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 福建省厦门市 361022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新冠肺炎境外隔离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摘选66例,2020年11月-2021年3月期间,于我院隔离的境外基础疾病患者,现以随机抽取方式将其分为2组,A组(n=33),行常规护理,B组(n=33),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B组的SDS、SAS评分相较于A组均明显更低,P<0.05;而B组的护理满意度则较A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新冠肺炎期间,加强隔离者的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其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心理护理;新冠肺炎;隔离者;基础疾病
新冠肺炎有着超强的传染性,无论是发病率、病死率都非常高,大众对其恐惧程度也非常高,特别是对于一些未感染新冠肺炎,但需要隔离治疗的基础疾病患者,对新冠的恐惧感,无陪护的孤独感,见不到亲人无助感更加明显,患者极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对其疾病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此类患者,加强其心理疏导,改善其负性心理十分必要[1]。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心理护理在新冠肺炎期间隔离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摘选66例,2020年11月-2021年3月期间,于我院隔离的境外基础疾病患者,A组(n=33):男18例,女15例;年龄:22-63岁,年龄均值(45.31±3.25)岁;基础疾病:肿瘤5例,糖尿病11例,高血压9例,冠心病8例;B组(n=33):男17例,女16例;年龄:23-62岁,年龄均值(45.28±3.21)岁;基础疾病:肿瘤3例,糖尿病12例,高血压8例,冠心病10例;此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授权的,且组间一般资料对比(P>0.05),研究价值较高。
入组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境外人员;未感染新冠肺炎;均患有基础疾病需要接受治疗;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精神、认知存在障碍,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不配合隔离者。
1.2方法
对A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包括饮食、起居、活动等指导护理,讲解隔离期间需要注意事项及新冠肺炎防治知识等。B组在A组的基础上再开展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热情主动的接待。患者入院时,由于防护严密,无法通过眼神或表情与医护人员交流,护理人员更应主动热情的接待,以亲切语言与患者沟通,向其介绍院内环境,告知其隔离治疗的优点、要求以及重要性,缓解其陌生与恐惧感。
2.耐心倾听患者主诉,最大程度的满足其护理需求,引导其放松心情与精神,提醒其多休息;向患者讲解相关检查与治疗的目的,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等,引导其以积极心态配合各项检查与治疗,增加其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告知其隔离治疗安全性,减轻其对新冠肺炎感染的恐惧感。
3.让其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鼓励患者诉说内心感受,让其苦闷与压抑情绪得到排解,引导家属与朋友多鼓励、关心患者,减轻患者的孤独感与无助感。
1.3指标观察
护理前后,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SDS>50分为有抑郁心理,SAS>53分为有焦虑心理,得分越高则抑郁或焦虑情况越严重。
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总病例数=总满意度。
1.4数据分析处理
研究相关数据均以SPSS22.0软件处理,计量数据全部以( )代表,差异检验为t;计数数据以[%(n)]代表,差异检验为χ2,P<0.05即为有意义。
结果
2.1对比2组心理状态
护理后,B组SDS与SAS评分较A组均更低,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心理状态( ,分)
组别 | SDS/分 | SAS/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A组(n=33) | 55.76±3.64 | 34.38±3.59 | 57.16±3.55 | 38.45±2.77 |
B组(n=33) | 55.69±3.71 | 31.06±3.22 | 57.23±3.49 | 32.51±2.63 |
2.2对比2组的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显示B组更高于A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2组的护理满意度(例/%)
组别 | 非常满意/例 | 满意/例 | 不满意/例 | 总满意度/% |
A组(n=33) | 18 | 9 | 6 | 81.81 |
B组(n=33) | 22 | 10 | 1 | 96.96 |
3.讨论
在新冠肺炎期间,对于需要隔离治疗的基础疾病患者而言,特别是一些境外人员,与家人的分离,基础疾病的影响,加上对在新冠肺炎感染的恐惧,隔离期间,其心理上会产生巨大压力,甚至可能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抑郁等负情绪,因此,对于这类隔离人员,加强其心理方面的护理,消除其不良情绪十分必要[2]。心理护理的开展可以隔离者维持平和心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隔离期,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治疗操作,促进其疾病康复;通过护理人员的执情接待,亲切的向患者介绍隔离治疗环境、重要性,可以缓解患者对于隔离的恐惧感,意识到医学隔离的目的和重要性,通过与患者的积极门交流,多鼓励、安慰患者,可以让其充分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与理解,增加其医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与亲切感;通过与亲人、朋友保持联系,消除患者的孤独感与无助感,让其对回归正常生活充满向往,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以顺利度过隔离治疗期,提升其护理满意度[3]。本次研究也显示,护理后,B组的SAS、SDS评分较A组均明显更低,而B组护理满意度则更高于A组,P<0.05。
综上所述,新冠肺炎期间,对隔离治疗者开展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熊晓英,黄思敏,段文莉, 等.心理护理干预对抗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隔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4):150-151.
[2]刘张.新冠肺炎隔离观察者的心理关怀护理对策分析[J].饮食保健,2020,7(14):10-11.
[3]何丁玲,赵霞,万彬, 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J].现代临床医学,2020,46(4):288-289.
第一作者:陈取金,女,汉,出生于1983年,福建厦门,大专,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妇产科,研究方向:疫情隔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