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中复合地基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8
/ 2

关于建筑工程中复合地基的应用分析

曹耕硕 曲志超

山东省核工业二四八地质大队 山东 青岛 266555 摘要: 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有关统计显示,国内高层建筑地基工程多使用了复合地基。此外,一些中高层和小高层建筑也逐渐的使用了复合地基。可见,复合地基在建筑施工中应用比较广泛。因此,必须对其施工引起重视。文章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了建筑工程中复合地基的应用方式,以求推动实际的工程建设。

关键词建筑工程;复合地基;应用方式

复合地基受土地性状、桩体材料、成桩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展现出的效应和性能也有所不同。在复合地基施工中,桩体效应是指桩体的强度、模量都超过了土体,因而桩承受的荷载也远远超过了土体,桩体承载力越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也越高,可以有效降低形变的发生率;振密效应是指采用非挤土振动成桩技术对松软的土和细砂进行振捣,以提高桩之间土体的密度,强化土体的模量和强度;排水效应是指桩体必须具备良好的排水性能,常见排水性能较好的桩体有砂桩、碎石桩等,这样可以提高地基的排水能力,改善地基的荷载承受力。在实际制定方案时,需要对上述三种效应进行控制。

1 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

所谓复合地基,就是指通过置换部分天然土体的方式提高地基的强度,例如在地基中增加加筋材料、使用强度更高的砂石置换软土等,这样的地基包含了天然地基和人工增强体地基两个部分。复合地基可以满足上部建筑对基础工程的强度要求。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20 世纪 60 年代,自此之后,复合地基拥有了一套独立的理论系统,能够为公式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复合地基理论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研究。诸如石灰桩、旋喷桩、灰石桩和碎石桩等加固地基理论体系当中,都涉及到了复合地基理论。近几年,随着建筑行业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树根桩基础、CFG桩疏桩等也纳入到了复合地基理论体系中。尽管我国复合地基的出现时间较短,但是在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并具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在建筑行业出现之后,就有了相关的地基处理技术。其中砂石桩最早出现在1835年的法国,而后,在1933年,德国研制了振冲器,并在两年后将其用于松散粉砂地基的加固处理工作,而后日本、美国等国家也相继使用了该机械。我国在1977年研制了第一台振动水冲器,并在当年九月份投入使用,其对于软粘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较好。1992年将复合地基成套技术广泛的用于建筑工程中,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2 复合地基的分类

在划分复合地基类型时,以增强体方向为条件,可以将其划分成竖向和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两种类型。

2.1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按照竖向增强体的性质差异,可以将其分成三种类型,第一是柔性桩复合地基,第二是刚性桩复合地基,第三是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第一种复合地基刚度较小,但是粘结强度好,在该结构中,桩体和桩间的土体共同承载上部荷载。第二种复合地基承载力较高,由于使用桩体置换了原本的土体,大大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其次,桩体本身强度较高,承载能力较强,进一步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在我国,刚性桩复合地基最早出现在1992年,也就是CFG 桩复合地基。第三种复合地基,其桩体是由散体材料组成,由于材料间缺乏粘结强度,因此一般不会单独形成桩体,需要通过土体围箍形成桩体。

2.2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该复合地基主要是水平敷设加筋材料以形成一定强度的地基工程。可用的加筋材料如金属材料、竹筋、土工织物以及土工格栅等,这些材料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地基抗剪能力,减少土体出现侧向位移问题,避免地基土从侧向挤出来,有效稳固地基结构。

3 建筑工程中复合地基的具体应用分析

在建筑施工中,复合地基具有较高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因此使用比较广泛。下文中,举例了某工程的复合地基施工,该工程采用了振冲碎石桩用于住宅楼地基建设,详细记录如下:

表1:地层记录

名称

素填土

粘土

碎石土

红粘土

风化灰岩

厚度

1.7~6.7m

0.7~4.3m

0.7~3.2m

0.1~8.2m

-

通过采用振冲碎石桩加固后,将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提高到了220kPa,可以满足上层建筑结构的地基强度要求。该住宅区建筑物结构特征如下:1号楼采用底框结构,地下总共1层,地上总共6层。2号楼采用砖混结构,地下总共1层,地上总共6层,该楼地基上部为杂填土,下部主要是粘土和粉质粘土。采取振冲碎石桩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了250 kPa。在广州某地基施工过程中,其地质条件较差,地基主要为吹填粉细砂,在该地基工程的施工中,采用了振冲挤密无填料工艺。操作如下:第一步,在振区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浸泡,以去除粉砂、细砂土毛细压力,第二步,使用双头振冲器进行振捣,可以实现共振,显著改善施工效果,振捣深度控制在10~15m左右,经该技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 kPa,达到技术要求。在汕头某地基工程的地基处理中,由于是在海上进行施工,海水深度达到了14m,需要采用合理的振冲技术进行海上振冲。地质情况自上而下分布如下:第一层为淤泥质粉质粘土,第二层为粉细砂,第三层为粉质粘土。其加固深度在6~7m之间,采取加固措施之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经检测为160 kPa,达到技术要求。在重庆某工程地基处理中,主体建筑地上30层,地下1层车库,采用框剪结构。地质情况自上而下分布如下:第一层是3~4m左右的杂填土,其承载力为80 kPa;第二层是2~8m的淤泥质粉细砂,承载力为50 kPa;第三层是承载力为200kPa的含砾粘土;第四层是承载力为300kPa的砾石。采用振冲加固措施之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经检测为400kPa,地下一层地基承载力为250 kPa,符合技术要求。

4 结束语

通过本次分析可见,在建筑工程当中,复合地基的应用比较广泛,并且也是地基施工的基础方法。在制定方案时,注意挖掘天然地基的优势条件,准确计算地基所需承载力,采用有效的技术进行人为改善天然地基缺陷,提高地基工程的结构稳定性和强度。

参考文献:

[1]姚远,马新刚. 关于建筑工程中复合地基的应用分析[J]. 城市建筑,2014(2):129-129.

[2]曹禺. 关于建筑工程中复合地基的应用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4(20):79-79.

[3]朱凯云,刘帅. 关于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深厚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2):1406-1406.

作者简介:

曹耕硕(1989.06--);性别:男,籍贯:山东省菏泽市,学历:本科,西南石油大学;现有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地质。
曲志超(1986.03--);性别:男,籍贯: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学历:本科,山东科技大学;现有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