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中企业诉求与激励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4

“产教融合”中企业诉求与激励机制研究

张鹏1 李辉 邹承俊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 对当前产教融合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企业诉求和激励机制建立途径、运行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产教融合管理体制,为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提供思路。方法 通过调研、问卷调查,研究分析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真实诉求,以“职教20条”为依据,提出“产业学院、双向激励、职业规划、成果转化”等实施路径。 结论 在产教融合深度开展过程中,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制度,做好政、企、校相互沟通协调,建立对应体制机制,创新合作模式,充分挖掘“产业学院、产业联盟”等校企资源,能解决好企业诉求和激励企业积极参与,使产教融合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产教融合;企业诉求;激励机制;运行机制


引言

“产教融合”是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制定岗位标准、行业标准,共同完成课程开发、教材编写、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习与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等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1],这种模式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校企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格局,打破了传统职业技术教育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职业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具体体现,企业、学校、学生是参与主体。产教融合既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举措[2]。产教融合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机制体制支持,更离不开学校学生这个参与主体。

一、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诉求

(一)如何保障企业利益

经济利益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人才是企业发展利益的保障,产业及产业链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的使命,政治与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产教融合企业是参与最重要的要素,如何有效保障企业利益,才能从根本上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就需要实事求是的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从企业调研结果来看,中大型企业的真实利益需求是希望能从学校获得直接上岗的高技能人才,可以为企业节约人才岗前培训支出,尽快为企业产生经济价值。如下图所示:

60b71874ef9ec_html_cc91edfa5fd19d4b.gif

图1 企业获取利益途径

经调研企业认为产教融合最大的问题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占比61.9%;看不到利益点占比52.38%;而企业认为缺乏政策支持,无法协调双方利益占比59.52%;没有明确管理办法才,操作困难占比54.76%;没有专门的主管部门,遇到问题处理效率低占比45.24%。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过程中,是否有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40.48%的企业表示没有,28.57%的企业表示不足以补偿企业成本消耗,仅23.81%的企业表示有,但力度太小。71.43%的企业认为目前推进产教融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完善产教融合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69.05%的企业认为要创新产教融合形式,66.67%的企业认为政府要加强对产教融合企业的激励。

从理论上讲,企业与学校深度开展产教融合,企业可以获得优先选择优质毕业生,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可以减少企业生产成本等等。调研发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些好处企业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企业更多还是通过长期与学生相处和沟通,最终获得部分学生对企业的认可,然后到企业参与相关的培训活动,赚取学生的培训学费,这在信息技术大类专业中表现尤其突出。在政府层面,从中央到各个地方政府虽然陆续出台了经济补贴和相关优惠措施,以此来激励优质企业积极参与到产教融合中,但许多实际参与产教融合且深入开展成果较好的企业,很难享受到政府相关红利,申领要求过高。

(二)产教融合过程中如何解决企业人才流失和商业秘密泄露风险

产教融合过程中,政府相关指导性文件和学校对企业参与人员要求较高,比如项目总监、技术能手、项目经理等,在学历上要求最低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根据对42家企业调研情况来看,企业在产教融合开展过程中,常常面临核心人才流失的风险,主要为两个方面:其一,企业参与人员有教学经验或时机成熟时,主动辞职跳槽到相关学校做专职教师;其二,利用产教融合过程中积累的各种资源优势,跳槽到其他企业或者自主创业。

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项目进课堂,在质量方面难以得到保障,在学校教学运行与企业项目时效性存在严重冲突,在项目保密性存在泄漏风险。引企入校、校中厂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很难得到较好的融合。调研过程中,60%的企业都希望与学校保持长期合作关系,19%的企业希望与学校保持单一项目合作关系。

二、产教融合过程中激励机制建立途径

激励的核心是利益关系,产教融合参与的主体是企业与学生,激励机制创新的原则首先要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以学生为中心,以为产业和社会服务为目的,以企业参与为主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才能更加有效的推进产教融合。

(一)构建政、校、企三级管理体制

在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文件的指导下,地方政府部门应该围绕产教融合相关要求,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为激励补偿、资源多元配置、质量评估机制的建立提供条件。学校应按照政府的相关要求,制定产教融合相关实施管理办法和激励办法。企业应按照政府要求和学校产教融合管理办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协商切实可行的合作模式和项目,对参与的相关人员进行职位晋升或经济补偿奖励等相关措施。政、企、校应充分利用“职教集团”、“产业联盟”、“发展联盟”、“行业协会”等政策和资源,做好协调发展,形成特色发展。例如由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发起成立的“中国休闲农业产教联盟”、“四川现代职业教育集团—数字农业发展联盟”,有效的激发了行业或地方龙头企业的参与,较好的实现了校企联动,为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建立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在修订《职业教育法》时,应进一步重点突出主体职责,对企业用人依法作出规范,确保企业基本利益。对地方政府来讲,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稳步发展[3];对学校来讲,可以有效参与企业的过程管理;对企业来讲,可以全程监督公司未来优秀员工的培养。产教融合依托500强企业或者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不断推进“产业-行业-专业”发展模式,保障政、企、校三者共同利益。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结合学校资源获得科研及成果转化,政府根据企业效益获得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三级管理体制的建立,不仅考核了学校管理、组织、人才培养、项目合作与成果转化,同时考核了教师专业业务素质能力和企业产品研发、生产与社会服务能力。

(二)注重专业技术性人才长期发展

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人才队伍的稳定,职业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对骨干技术人员,要形成校企联合培养的发展机制,注重职业发展规划。

  1. 建立专兼职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机制

产教融合核心要素之一是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做好3年、5年教师发展规划,双师比例达100%才能较好的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求,唯有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引进或者校企双方做好专兼职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利用企业师资培训基地这个平台,专任教师及时参与企业项目或挂职锻炼,企业兼职教师定时参与教学和教研活动,参与课程标准制定,参与编写教材、社会和科研服务、集体备课等活动。

  1. 建立校企双向激励机制

当前无论是在产教融合还是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参与主体仍然是专职教师和科研人员,因为大部分院校对专职教师在职称晋升和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都有对应的激励机制,而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较少,甚至没有参与,其主要原因是校企没有建立对应的激励评价机制,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与否,对本人在职业发展、职务晋升、个人利益等方面须得到制度认可,建议把兼职教师纳入评优评先或者职称职务晋升,企业给与对等奖励,能较好激发兼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三)完善产教融合相关管理制度与利益分配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多种多样,关键是根据区域发展和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符合实际情况需求的管理制度,获得的利益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解决,达到双赢的结果,否则校企合作很难深入推进。比如“订单班”模式、校中厂厂中校模式、生产性工作室模式等,这种合作模式利益关系比较明确,学校只需要提供基础硬件环境,甚至有的企业只需要学校提供场地,企业自己搭建教学硬件环境,利益纷争往往比较少,企业积极性也较高。但课程置换、实习实训、学徒制等模式由于利益问题十分突出,目前无论从政府层面、还是学校层面都没有科学且完善的利益保障制度。课程置换只给予兼职教师课时不足,且普遍较低;实习实训利益获得利益极少甚至为零,还需要倒贴学生实习补足;学徒制连给予师傅的课时津贴补足都几乎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激励机制则亟需建立和完善,才能深入推进合作,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否则只能是表现形式合作。

三、构建产教融合运行机制

(一)建立产教融合运行管理机构

以“职教20条”为依据,根据产教融合相关工作需求,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企业层面设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建立对应的对接机制,明确政府、学校、企业各自的职责,并探索对应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产教融合才能深入推进。从政府层面,每一年度或每三年为一个周期,针对产教融合项目进行评价考核,施行淘汰机制,对产生重大成果的产教融合项目、结构、个人进行奖励,可以较好的激励产教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例如:成农院〔2020〕97号关于印发《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试行)》。

(二)大力开展“产业学院”建设

产业学院建设的基础是产业,产业学院的建立需要行业500强企业或者地方龙头企业作为支撑,才能及时了解产业前沿技术和需求,产业-行业-职业-岗位四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学校存在的价值是为产业、行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单位用人需求就是对学校人才质量培养的监督和考核。在“双高”建设背景下,以专业群建设指引,许多省内外高职院校进行了二级学院重组和调整,例如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在地方核心产业“五粮液”集团的影响下,成立了“五粮液技术与食品工程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产教融合项目“现代畜牧产业学院”、“中国金堂食用菌产业学院”等。通过院系调整和设立产教融合项目,其目的都是发挥产业和行业优势,校企深度合作,企业投入技术、高技术人才、岗位,校企共同投入资金、场地、软硬件等,实现共育人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发挥职教集团、产业联盟的优势和作用

近年来,各类职教集团、产业联盟蓬勃发展,其核心目的仍然的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例如中国休闲农业产业联盟、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川南职业教育集团、重庆数字创意职业教育集团、四川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等等。这些组织机构汇聚了产业、行业最优秀的资源,也是行业标准制定的参与者和高新技术的拥有者,因此,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可以协助职业院校快速高质量发展,实现共赢。

(四)建立专兼职教师引进标准

在“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专兼职教师以双向双融通为主要途径,“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师资建设的重点,“职教20条”中明确提出了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标准,形成完善的人才引进评价制度,确保引进教师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一流,思想素质合格,一专多能。例如:要求专职教师取得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以上,且有企业工作经验3年以上;要求企业兼职教师为项目经理或总监、技术能手,技能大师等,且需提供相关证明和相关作品等。

(五)建立产教融合成果转化认定标准

建立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企业层面产教融合成果转化和相关认定办法,主要用于奖励积极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和个人。例如对参与产教融合且取得优秀成果的企业进行税收减免、资金补贴、政策扶持等,对个人在进行职位职称晋升过程中进行加分、破格提拔、优先推荐等等。

四、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产教融合管理体制

(一)从学校层面融合规章制度、软硬件配置、教学监督审核机制

当前校企深度合作核心形式有校中厂、厂中校(现代学徒制)、课程置换、实习实训4种,4种形式各有利弊,但是有一个统一的凸出问题,即企业任课教师选拔缺乏统一的标准制度。产生的突出问题表现为教学科研能力不足、学历水平不高、企业接收毕业学生数量有限等。建立健全企业兼职教师选拔制度,亟需完善并符合实际需求。其次,个别职业院校与地方龙头企业联系紧密,具备行业企业背景,这对学校产教融合相关工作开展及其有利,学校和企业能充分“共用、共建、共享”实践教学条件和带来的成果,校企双方也能最大限度利用和节约相关资源,例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德阳制造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德阳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第三,按照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以企业为主导,加强对教师、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考核,弱化校内教学监督机构,往往校内教学监督机构构成人员均为校内专职人员,且年龄层次偏大,他们对当前最前沿的技术和岗位要求了解并不深入。

(二)从企业层面融合职业岗位、技术资源、成果转化机制

企业应建立成果转化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及奖励办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置管理机构和职能,例如设立科技管理部门或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等,明确管理机构职能、科技成果转化范围、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奖励原则及标准(设立一、二、三等奖)等,同时设计监督机构,以确保成果的真实性和保障奖励制度落实。

(三)创新产教融合制度

2016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通过“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推动中国智造与中国创造的高素质劳动者[4]。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首次明确深化产教融合的内部框架和内涵特质,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重点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5]。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6],201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健全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7]。2019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8],通知中明确提出了对进入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目录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方式激励,并落实相关税收政策等。由此可见,从国家层面已经对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具体的部署,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对应的保障制度。2019年8月26日,成都市高新区发展规划局关于转发四川省发改委、教育厅、人社厅《关于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试点的通告》,明确了试点企业范围、条件、申报方式、审核确认方式、支持措施、失信惩戒等。2020年4月30日,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成都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管理办法》和《成都市技术交易资助管理办法(试行)》,对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好的创新制度保障,激发了优质企业参与积极性。


结语

产教融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核心工作,职业教育不能脱离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也影响职业院校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产业也是企业发展的航向标。当前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合适且具有前瞻性的激励体制机制,政府制定是各项措施要适合企业的发展诉求,才能激发企业积极参与到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产业才能得到健康快速发展。产教融合过程中不断加强校企协作,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和合作途径,实现技术、人才共享共研,才能最终实现共赢。政府、企业和学校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处理好政、企、校三者之间的发展和利益关系,完善对应的合作激励机制体制,才能为地方整体经济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彦兵.产教融合视域下德国“双元制”模式分析及借鉴[J].教育与职业,2020(12):65-70.

[2]方益权,黄云碧,郭丽莹.基于命运共同体的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新探索[J].职教论坛,2020(01).

[3]渠红昌.火力发电厂建设施工项目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3):187-188.

[4]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 (2016-03-20)[2019-12-21].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buneiyaowen/201603/t20160322_236103.htm.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2017-12-19)[2019-12-2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EB/OL].(2019-01-24[2019-02-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7]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EB/OL].(2019-02-23)[2019-12-21].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3/content_5367988.htm.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EB/OL].(2019-03-28)[2019-12-21].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9/201904/t20190404_376681.html.




作者简介:张鹏(1982.09-),民族:汉,性别:男,籍贯:四川.平昌,工作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职称:副教授,学位:软件工程硕士,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

2019年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课题(重大课题)川教函〔2019〕514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