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兆丰幼儿园 215622
【摘要】《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中指出,幼儿园课程要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更要贯穿于儿童的生活。
【关键词】童玩 课程 审议
虞永平教授在《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思路》一文中指出“幼儿园课程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贯穿游戏精神”,我们兆丰幼儿园的“童玩课程”正是秉持这一理念,以《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为引领,以科研教研为载体,不断进行着尝试和革新,努力提升童玩课程的“快乐度”,让幼儿园充满自然自主自由自在的气息,让生命自然自主自由自在地生长。
一、课程理念
“童玩”,是一种基于儿童立场的快乐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基于儿童核心素养的培养,既是学的起始点,也是学的最佳点,所以,我们的“童玩课程”凸显“玩”这个核心词,读中玩,玩中读,玩中正本,玩出灵动,玩中启智,在玩中健康快乐地享受成长。为此,我们提出了童玩课程的基本理念为:自然、自主、自由、自在。
二、课程设置
我们的“童玩”课程是基于基础性课程、园本课程和拓展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它的设计以游戏性、开放性、多样性、适切性、体验性为基本元素,目标上淡化技能训练,主动对接儿童生活;过程中注重情感体验,呵护兴趣培养;评价上激励实践创新,增强儿童自信。让儿童在课程中,玩出艺术,玩出智慧,玩出健康,玩出创新。
1. 基础课程:以领域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为主要内容,从幼儿的兴趣和问题出发,对蓝本课程(渗透式领域课程)进行调整、充实、延展,注重课程的整合性、趣味性、挑战性,使“蓝本”逐渐走向“绿本”。并通过一课一游戏的组织实施,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交往、体验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
2. 特色课程:围绕“童玩”这个主题词,我园在特色课程的实践中探索了一系列新的模式。目前已经形成“童蒙学堂、童阅空间、童玩部落、童乐时空”四大版块,这些特色活动是对基础课程的补充、延伸、拓展,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趋于合理的整体的童玩课程结构。
3. 拓展课程:注重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区资源等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关注一日活动中各个生活环节、过渡环节中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契机,注重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生成化,实现生活的教育价值。
三、课程实施
1.童蒙学堂: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我们把《弟子规》、《三字经》、《古诗》作为国学课程内容,开设 “经典诵读”特色活动。我们从读的时间、读的形式、读的方法多方面进行有效的尝试,组织引导幼儿诵读,同时把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生活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每月的纪念日和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诵经典、讲经典、画经典、唱经典、演经典”活动。
2.童阅空间:阅读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方式是悄悄地,轻轻地,有趣的,自然走近她们。我们在每一楼层开辟了亲子阅读区域,别致的书架、别样的书袋、丰富的读物、五彩的地毯、可爱的靠垫,令孩子们流连忘返;清新的读书坊、爱书屋、图书漂流台,让孩子接触更多经典作品;游戏创生的三长廊:阅读景观廊,阅读体验廊、阅读创作廊,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理解演绎阅读的精彩。 在阅读课程建设上我们借助于同心圆理论的空间结构模式,以绘本这一幼儿喜闻乐见的载体为圆心,以视听、解读和游戏为三环,将幼儿园的环境、活动、游戏与教学等绘本阅读课程开发的基本元素进行有机整合,转出了炫彩的情景阅读课程。
3.童玩部落:我们将园内一切可利用的边角都挖掘出来,和孩子一起商量、策划,共同打造了一个童趣自然的“童玩部落”。设有童艺社、童趣村、童秘园、童战营、童嬉池、童筑城、童乐场、童车行八大区。为让如此优质的户外游戏资源价值最大化,在十三•五期间,我园开展了《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以科研促教研,让户外游戏从环境创设、组织形式到指导策略都能以“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为出发点和归宿,还孩子“真游戏”,让孩子享受户外游戏的无限快乐。
4.童乐时空:围绕“阳光、快乐、灵动、纯美”的幼儿发展目标,我园在幼儿发展上推出了四大节活动。即:“和之声阅读节、和之韵艺术节、和之风科技节、和之乐体育节”四大节活动,贯穿于每个学年的各个时期。丰富多样的节日活动为孩子搭建成长展示的舞台,孩子们心智的发展日趋成熟,交往的能力逐渐提高,思维的火花充分激发,创造的源泉不断涌动,成功的喜悦不断流泻。
五、课程管理
园本课程建设应该是自下而上、全员参与的过程,只有拥有肥沃的土壤才能让课程扎根,也才能迸发强大的生命力和生长力。最终达到园本课程建设的理想状态。
1. 全面审议,合理改造。课程审议的实质是对课程建设尤其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讨论和决策。为让童玩课程更符合我园孩子的发展特点和需要,我们对幼儿一日生活作息时间安排、室内外环境、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一日活动指导策略等开展了基于问题和困惑、基于图文和现场的全方位审议。我们的审议遵循以下三部曲:首先,由行政将从幼儿、家长、教职工处收集来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识别,并投放到相应部门开展审议前的思考、学习和准备。其次,是由相应部门组织大家开展有图有真相的现场“把脉——诊断——治疗”。最后,园行政和相关部门一起对改造后的效果进行跟踪观察和评价,并进行新一轮的审议。在螺旋上升式的审议和改造中,我园童玩课程的适宜性和游戏化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在进行审议时还建立相关的制度机制,用时间线贯穿全程,在螺旋上升式的审议和改造中,我园童玩课程的适宜性和游戏化水平不断提高。
2.科学观察,正确解读。观察和理解儿童是教育工作的起点。我园通过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现场实操等方式让老师重塑游戏即学习,游戏即教育的观念,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做到放手游戏,观察儿童;解读游戏,理解儿童,深层次践行让幼儿真游戏的理念。在孩子游戏的时候,我们让老师“闭上嘴,管住手,睁大眼睛观察,竖起耳朵倾听”,老师只是无声无息的拿着手机,悄悄的追着孩子拍摄,拍下孩子遇到的问题,自然生成为他们的课程,适时在背后推一把孩子,促进孩子的发展。退后一步,放手游戏,孩子们给了老师太多惊喜,他们时而挑战,时而与同伴合作,时而创造,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变得更加自主,更加快乐。优化后的户外游戏真正带给了孩子们快乐与发展,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方式。与此同时,老师们也在放手游戏中,转变了观念,让孩子在自主游戏中获得成长。
3. 让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作息安排追随儿童的发展。科学、合理的安排好幼儿的一日生活,可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让他们直接从中得到学习和成长。我们遵循动静交替、室内外交替、正规活动与非正规活动交替、集体活动和个体活动交替的“四交替”原则。每日有不少于1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3小时的游戏时间。同时允许教师在整合后的“弹性环节”结合自己班级孩子的学习活动特点,做出班本化的调整。实施“弹性作息”,给了教师充分的信任和空间,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课程实施的整合意识、主题活动目标的落实与执行意识、各个活动之间的幼儿经验的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意识。教师对以上“三个必须”只有做到理念上的认知和理解后,才能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育行为中,才能引领幼儿、与幼儿共同确定实施“弹性作息”的合理的时机和方式。
幼儿园课程建设是项系统和长期的工作,我们的内心始终装着孩子,我们将从“慢下来,真心陪伴”和“慢下来,共同成长”两个方面出发,积极思考、努力探索,使我园的“童玩课程”更清晰地看见孩子的需要、贴近孩子的生活、助力孩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思路》,2016年3月
[2]李燕:《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19年04期.
[3]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大出版社.2018年7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