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江苏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形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31
/ 2

略谈江苏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形制

蔡蕾

南京市博物总馆

要:江苏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形式繁多,纷呈异彩,是中国建筑传统中的重要遗产。其实园林建筑与一般建筑并无根本区别。只是在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和细部装饰上更为灵活多变,不受传统法式的严格限制。所以在造型上显得活泼轻巧,与园林的整体环境十分协调。《园冶》中说,“厅堂立基,古以五间三间为率,须量地广窄,四间亦可,四间半亦可,再不能展舒,三间半亦可,深奥曲折,通前达后,全在斯半间中,生出幻境也。凡立园林,必当如式”。这半间便是园林建筑布置的特点,表现出要按照环境设计建筑的原则,而不拘泥于定式。

关键词: 古典园林;建筑形制

一般来说,在一个园林中不应出现两个形式相同的建筑物,因为形式的变化才能给人新鲜感。江南地区气候温和所以建筑的形式以通透轻巧为特点。建筑内部空间的分隔与门窗的设置十分灵活自如,常常采取封闭与开敞交替运用的方法,以取得隐显变化无穷之趣。外檐装修一般力求简朴绝俗,但制作精巧细致。建筑的色彩由灰、黑、白、栗等色组成,在绿色植物的衬托下十分典雅大方。江苏园林中建筑的屋顶是很有特色的。其组合高低错落,翼角反翘的柔美曲线,与高大的树木融合在一起而形成非常动人的天际线。园林建筑来用的屋顶形式与一般建筑无异,最常用的是卷棚歇山、硬山、攒尖等基本形式。但这些形式往往因环境的关系而变化,比如东侧是歇山式,西侧则变成硬山了。这种不拘一格的做法,使园林建筑增加了活泼轻快的特性。园林建筑的性质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使用功能的,如宴集宾客、家人聚会、读书作画等;另一类是纯属游园赏景的,如亭、廊、舫等。但是不论何类建筑,在园林中都具有双重作用:既是人活动的空间,也是构成风景的重要常见的园林建筑类型约有以下数种:

1.厅堂

厅堂是园中的主体建筑,体量最大,是主人会客、宴集之所,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故常常布置在住宅与园林的交接部位,而且处于主要的观景位置,成为全园的中心按照使用的性质,有一般厅堂、花厅、荷花厅、船厅等名称。花厅一般都有一个独立的小院,取其环境幽静,院中布置花木山石点缀,如苏州拙政园的玉兰堂、留园的五峰仙馆。一面、二面或三面临水的厅堂称作荷花厅,常常在临水一侧伸出宽阔的月台。广东称这类厅堂为船厅。按照形式的不同又有四面厅和鸳鸯厅之分。四面厅是四面装木槅扇门窗,在厅内可看到四面风景,如拙政园之远香堂、扬州个园之桂花厅。鸳鸯厅是在屋内沿脊的方向设一个木槅扇,把厅分为前后(一般为南、北)两个部分,供不同季节使用:南面向阳宜于冬、春,北面背阴宜于夏、秋,如留园之林泉耆硕之馆、狮子林之燕誉堂。拙政园的三十六鸳鸯馆则是一座造型别致的鸳鸯厅,是在厅的四角附了四个方形耳室,作为宴客时仆人停留处或在作笙歌丝竹表演时的化妆室。

2.馆、轩

明、清以后,馆这类建筑已失去原来的客舍含意,常常是在园林建成后主人取的雅号。从现存的这类建筑来看,是一些较小的会见宾客或休息的屋子。它的尺度较厅堂小,但有独立的庭院,环境清幽,与园中的主要厅堂有较好的联系。如拙政园内枇杷园的玲珑馆、网师园内的蹈和馆。形式比较别致的如沧浪亭内的翠玲珑小馆,其平面形式是对顶角相连的三个矩形,位于竹丛之中,透过四面窗棂可见竹影摇轩原是指厅堂前面突出来的一个有卷棚屋顶的空间,以后常指位于高敞之处的建筑物。如留园西部的山冈最高处的闻木樨香轩,是一座与廊相连的开敞建筑,沧浪亭的面水轩、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上海豫园的两宜轩,都是临水的敞轩。这类轩实际与亭是差不多的。而另一类轩则都附有一个独立而幽静的小院落,作为读书、写字、作画之所,如网师园的小山丛桂轩、殿春簃,以及怡园的拜石轩等。

3.楼、阁

楼、阁因较一般园中建筑为高,所以多布置在园的边缘部分,既避免破坏园中的完整空间,也便于眺望园内外景色,如留园中的远翠阁、冠云楼、沧浪亭的见山楼,耦园的听橹楼,东莞可园的可楼等。临水楼阁一般造型丰富,如苏州留园的明瑟楼在池南,楼宽仅半开间,为的是减小体量,其西与碧山房相接,两者虽名为一楼一厅,其实是一个高低错落整体。也有以楼阁作为优美的对景,如拙政园之倒影楼在被长水池的北端,与东侧水廊结合成一条动人的轮廓线。

4、亭

亭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几乎成为中国园林的标志物。亭的体量较小,构造也比较简单,所以形式更富于变化。亭的平面形式有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三角形、扇面形、海棠形、梅花形、方胜形等。屋顶的形式最常见的是攒尖顶,其他如歇山、卷棚也常见于江南文人园,多用于矩形平面。北方皇家园林中常有重檐屋顶的亭子,在江南则少见,因为这种形式看去比较沉重,不适于空间狭小的文人园林。此外,还有一种半亭,是倚墙而建或从廊间凸出的半个亭子,它的平面只有半个亭子的大小,能在节省土地的条件下使重点部位突出,或为游人休息,或为御碑,或为藏井。亭一般是四面开敞的,但也有在亭内筑墙加以分隔的,如拙政园的梧竹幽居,在亭内又设了四面月洞门,有很好的亭无论建于山巅、池上、水边、花间、平地,都能与环境和谐,这是亭在园林中能广泛应用的本质。

5.廊

廊是为了遮蔽雨淋日晒而设的供人活动的空间,作为单个建筑之间的联系物,因此廊的应用遍及宫殿、庙宇、住宅。园林中的廊除具有上述功能外,还能发挥分隔空间、组织游览线路的作用。廊如建于水边,称作水廊。如拙政园西部的水廊,既在池边又凌于水上,略有曲折和起伏,显得十分轻盈飘逸。如廊建于山岭,依山势上下蜿蜒,称作爬山廊。江南的文人园林常使廊环绕园的边界,沿假山起伏,可使人从不同角度俯瞰园景,并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是颇为成功的方法,如苏州的狮子林、留园、怡园等。廊的形式有四种基本类型: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和双层廊。双面空廊是廊的两侧都是开敞的,人行其间可以看到两侧景色。这种廊子的屋顶是双面坡形。单面空廊是依一侧墙或沿建筑物的边墙而建,人行其间只能看到一侧的景物,所以一般在墙上开花窗以沟通两侧景观,或在墙壁上嵌入名人手迹石刻供人观赏,同时增加园林的书卷气。这种单面空廊有时稍微离开侧墙,有意形成一个露天小空间,点缀树石,以减少廊一侧的单调感。复廊是在双面空廊内沿屋脊线的下方有一条纵墙,将一条空廊变成两条单面廊,常常在这条隔墙上间隔地开一些漏窗。如果把两条廊重叠在一起便成双层廊,也称作楼廊。如上海青浦的曲水园荷花池西岸的封闭式楼廊,但极为少见。

6.榭

今天所见的文人园林中的榭多建于水边,这是一侧或侧开敞的建筑,或依靠桩木支撑于水上,所以称作水榭。《园冶》中有“花间隐榭”之说,可见古代的榭多建于花间。所以榭是一种专用于赏景的建筑,或观水中游鱼莲荷,或赏争奇斗艳的花枝。水榭如拙政园的芙蓉榭、怡园的就香榭、上海南翔古猗园的浮筠阁等。榭的临水面一般都围以栏杆,或做鹅颈靠椅供人坐息。榭的门窗装修以通透宽敞为佳,或做成可以拆装的落地门窗,夏季卸去,冬季装上。舫是文人园林中最具戏剧性的建筑。江南文人园林用建筑材料模仿画舫的形式,建于水池边,使人置身其中仿佛舟游于水上。因为这种舫是不能移动的,所以也称为“不系舟”。园中的舫常将顶部伸入水中,如苏州怡园的画舫斋;或两侧临水,如拙政园的香洲;或三面临水,如苏州市同里镇退思园的闹红一舸;或完全建于岸边水中,航的外形模仿真船,一般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后部为二层,用歇山屋顶;中间是主舱,一层,为卷棚屋顶;船头部分略高,用歇山屋顶。水下部分石造,上部建筑为木所以造型轻盈舒展,有漂浮于水上的感觉。

有的文人园林水面很小,但也要造一条舫在那里,以取舟游的意境,如潍坊十笏园的稳如舟。甚至在没有一滴水的情况下,文人也可以给一座建筑取名为舫,如上海豫园的江南文人园林一般都有高墙围绕。高墙造成封闭而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于此才能发挥文人造园的一切想像力,譬如“壶中天地”的奇妙幻境。其次,墙垣还具有分隔园内空间的重要作用,使一般面积不大的园林产生许多曲折而有层次的空间,使人有空间增大的错觉。江南文人园林中的墙垣一般都涂成白色,称作粉墙,顶部则用灰瓦覆盖,外观十分素雅。园中常以此粉墙为背景,依墙点缀山石花木,如在纸上作画一般,所以《园冶》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的说法,是很有特色的小品景观。墙垣在平面上有直线形、折线形或曲线形,根据需要而定。在立面上一般是水平的。如果是造在山地上,则随地形起伏而做成波浪形或阶梯形;也有在平地上的墙垣却把墙头做成波浪形的,称作云墙,是暗示周围有地形起伏的山地环城,这是传统的戏剧性手法。如拙政园中枇杷园的云墙上海豫园中的云墙把顶部的脊做成一条如同穿行于云雾中龙,而且在墙的端部做成形态生动的龙头。这种做法在文)园林中的墙垣上常常装设漏窗或洞门。洞门则供游人行并兼及景框的作用,所以做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如圆形、八角形、花瓶形、贝叶形、葫芦形、梅花形等,不胜枚举。漏窗则主要为装饰作用,以打破大面积粉墙的单调感。漏食多用砖瓦砌成透空的花纹,在阳光的逆照中,常常透射出讨园林中的桥除具有沟通两岸园路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作为园景的点缀物。桥将水面空间分隔开,使水面景色增多层次,看去似乎更加深邃邈远。桥本身的优美形式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就是园中很吸引人的景色。桥的平面有直线形与曲尺形两类,桥的立面有水平形、拱弧形和折线形。文人园林中桥的造型一般都取朴素自然的风格,与皇家苑囿中精巧华丽的趣味迥异。江南文人园林水体都很小,不能行舟,无须高拱形桥,一般都采取低而平的直桥或曲桥。曲尺形桥富有戏剧性,人行其上拐来拐去,仿佛水面加宽了。贴近水面的曲桥如凌波池上,可近赏池鱼,远观水景,别有一种情致。

在桥上建亭是中国民间建桥的传统形式,称作亭桥,园林建筑将这种形式移植过来,成为讨人喜爱的建筑形式,如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跨虹桥。这种桥一般尺度都较大,但在江南文人园林中未见采用,而多用于皇家园林。在桥上建廊是一种很别致的桥的形式,如拙政园之小飞虹,是园中著名的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