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学东校 230031
摘要: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族团结和爱国意识教育的题材内容有很多。有介绍各民族聚居地美丽的自然风光的;也有纪念为祖国的发展壮大作出贡献的各族人民感人事迹的;还有专门记录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以及直接写民族团结的文章……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素材是极其丰富的。本文笔者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民族团结;课堂教学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都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这些文化是中华民族整体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渗透,是帮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文化、培育学生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挖教材中的有关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的素材,并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民族政策和发展趋势,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一、对初中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壮大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浴血奋战、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的成果,中华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冲动、思想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渡的时期,此时正是学生塑造自己三观的关键时期。对初中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对学生的历史观、民族观、家国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对初中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关系着将来的社会和谐和国家强盛,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历史,增长知识,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因此是十分必要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的措施
(一)通过课文中的特色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语文知识包罗万象,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历史、地理、建筑、风俗等各种知识。这也就是为什么语文教师总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语文教学中往往渗透着庞大的知识体系和认识世界的多种方式。初中课文中有很多可以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素材,例如《云南的歌会》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调描写了云南人民用唱歌这一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地方风情。云南是一个有着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那里的山水归当地居住的各民族人民共有,那里的历史、文化由当地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唱歌是当地各民族人民都很喜爱且惯用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云南人民之所以能够用歌声来交流,一部分原因就是当地各民族的团结与和平。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到当地各族人民是怎样被音乐和共同情感所紧紧连接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民族团结对人民生活的好处。
(二)利用经典人物和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团结愿望
通过学习对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事迹,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例如“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既是唐朝繁荣发展的见证,又是一曲民族团结进步的赞歌。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此后200多年间,很少有战事,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唐朝也不断派出各类工匠到吐蕃,传授各种技术。松赞干布雄才大略,统一西藏,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藏族与汉族的亲密关系,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各族间的自由通婚不仅打破了民族间交往的壁垒,而且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以家庭成员的关系体现各民族间的关系,让国家政策根牢基固。
新时代我们不会忘记在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刻,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的场景,他们不仅有汉族同胞,更有少数民族的业务骨干;被救治的病人不仅有汉人,也有少数民族同胞。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新冠无国界,抗疫无族界。
(三)组织文艺活动,让学生有代入感地体会民族情感
在教育资源和学习途径空前多样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了解一下民族知识,学习一些我国传统文化技艺,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实地感受良好的民族氛围。组织文艺活动就是很有效地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方法。比如观看民族舞蹈、戏曲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表演。再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写剧本,组成文艺小组自导自演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话剧等。还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些少数民族的传世故事,如《阿诗玛》、《格萨尔王》等。
(四)联系社会现实,给学生树立起民族团结的意识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一直遵循和倡导各民族平等团结、互相尊重、共同繁荣的原则,我国民族政策也是根据这样的原则制定的。在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有很多碰撞与融合,导致各民族间的文化都互相影响、交织,但各民族文化又并不丧失自己的独特性,很好地保留着本民族文化的特点。而当面临外国列强入侵的时候,全国各族人民都联合起来抗击外敌,都为保家卫国作出了贡献。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要在结合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起民族团结的意识。如有些不法分子心存分裂祖国的妄想,通过暴力手段破坏民族团结,对爱国的人民造成了身心两方面的伤害,是极其可恶的,是绝不能容忍的。这些祸国殃民的不法行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抵制,也被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再参照世界上一些民族不团结的国家和地域,学生通过对比就能更深地体会到民族团结对一国人民的和平发展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初中生处于思想骤变的青春期,对民族团结、家国意识等“归属感”的问题已经开始萌生兴趣和思考。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对中学生三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要注意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民族团结不是遥远的,而是切近的,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隆胜.初中语文教学渗透民族团结教育浅谈[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1):57-58.
[2]张颖,刘其顺,张景一.谈民族团结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71-71,74.
(安徽省2019年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JKZ19001《中学语文教学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