的关系时也要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分配,处理好各阶层之间的关系。

结语: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建设,就要把社会经济公有制放在主体地位,并且以按劳分配为核心原则,企业可以此为依据做好薪酬分配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结合。

文献引用:

  1. 夏雪花.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及其对我国企业薪酬分配的启示[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04(4):46-46.

  2. 论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启示[J]. 商, 2014(11):230-231.

  3. [1]于金富.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及其调整[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1, 000(004):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