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 保定市东马池小学 071000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深度比较浅薄。心理健康教育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入到我国的教育事业中,正式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但刚开始在教育事业中被应用时,心理健康教育是作为德育的辅助教育形式出现的。之后经过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实践教学研究分析发现,两者既是独立的又存在着某种非常紧密的联系,两者相对独立又互为对方教育的补充。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引言
小学生尚处于探索世界的初步阶段,其思想、品德、“三观”都需要得到正确的、积极的引导。然而,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却被边缘化,仿佛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就是教育成功的体现。如果缺乏心理教育,学生在群体中会感到迷茫、困惑,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不准确,无法与他人建立正确的交往和沟通途径,出现自卑、骄傲、叛逆、胆怯等心理问题。为了使小学生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定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谈举止,打造德育与心理教育齐头并进的教育模式,用爱心培养阳光、勤劳、奋进的新时代少年。
一、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目前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若想真正推动社会发展,则务必要大力加强对于人才的培养力度,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教育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所以应当加强对于教育的重视,唯有如此,才能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纵观全世界范围内的世界强国,大多数都是教育强国,由此可见,教育的重要性。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根本上来看便是要靠人才和教育,对于教育来说,其核心便是对于人才的培养,而教育的根本任务则是“立德树人”。基于此,对于学生发展有着启蒙作用的小学阶段来说,其应当充分认识到开展德育教学对于社会发展以及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进而强化在学校管理以及学科教育中开展德育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教学水平。雏鹰争章主要指的是为了能够高效贯彻素质教育,由少先队所组织的一项少先队活动,其根本目的便是实现对于全体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小学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围绕这一内容进行实践。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策略
(一)模拟情境使小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很多教师在实施德育时忽略了心理因素对学生性格和品德养成的重要性。德育不是形式化的说教和灌输,如果小学生不能敞开心扉正视自我和社会,就无法形成正确的“三观”,德育也就不能得到实质性落实。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育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直接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感悟能力,达到陶行知所说的“知情意统一”,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为了使学生正视自我与集体的关系,教师可以给出一段在现实中可能会发生的场景:学生小王总是不遵守班级纪律,不仅在课堂上打闹走动,并且在阅读自习、排队做操时也总是大声喧哗。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围绕这一故事背景展开情景模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学生在集体中反思自己原来的行为,认识到自己应该遵循纪律,敢于制止不良行为。
(二)通过德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通过德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管理工作,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从而有效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此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工作,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明白,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其次,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与提升。例如,在开展班级卫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强调让学生定时清洁卫生,很多学生都只会觉得浪费学习时间,并没有意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而被动地参与也使得学生的清洁工作完成的不尽如人意。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环境卫生影响身体健康的纪录片,让学生真正了解到爱护环境、清洁卫生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教师开展班级卫生管理工作的真正意图是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从而主动承担班级的清洁工作,通过德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选择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德育内容
学生的发展是实施德育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概念上说,德育教育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内化的教育,是学生需要自主解决问题的教育。因此,在实施德育教育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展现自主性的机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选择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驱动学生迁移经验,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候,教师同样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内容,驱动学生们自主探究,积累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点,笔者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候,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为依托,采用案例教学法,将现实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转化为一个个教学案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们合作分析这些案例,自主地发现案例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在小组中迁移经验、合作讨论解决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之后,在班级中,合作展示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策略,总结经验,使学生们切实地掌握自我教育方法。除此之外,笔者还利用情境教学法,联系具体的心理健康问题,鼓励学生们扮演角色,体验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学生们结合切身体验经验,分析、讨论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避免出现此类心理问题的方法和解决此类心理问题的策略等。体验情境,是学生切身感知的过程,便于学生建构对不良心理的深刻认知,同时感受到不良心理的危害,尤其通过探究解决不良心理问题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人,学会自主地调控心理,解决心理问题,为塑造健康心理打下坚实基础。
(四)在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全面发展能力的人才,学生的德与才应该并重。集体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使学生逐渐融入集体,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倾诉、合作。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共同阅读。学生互相询问在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小组中大胆自信地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看法,与组员一起对中心段落进行阅读赏析。小学生在集体中不再固执己见、害羞胆怯,而是逐渐适应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摆脱嫉妒、攀比、过于自我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做到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发表意见的权利,增强自己与他人相处与合作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从多个层面来看具有一定的共性,学校和教师在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的过程中,要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两者的共性,并在此基础上,将两者的不同之处科学整合,让彼此成为对方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同时教师还应该能够认识到两者整合的教学价值,充分发挥两者整合的教学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更全面、更科学准确的小学素质教育,进而推动小学生的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立军.浅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1):161.
[2]郑丽园.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学周刊,2020(06):101.
[3]张芳.浅议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德育教育的作用[J].知识文库,2019(2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