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户外活动“脚手架”,引领生命健康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3

搭建户外活动“脚手架”,引领生命健康成长

洪雪飞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北干小学 浙江 杭州 311202

摘要:为真正发挥德育的育人功效,小学教育要不断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通过一系列户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增进德育实效性,引领学生生命健康成长,具有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

关键词:户外活动;脚手架;生命成长
一、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深入实施,增进德育实效性成为小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按照教育家杜威“课程即活动”的观点,课外活动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有利补充,包含了实践的课程、生活课程和集体参与的课程,班主任有必要在做好小学校内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户外实践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家长参与进来,搭建户外活动“脚手架”,更好地引领学生健康茁壮成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共育,促使小学教育质量水平实现全面提升。
二、小学生户外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是户外实践活动助推“家校共育”理念落地开花。家长与小学生一起参与户外实践活动,加强家长与学校的紧密交流,有利于朝着家校共育的目标迈进。一直以来,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主要通过线上来开展,即教师与家长通过微信群、QQ群针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展开交流探讨,很少有线下家校共育活动落实。而户外实践活动的出现,则为线下家校共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家长通过参与到小学生户外实践活动过程中来,能够面对面与教师展开讨论交流,增进双方彼此的沟通与理解。同时家长、教师、学生也可以共同参与一些趣味性教育性十足的户外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家校共育,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教育质量水平。

二是户外实践活动是班主任创新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家长与小学生一起参与户外实践活动,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户外实践活动是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能够成功将德育教育对象以及对于教育的主体集中在一起,从而更好地配合家长,借助丰富且趣味性十足的户外活动,实现对学生德育教育活动落实,在家长的助力支持下,能够有效提升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保障小学生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三是户外实践活动是别开生面的爱的教育,促进亲子情感交流。家长与小学生一起参与户外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亲子交流,提高家庭教育效果。在如今的现代化都市快生活节奏下,家长通常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孩子一起交流玩耍,导致亲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更遑论家庭教育的开展。而通过借助户外时间活动,引导家长参与其中,能够给予家长充足的与孩子互相沟通交流的时间,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家长在这一过程中,也有机会对孩子展开家庭教育,让孩子在这一过程中更加快乐健康茁壮的成长。

最后,家长与小学生一起参与户外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保护小学生安全。尽管学校在举办小学生户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通常经过了谨慎的选择与妥善的安排,力求全面保障小学生在户外运动的安全。但与一般的“班会活动”、“校园活动”相比,户外实践活动落脚点毕竟是在户外,因此存在更多不确定因素,而小学生通常性格比较活泼,精力旺盛,好奇心也比较重,来到户外更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般,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照料,很难照顾周全,因此小学生也户外运动时也更容易受到伤害。而通过引导家长与小学生共同参加户外运动,在家长“一对一”悉心照料下,能够更好地学生安全,避免出现小学生受伤安全事故。

三、开展户外系列实践活动,引领学生生命健康成长

(一)活动中成长,户外实践活动拓展德育新时空

德育是塑造学生心灵的教育,全国优秀教师李希贵认为,学校是孩子走上社会之前的社会,课程是社会生活的经典浓缩。注重将“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让孩子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真实丰富的世界中去感悟、去理解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从而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二)生活即教育,户外实践活动助推德育回归本真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小学教育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树立“在活动中成长,在快乐中感悟”的德育理念,开展符合当前学龄特征、贴近生活实际的丰富多彩的户外实践活动,鼓励孩子们到基层到农村体验生活,了解农村和农耕文化,在户外实践活动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学会“脚踏实地”才能最终“仰望星空”,融合家校共育理念,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三)润物细无声,户外实践活动引领生命健康成长

户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育的实践阵地,将课堂教育理念潜移默化的融入到实践活动当中,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走进农村,引导学生从事一系列有益身心健康的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通过组织参观农业示范园、农家乐亲子包饺子、体验农耕等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一粥一饭,均来自土地。我们要热爱农村、热爱土地、热爱生我们养我们的这片热土,热爱我们的祖国。在实践与体验过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将德育真正做到落地开花。

四、搭建户外活动“脚手架”,丰富德育实践活动架构

(一)科技城“绿科秀”,亲子德育谱新篇

本次小学户外实践活动地点选择在萧山科技城的“绿科秀”,该场地是集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于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一代农业示范园。由于该示范园汇集了很多农业种植品种以及农业科技成果,因此也可以作为一个绝佳的科普教育以及德育教育场所。在该科技示范园中,人们可以在蔬菜馆、水果馆、花卉馆、特种植物馆等场馆中欣赏各种蔬菜、水果、景观植物、花卉以及创意农业作品,也可以参观甚至尝试一些高科技种植材料设备、智能装置等,还可以参与农作物播种、育苗、种植支架搭建、农产品品尝等各种丰富的体验活动

在带领学生及家长走进绿色科技园后,家长与学生们对很快被眼前的丰富多样的植物所吸引,尽情地与植物零距离亲密接触。在水果馆中,学生们看到了平时只能在水果店里看到的水果植物,很多学生看着这些水果植物,才明白这些水果实际的生长过程,比如一些小学生一直以为菠萝这种水果应该是在很高的树上才能长得出来,然而事实上,菠萝植株并不高,在参观过程中让很多小学生长了见识。

在栽培馆中,小学生与家长更是见识了很多农业栽培种植的“黑科技”装置设备,这些装置设备控制温室内的温度、湿度,来调节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一些家长与学生还有机会试用了一些高科技种植材料、设备、智能装置,纷纷惊叹于现代农业科技的进一步与发展,并对以往农业落后的刻板印象有了一个很好的改观。

在蔬菜馆中,学生与家长一起观看了新型的种植模式----立体化种植技术,同时在农艺园区,家长带领学生还参与了植物的播种、育苗,搭建种植支架,花艺制作等丰富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了解了植物的天敌,并通过趣味的大圆盘射击害虫的游戏,成为植物小医生,保卫自然植物的健康与美丽。学生与家长在充分享受了种植乐趣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蔬菜种植的艰辛,班主任也可以配合家长适时教育自己的孩子,每一种蔬菜从种植到收获都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要学会节约蔬菜粮食,在吃饭时不要挑食。

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上午,在安排家长与学生在场馆就餐区就餐后,下午带领家长与学生来到游乐区,先由家长带领学生尽情玩耍,攀爬网、梅花桩、划小船、蹦蹦床、真人CS等等,学生与家长在玩耍过程中增进了亲子感情,同时在一些互动游戏中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增强了友谊。最后由教师组织家长与学生开展一些富有教育的亲子活动内容。

在开展以“绿科秀”为核心的户外实践活动中,其“绿”指的就是绿色,“科”指的就是科技,通过本次户外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们真正看到了书本上所说的绿色和科技,在体验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和启发,从而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在户外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引导家长参与进来,充当户外活动的“脚手架”,不仅有利于拔高小学教育的水平,同时还有利于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小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二)包饺子情意浓,中华传统文化记心间

“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饕餮世间味,最是此物鲜。”冬至之际,班主任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农家乐亲子包饺子活动。本次活动能够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饺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折射,有着"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之意。以冬至节气到来为契机,组织亲子包饺子活动,为让学生更真切得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气氛、发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习俗。二是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促进家校共育。促进家长间的沟通交流,增进亲子、家园相互之间的情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营造和谐快乐的气氛。

在班主任组织学生与家长到达农家乐后,大家分工协作,剁陷的剁馅,和面的和面,檊皮的檊皮,气氛愉快而活跃,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感受着家一般的温暖。

在包饺子的过程中,班主任给同学们普及了冬至节气和饺子的传统文化知识。“冬至饺子夏至面,重阳前后迎霜宴”。从唐宋开始,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同时,饺子作为中华传统美食代表,在中国的岁时节日、礼仪活动中,饺子都充当了重要的角色,表达了人民对现有美好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同学们一边聆听班主任老师的讲解,一边跟着家长学习包饺子。“饺子皮要平放在手心,右手用筷子将肉馅夹起来放在饺皮中间,饺皮对折,在对折线的中间先用右手捏一下,再将左右两边用力捏紧,便大功告成了。”班主任提醒孩子们要注意馅量适中,少了不好吃,多了容易撑破饺皮。如同我们做人一样,要保持谦逊的品格,既不能过犹不及,也不能妄自菲薄。在热烈的讨论与孩子们认真学习中,经过老师再次手把手地演示,虽然同学们饺子包得有点歪歪扭扭不甚美观,但终于学会了,“不错哦,多包几个就会了。”老师在一旁鼓励。付出就会有所收获,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吃着自己包的、香喷喷的饺子,同学们感受到了分外的喜悦和集体的温暖。

除此之外,北干小学相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24节气活动”,开拓德育新内容。学校以“24节气”为主题活动,通过教师课堂讲解节气文化,向同学们介绍24节气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意义,引导学生知道节气习俗,感悟乡土文化,搜集相关节气诗句,并能自我创作节气诗句,并进行相应的节气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北师大教育学部顾明远教授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小小的饺子,传递着大大的关爱,也装满了学生的快乐心情。通过此次家校联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家校德育合力。一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培养自力更生的意识。二是感受集体劳动的快乐,和同学一起包饺子增进同学之间友情,建立起集体主义精神理念。三是每一个节日习俗活动的背后,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的体现,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用心体现,让节日习俗成为学校文化的“节气”,才是教育生活中最重要的日子。

(三)引入“农耕文化”,新劳动教育受青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们对这首《悯农》都能朗朗上口,可却对锄头、土地、禾苗等相关农业“面貌”却是模糊的,能够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农耕劳动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为了让学生有体验农村生活和增长知识阅历的实践经历,切身体验并感受农耕文化,小学各班级尝试实践“新劳动教育”德育主题教育。充分利用当地周边农耕文化资源,建设绿色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认识扁担、插秧凳、独轮车、稻桶、打稻机等农耕农家用具的实品,并有序组织学生进行农作物收割等简单易行、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为了让孩子学习农耕,热爱农耕,感受农耕文化,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学习收割稻子。一是帮助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在自然中解放天性,回归本真。二是教会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一切。三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爱惜我们的生态环境,从珍惜粮食、爱护身边环境开始。

班主任带领同学们井然有序地排起长长的队伍来到一片金黄稻田。同学们又是新奇又是兴奋,摩拳擦掌,干劲十足。在农民伯伯的指导下,同学们也学着拿起镰刀割稻。刚开始不习惯用镰刀,有的同学手掌都磨红了,但经过一会儿训练,别看他们平时可能没干过什么农活,但是割起稻来又快又干净!不一会儿,田里的稻谷已经被堆起来像一堆堆的小山堆了,空气中弥漫着稻香!割完稻子后,班主任带领同学们去感受人工脱粒的操作过程。从刚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轻车熟路,亲身实践过和课本里看到的感触上真的不一样。也许,此刻在孩子们的心里才真正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根脉和基础,农耕文化的与时俱进反映了整个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稻花香里说丰年”,北干小学通过从班级德育教育的长远建设出发,搭建农业户外实践基地,通过积极的不断的引导教育,让下一代了解、学习农耕文化,引导孩子研学农耕文化,激发积极性与创造性,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使农耕文化在传承基础上得到发扬光大。

四、结束语

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解放了儿童的天性,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任重而具有不可替代性,班主任通过不断开展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在实践中开拓眼界、创新思维、快乐学习,最终使学生明白,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加强小学生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育人工程,需要班主任及每位教育工作者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教育过程。一次次贴近社会的“实践课”正是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气质,塑造家国情怀的最佳德育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小荣. 浅析以亲子活动为载体的家校共育[J]. 求知导刊, 2019, 12(037):85-86.

[2]陈金花. 新形势下家校共育途径初探[J]. 青春岁月, 2019, 012(002):295-296.

[3]周蔓. 在户外活动中创造孩子快乐的游戏天地[J]. 江西教育, 2016,029(8):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