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第六小学 553200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提出极高要求,显然这些都是农村孩子的弱项。在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落后,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都不理想,数学教育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如何适应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教育实情,创设适合的教育改革方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学校; 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对策
小学生刚接触数学课程,而这一时期也是积累知识、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小学生在原来学校基本处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思维水平,照本宣科地灌输数学知识,敷衍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长期靠死记硬背学习,不仅学习效率低,而且经常考试不及格,产生极大的心理挫败感,厌学情绪非常严重。进入易地扶贫搬迁学校之后,数学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原则,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心理、方法、思维、习惯等多角度出发,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多元教学方法吸引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究数学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成就感,无形中提高学习效率,构建真正意义的高效课堂[1]。以下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探头易地扶贫搬迁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一、指导自主预习,做好课前准备
易地扶贫搬迁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是一个长期推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我们要理性认清学生基础知识欠佳、学习能力不足的现状,加强指导与培养,先激发兴趣,再掌握方法,完成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过渡,养成自主学习好习惯,则教学成效事半功倍。例如,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学生刚入学时,根本没有自觉的学习意识,无论课上听讲还是课后写作业都敷衍了事,交不上作业或者抄袭作业现象如同家常便饭,尤其学困生陷入了恶性循环,对学习数学毫无兴趣,也缺乏自信。对此问题,我非常重视培养习惯,先从“方法”着手,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鼓励他们每天留一点时间打开数学教材,并且由易到难布置分层预习任务单,唤醒学习动机。例如,学习“分数除法”之前,我安排了有趣的课前预习小实验,让学生以“折纸”方式建立“几分之几”的概念,直观理解分数除法的数理与计算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将4/5的白纸分成两份,每份是几分之几?课前将动手操作与计算相结合,初步了解分数除法知识,明确一节课的学习重点与难点,课堂大家探索欲望非常强烈。
二、贴近生活体验,激发探索兴趣
反思小学数学教育成效,之所以很多学生感到数学难学、数学难懂,对数学知识不感兴趣,这是因为我们在上课时过于依赖教材的内容,却脱离了农村生活实际,数学知识远离农村孩子的认知,过于抽象难懂,自然难以激发兴趣。因此,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数学课堂生活化、人文性气息,教师应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着手,建立生活化问题情境,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特征,通过剖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来构建知识,深化理解。例如,学习“百分数”时,我介绍了超市打折促销的案例,学生感到非常有趣,到底哪种折扣更划算?大家争先恐后的计算并回答问题,各抒己见,给出了自己的理由。生活中类似的“百分数”应用案例还有很多,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考验,在互动交流中激发学习兴趣,也锻炼知识运用能力[2]。
三、直观操作演示,促进思维发展
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数学教育无须过于追求高深的知识内容,应尊重小学生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发展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收获新知。那么在设计课程方案时,我尽量选用一些直观、趣味的方法,吸引学生眼球,让他们放下对数学的戒备心理,而是乐于参与、积极探索,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例如,探究“圆柱的侧面积”时,学生准备了一些圆柱形的模型,可以自制圆柱体,也可以用废旧的罐头,将外包装一层纸完整剪开,观察形状。经过操作,体验从立体圆柱形到平面长方形的变化;还有的学生突发奇想,沿着斜线剪开,又得到了平行四边形[3]。不同角度出发,获得了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数学探究的奥秘,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也对圆柱体侧面积有了直观认知,并根据学过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以此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四、鼓励合作探究,提升学习效率
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小学生普遍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交往,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学习能力,也不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着眼于素质教育的根本需求,在数学课堂上经常开展合作探究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大家体验了学习的乐趣与成就,逐渐提高自信心,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在学完本节课基础知识后,我给出了一组练习题,由各小组学生共同完成。有些题目存在歧义,需要同学之间深入讨论,大家各自交换知识,分享思路。合作学习过程不仅要鼓励成绩好的学生多带动、多发言,更要关注学困生的参与度,在小组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建立学习共同体,大家在小组合作中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学生实情,包括孩子的学习基础、心理问题以及家庭状况等等,改善以往农村教育的缺陷与不足,积极探索适合的数学教育新理念与新方法,尽最大努力调动学习兴趣,激活求知动机,让他们在新学校获得更好的教育,有了浓厚兴趣的支持,自然也能主动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开启数学思维,长期坚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爱上数学课程,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雷菁.教育扶贫视野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以湖南省泸溪县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0,41(2):89-91.
[2]韦国庆.立教育: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特色办学之路[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0(6):38-40.
[3]邓海.彰显特色带动示范聚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提质发展[J].贵州教育,20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