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 目的:深入探讨对精神科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服务对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于2019年10月~2020年3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88例精神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对照组共计44例,观察组共计44例。对照组精神科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精神科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极其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科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各大医院广泛推荐使用。
【关键词】 康复护理;精神科;焦虑情绪;抑郁情绪
由于近年来社会压力及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精神科患者不仅存在意识模式和反应缓慢的症状,还会因为自身的心灵困境出现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所以为了加快康复进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需使用更加深入的康复护理。本次研究选取于2019年10月~2020年3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88例精神科患者作为样本,旨在研究对精神科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服务对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改善情况。
1 基线资料和护理方法
选取于2019年10月~2020年3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88例精神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对照组共计44例,观察组共计44例。
1.1 基线资料
对照组:该组男性患者共计20例,女性患者共计24例。年龄范围在19岁~69岁,平均年龄为(42.37±1.34)岁。病程范围在2年~7年,平均病程为(3.12±0.28)年。
观察组:该组男性患者共计19例,女性患者共计25例。年龄范围在20岁~70岁,平均年龄为(42.35±1.35)岁。病程范围在2年~8年,平均病程为(3.15±0.30)年。
在平均年龄、平均病程以及性别分布等基线资料上,两组精神科患者全都不存在明显差异,可以展开组间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该组精神科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服务,主要包括人性化的心理护理、用药指导以及模式化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
观察组:该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首先是心理护理以及人文关怀;护理人员应当根据精神科患者个人的性格特征,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试着了解其生活环境和工作背景,从而进一步掌握其所面对的具体心理困境,进而对症下药[1]。由于患者心理问题较重,或是理解能力较差且反应缓慢,护理人员需用温和的态度对患者进行沟通,让其真切体会到护理服务的人性化,在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同时缓解其心理的负面情绪。其次是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案,让其明白这种病症并非不可战胜,从而不要过度担忧。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告诫患者家属,让其多多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让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加快康复进程[2]。最后则是适度的开放式管理;护理人员可以让并且有所好转的患者走出病房,试着融入于社会生活之中,鼓励或者组织患者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升护理依从性[2]。
1.3 观察判断指标
本次研究所选用的观察指标主要有三项,分别为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S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比较满意)÷总人数×100%。其中超过90分为十分满意,79-89分为比较满意,低于79分则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参与本次探究的精神科患者的数据资料展开分析。使用(平均数±s)的形式表示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展开t值校验。“%”用以表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结果展开卡方校验,查看数据波动情况。如果P值不超过0.05,代表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 护理结果
从下表1当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精神科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极其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精神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比
组别 | SAS评分(分) | SDS评分(分) | 护理满意度[n(%)] |
对照组(n=44) | 61.36±2.44 | 61.24±2.23 | 31(70.45) |
观察组(n=44) | 50.25±1.42* | 50.35±1.65* | 42(95.45)* |
t值/χ2值 | 26.10 | 26.04 | 9.72 |
p值 | 0.00 | 0.00 | 0.00 |
*(P<0.05)
3 讨论
精神科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较高,类型众多,主要囊括抑郁症、躁狂症、强迫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等等。以往临床上多采用服用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不尽人意,而且长期用药会对人的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通常都伴有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收到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在给予对症治疗的同时,还需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3]。
所谓的康复护理具体指的是在康复医学理论的引导下,护理人员通过多方面的护理措施让患者由被动接受护理转化为自我护理的动态过程。这种护理模式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以最快的进程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而提升生活质量。精神疾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慢性疾病,从心理护理、健康宣教以及适度的开放式管理等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够让其在敞开心扉的同时,尽快回归社会生活[4]。
经过研究发现,观察组精神科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极其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精神科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各大医院广泛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刘云蓝.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干预的评价[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2(03):205-206.
[2]刘华,康金琴.康复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1):143-144+146.
[3]范雁琴.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干预应用临床作用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03):136-138+141.
[4]袁素丽,朱春燕.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0):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