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31
/ 2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朱艺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许多传统行业都开始了对高新技术应用的革新,而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建筑行业,更需要在工程管理中采用新的方式来提升综合实力。当前,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仍处于积极探索阶段,也出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的市场环境和实际情况的分析,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提供理论依据,以推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运用分析


在改变我国传统产业结构的同时,经济体制的改革也给产业竞争增加了动力和压力。计划经济下的生产资源多由政府预先计划再加以控制,但其福利性质会限制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需要改革开放和产业竞争。21世纪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技术的竞争,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部署,信息化工程管理在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中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它对企业的资产和实力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施工项目管理不只是一种一次性的模塑活动,它应该与企业文化共存、发展,并成为企业管理系统帮手的经验智慧。


1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建筑业的工程管理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经过施工前的设计、施工中的监督、施工后的验收等环节,涉及的领域和人员也较多,因此,建筑业的工程管理所要处理的数据和信息也非常繁杂。施工企业人员流动性大,所以每天人事管理表格也要实时打印,对企业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不利于管理人员掌握其具体情况。施工项目的管理也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采购材料或对施工作业进行监督,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往往会使管理人员分身乏术,影响指令的传达和项目决策。通过对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减少部门信息的采集和进度安排时间,同时电子表格的使用还可以综合各人员和部门的资料,避免打印形成的资源浪费。对市场部门采购的型号尺寸等资料也可直接通过研讨得出最佳结论,对会计资料和资金流动过程均可清楚地辨认,有效地减少了整个工程综合信息的繁琐,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管理决策的准确性。


2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现状

2.1没有足够的专业管理人员

建筑工程管理中计算机信息化应用,能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前提条件,是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软件或系统的使用。所以让信息化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必然要配备专业人员来操作,同时要把计算机技术与建筑管理知识相结合,形成双功能型人才。但是从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构成来看,具备这方面能力的人还是少数,而且计算机与建筑专业不相通,双专业的人很少,所以企业很少能够直接招聘到这类人才,形成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下的局面。有专门施工知识的人面对信息化系统也会不知所措,所以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造成工程管理不能实现信息化的一个原因。

2.2使用流程过于正式

许多施工企业为了响应国家高科技应用的号召,或是当地政府的要求,将一台电脑放在施工现场,这种过于形式化的信息化应用方式不仅对施工管理没有任何作用,而且也会影响国家对信息化进程推进的认识误区。信息软件应该是由专业施工单位研发,并应用于施工企业管理功能系统中。仅靠电脑的配置只能帮助建筑工程数据得以保存,没有专业软件的配合也不能让各个部门的数据信息进行交流,整个企业的资源循环也不能很好。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形式化信息技术,是对企业发展的不负责任,同时也降低了信息化在全国行业发展的速度。

2.3管理者对信息技术缺乏足够的认识

尽管信息技术已受到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在应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较好的应用价值认识不足,导致其在具体操作中仅仅将信息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记录方式,无法发挥信息化技术的最大使用效率,进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2.4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较低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化技术虽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管理中,但其在整个工程行业中的普及率不高,应用量不大,导致大部分建筑工程仍按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理。

此外,由于信息技术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中并未得到普遍应用,因而会造成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从而阻碍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使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


3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3.1计划管理的运用

信息技术可用于施工项目的计划管理,利用计算机建立相应的项目进度网,根据每日计划完成度排序,确定项目管理等级。施工项目计划编制是整个施工过程规划的基础,只有管理部门列出每个施工步骤和施工风险,才能保证企业的投资预算和人员的人身安全。对施工过程中各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对勘察、设计、采购、施工、验收等各模块进行总结,以达到进度模型的建立和管理,各环节结束后与计划网进行对比,根据数据进行反省和反馈,使信息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计划应用为后续施工提供了保障。

3.2采用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过程中材料和工序的偷工减料,不仅造成建筑物寿命缩短,而且成为影响施工企业形象和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所购材料和施工质量管理规范作出基本的规划和限制,建立智能化资源利用与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基于相应部门协作的资源利用与质量保障智能系统,实现全过程的材料使用与施工质量控制,不存在单一安全内容的漏洞,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工程保障体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保证了工程的质量,而且还有助于施工企业销售后的资金回流贡献价值。

3.3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完善信息平台

为了使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以确保管理平台的有效运行,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使其符合建筑工程管理的规范要求,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时,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设计,使管理平台更具层次性,能够很好地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体现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3.4实现资金充足的目标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更好地应用信息化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的是保证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能够达到资金充足的目的,进而提高信息化设备的质量。为满足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需要,避免因资金不足而影响应用,对信息化设备软件进行了较先进的配置。为了达到资金充裕的目的,不仅需要对建设项目加大资金投入的宣传力度,而且还要通过其他融资渠道筹集资金,以保证建设项目的有效管理。

3.5确定施工项目管理目标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需要明确建筑工程管理的目标,只有明确了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才能更好地体现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避免管理数据出现差错。施工项目管理的工作量比较大,而且工作强度也比较大,管理内容比较烦琐,因此,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很好地划分项目管理的内容,并利用信息化平台结合管理目标对管理数据进行处理,以保证施工项目质量、安全系数、施工成本和施工工期都能得到控制,从而促进施工项目管理的有效开展。

3.6增强管理者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施工管理人员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观念,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把施工管理的内容更好地输入信息化管理平台。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制定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推动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向纵深发展。


4结论

总之,当前信息化建设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和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已成为新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信息化对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提升企业形象口碑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人才匮乏、设备不足等问题,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大高科技在该行业的渗透,为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余辉平.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成效的途径与措施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10,08:178-180.

[2]齐张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1:71-73.

[3]曾庆梅.浅析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