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财经学院 530003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明确要求“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人才是一个地区在国际和地区竞争中赢得发展先机的关键因素,广西是处于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民族地区,通过分析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差异,实现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错位发展,弱化粤港澳大湾区对广西人才的虹吸效应,增强溢出效应。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政策、产业结构偏离度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已然正式登上了舞台的中央,每年超90多万的新增人口进入粤港澳的核心一线城市。粤港澳地区的发展势必会造成周边省市人才的流失,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周边省市的资金、产业,对周边省市的发展产生虹吸效应,影响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对其周边省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其产业结构失调、人才和资金流失等等。人才是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目前各省和地区纷纷推出了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开展了人才“争夺战”。但各地区的人才政策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内容趋于同质化等。而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虹吸效应下,保证周边省市的地区发展,如何吸引外省富余劳动力和保留本土人才是一个需要政府政策进行支持的问题。本文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分析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虹吸效应下广西人才发展现状,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方面分析广西三大产业在劳动力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角度探讨政府应如何利用宏观政策为广西吸引和保留人才,找到广西发展的新方向,实现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毋庸置疑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的时代,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是以高新技术和知识创新为核心的智力资本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以泛珠三角区域为广阔发展腹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更多细则的出台,大湾区在国家政策扶持、经济与产业发展、就业与人才吸引等方面存在诸多优势。
1.广东人口流动现状
广东为2010-2019年人口总迁移以迁入为主,净迁入率大体呈逐年增长趋势,2010年净迁入率为3.75%到2019年净迁入率增长到了6.62%。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以其丰富的产业结构、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大量人才,尤其是在《规划纲要》发布之后,人才已经呈现出非常强的净流入态势,2019年三季度大湾区人才净流入率为1.3%,较去年同期的1.24%有所提高,虹吸效应进一步增强。且大湾区流入人才中男性占比较高,为70.65%。人才年龄主要集中在18-25岁,占到了37.69%,其次为26-30岁,占到了25.08%,以年轻人为主。人才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科,占到了46.99%,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专科、本科、硕博及以上)累计达88.44%,人才层次很高。流入人才工作经验多集中于5-20年,占到了一半,5年工作经验以上者累计有60.48%。总体来说大湾区流入人才高学历、资深经验的高质量人才占比高,进一步显示了粤港澳大湾区对于周边地区虹吸效应较强。
2.广西人口流动现状
与广东相比,广西地区显著表现为人口流出占主导的特征,人口流出率在近十年都超过了10%。人口净流出率大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010年的10.64%到2019年增长至12.91%。广西作为粤港澳周边地区,较大程度上受到粤港澳虹吸效应影响,粤港澳中的广东无论从地缘、文化、交通、经济等都与广西有着较强的联系,广东人口流入率逐年增加反映出其对人才的吸引与保留较为有优势,而广西人口流出率逐年增加反映出其在于人才吸引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广西作为构建面向东盟的门户,同时还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沿边、临海、连东盟,具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的天然优势,但广西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周边地区,受到粤港澳大湾区对广西严重的虹吸效应。为了缩小和发达地区之间的人才差距,广西近年来,实施了比较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广西高水平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
(1)广西人口学历结构现状
下图为广西六岁以上人口学历分布图,通过柱状分布图可以看出广西大专以上人才比例处于每年稳步增长的状态,但与粤港澳大湾区相比,人才层次依然有着较大的差距。
总 体来看广西人才困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总量上人口外流严重,近些年总人口以净迁出为主;另一方面是人才结构依然有待优化,中高端人才与粤港澳大湾区差距严重,且近些年还存在广西培养的高端人才向粤港澳地区流失的趋势。
图1 广西学历比例分布
在地区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往往与就业结构相辅相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优化了就业结构,良好的就业结构同时能帮助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并吸引更多行业高级人才进入。匹配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劳动力经济效应最大化的体现也是地区产业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得证明,但在现实生活中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不断变化的动态结构,追求两者的完全匹配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本部分将对比广西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偏离度,探究广西产业偏离程度及三大产业结构偏离程度,从三大产业偏离现状针对性提出吸引和保留产业就业人员、引导就业人员流动方向的建议,以此找准人才吸引定位和改善产业结构偏离程度,使广西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虹吸效应下找到发展机会,实现广西与大湾区的协同发展。
塞尔奎因与钱纳里研究认为,随着工业化进程劳动力就业结构也随之转变,第一产业劳动力将逐步被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替代,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第二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变化将趋于平缓不再有显著增加;威廉·配第同样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步由有形的财物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同时劳动力由农转工,再由工转商。
本文以“塞尔奎因—钱纳里结构变动模式”为基本思想,借助马宵等学者的研究,引入产业结构偏离度,衡量广西和粤港澳大湾区各产业就业劳动力发展情况,对其就业产业结构趋势进行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其产业劳动力结构与产业产值结构应当保持合适的比例,超出这一比例的程度就称之为产业结构偏离度,三大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加总则为此地区的产业结构偏离度。
现借鉴马宵等人的研究构建产业结构偏离模型:
某产业结构偏离度=(其产业产值构成比/其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比)-1
产业结构偏离度=|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
根据以上模型,当产业结构偏离度表现为0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完全匹配;当产业结构偏离度表现为<0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匹配且此产业劳动力“供大于求”;当产业结构偏离度表现为>0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匹配且此产业劳动力“供不应求”。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动趋近于0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性趋于改善;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动远离0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性较差,就业结构有待改善。就业结构偏离度代表了地区总产业结构与总就业结构的匹配性,偏离度越大则其匹配性越差,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适;反之,若偏离度越小则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匹配性越好,产业所需劳动力供求持平,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根据2016-2019年广西和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及偏离度模型进行计算,得出广西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各部分三大产业偏离度及总产业结构偏离度。
广西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偏离度分析
表1 广西产业结构偏离度
地区 | 年份 | 产业结构偏离度 | 第一产业偏离度 | 第二产业偏离度 | 第三产业偏离度 |
| 2016 | 2.11 | -0.65 | 0.98 | 0.48 |
2017 | 2.15 | -0.68 | 0.97 | 0.51 | |
2018 | 2.17 | -0.69 | 0.97 | 0.51 | |
2019 | 2.09 | -0.67 | 0.93 | 0.49 |
(注:根据广西统计局数据计算)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表2 2016—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各部分三大产业偏离度及产业结构偏离度
地区 | 年份 | 产业结构偏离度 | 第一产业偏离度 | 第二产业偏离度 | 第三产业偏离度 |
粤港澳大湾区(粤) | 2016 | 1.31 | -0.81 | 0.21 | 0.29 |
2017 | 1.30 | -0.82 | 0.21 | 0.28 | |
2018 | 1.29 | -0.81 | 0.24 | 0.23 | |
2019 | 1.26 | -0.80 | 0.25 | 0.22 | |
粤港澳大湾区(港) | 2016 | 0.38 | - | -0.37 | 0.01 |
2017 | 0.40 | - | -0.39 | 0.01 | |
2018 | 0.45 | - | -0.45 | 0.01 | |
2019 | 0.47 | - | -0.63 | 0.07 | |
粤港澳大湾区(澳) | 2016 | 0.58 | - | -0.46 | 0.12 |
2017 | 0.68 | - | -0.59 | 0.09 | |
2018 | 0.75 | - | -0.66 | 0.09 | |
2019 | 0.72 | - | -0.64 | 0.09 |
(数据根据广东省统计局、香港统计年鉴、澳门统计暨普查局整理计算)
(1)与粤港澳大湾区相比广西产业结构偏离度总体较高。广西产业结构偏离度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以来一直维持在2以上,且2016-2018年三年间偏离程度逐渐增大,表明大湾区的设立对广西产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2019年随着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大湾区明确了重点发展产业并逐步将非重点产业对外转移,广西借此机会重新调整了原有产业的发展并承接了大湾区转移的部分产业,使产业结构偏离度减小开始趋于0,现有人力资源利用率提高。
(2)与粤港澳大湾区相比广西在第一产业偏离度偏小。2016-2019年广西第一产业偏离度均在-0.65及以下,偏离程度逐年增加。广西是传统的农业大省,靠劳动密集型农业支撑第一产业的发展,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兴起广西农业生产劳动力逐渐出现富余,第一产业劳动力“供过于求”,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广西开始由农业大省向工业与服务业转型。而粤港澳大湾区自设以来第一产业偏离度稳定在-0.81左右,且均为广东部分贡献,香港、澳门地区以第二、三产业发展为重,第一产业发展几近与无,对广东部分的依赖程度较大。
(3)与粤港澳地区相比广西第二产业偏离度过高。第二产业偏离度表现为正数,表现了广西在第二产业方面劳动力的需求大于供给;广西地区以柳州为首,工业体系发展较为健全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但粤港澳大湾区的设立吸引了部分工业就业人员,使广西工业就业人员供给出现缺口需求增大,工业发展遇到阻碍。而粤港澳大湾区第二产业偏离度整体水平较低,部分地区出现“供大于需”的现象。香港、澳门地区自大湾区设立以来工业产业逐步向内陆转移,工业产业转移使需求减少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第二产业偏离程度度逐年增大;澳门地区长期以第三产业为中心,第二产业劳动力供给远超需求;香港、澳门地区第二产业偏离度保持较高水平。
(4)与粤港澳大湾区相比广西第三产业偏离度的水平较高。产业结构偏离度维持在0.5左右,广西第三产业发展起步较慢但发展速度较快,使得产业劳动力增加量跟不上产业发展速度,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产业的成熟使得服务业业就业人员向其转移,内外部影响下使得广西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没有明显改善的趋势。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部分第三产业偏离度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尤其以服务业发达的香港、澳门更为显著,且整个大湾区对第三产业人才的需求大于供给出现较小程度的“供不应求”现象,由塞尔奎因和钱纳里思想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将趋于成熟稳定,产业劳动力供需关系趋于平衡。
由此我们发现广西地区在产业劳动力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比过大,偏离度程度较高,劳动力极度富余“供过于求“,出现产业劳动力过剩且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第二,第二产业偏离度程度逐年降低,但仍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体现为第二产业劳动力严重缺乏,需求远大于供给。
第三,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最终向第三产业发展,服务业发展迅速,广西地区第三产业偏离度偏离水平较高,体现为第三产业发展迅猛而产业劳动力发展跟不上,产生了缺口“供远不应求”,大湾区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广西地区第三产业劳动力人员的流动方向。
针对广西地区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比过大,偏离度程度高,劳动力极度富余的情况,及第二、三产业劳动力缺乏,制造业和服务业人才的不足的现状;对于如何吸引和保留产业高级人才,以此来带动产业劳动力的流动从而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得到提升,我们将对比广西与福建对于人才的吸引和保留政策,为广西在大湾区虹吸效应下制定人才政策方面提供参考意见。
福建和广西同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周边省份,而福建的经济发展优于广西,2019年福建的GDP总值位于全国第八,名义增长率为18.41%,而广西居于第十九,名义增长率仅为4.35%。同时福建的人才流失也并没有广西这么严重。
广西与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优惠对比
表 3广西与福建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优惠对比
| 广西 | 福建 |
一次性补助 | 引进的全职八桂学者:100万元税后安家费(住房补贴) 区内受聘八桂学者(未享受房改优惠政策):100万元税后安家费(住房补贴) | 从境内引进的人才,经认定为A、B、C类人才的,落地后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5万元奖励 |
科研经费 | 每年自然科学与技术类60万元 每年人文与社会科学类20万元 | 引进的科技创新型优秀人才,给与30至100万元 |
“三支一扶”生活补贴 | 对“三支一扶”人员在岗期间工作生活补贴标准36000/年/人 | 2020年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3685元 |
对比两省的政策,广西与福建的人才政策均在保障性政策上做的面面俱到,但从整体来看,福建的人才政策划分的更细,覆盖面更广,仍有许多方面值得借鉴与学习。如在子女教育上,福建要求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规定,安排其子女就读,相关公办幼儿园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拒收,并且享受与当地学生同等待遇。
针对以上分析发现的广西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和政策制定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减少第一产业劳动密集型从业人员,使其由劳动力富余的第一产业向劳动力缺乏的其他产业流入;加大力度培养第一产业专业型从业人员,鼓励普通从业人员向专业农业人才转型,发展广西现代化农业,实现现代农业机械化。广西创新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桂政发〔2011〕35号)中提出了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表示要积极开展农村先进适用技术、农民转移就业技术、职业技能等培训,培养一批种养技术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
对地区内部积极引导富余产业人员流入第二产业,弥补第二产业劳动力不足;对地区外部加大政策力度针对性吸引粤港澳大湾区第二产业富余劳动力,实现两地区劳动力资源流动,提高就业率保障劳动力资源得到效益最大化。在广西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17〕1号)提出了要加大对制造业人才引进培养力度,鼓励高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办学实际设置“互联网+”制造业相关专业课程,围绕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需求,培养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经济的发展使得各地区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粤港澳大湾区及广西地区第三产业人才都有很大程度上的供不应求,因此广西应在积极引导富余产业人员转型的基础上注重本地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培养。在广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桂政发〔2015〕37号)中也表示要积极引起一批服务业发展创新团队。
依据本土已有产业结构、经济情势等,明确自身发展所需的人才,有针对性的的吸引和保留人才,一方面是需要精准引进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是需要利用和培养好本土人才,两者兼备,不断完善和建立为一套完整的人才政策体系。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下,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做到扬长避短,高效的吸引和保留人才。
不同的人才对各奖励的敏感度不一样,广西的人才政策要从物质、精神和政策等方面,多方面、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建立不同的奖励优惠机制,因地制宜的扩宽人才的发展空间和渠道,让人才感觉在这里发展有希望、有盼头。
了解企业、院校和政府等多主体对人才的需求,合理引进各类型的人才。
[1]黄庆祥.人才争夺战带来的问题及对策——以江门市技能人才引进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10):114-116.
[2]康翠玉.吉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06).
[3]马霄,李红娟,桑秀丽.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分析及预测[J].改革与开发,2020,(15).
[4]马庆.行业视角下的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协调性研究——基于改进的结构偏离度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10).
[5]朱芳漫,叶丽娟.广西与四川高层次人才政策对比研究[J].河北企业.2019(12):123-125.
作者简介:
龙婷(2001-),女,汉族,湖南常宁人,广西财经学院本科在读,工商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公司理财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