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个体护理对重症肺炎患者生理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7
/ 4


优化个体护理对重症肺炎患者生理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唐文聃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 探讨优化个体护理对重症肺炎患者生理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间我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化个体护理干预。测定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乳酸水平、动脉血乳酸清除率、C反应蛋白、D-二聚体值及氧合指数,记录两组患者的WBC计数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预后改善情况,计算并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预测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氧合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内患者WBC计数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APACHEⅡ评分及预测病死率均较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个体护理可以明显改善ICU重症肺炎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及APACHEⅡ评分,干预后患者预后改善明显,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优化个体护理;ICU重症肺炎;生理指标;APACHEⅡ评分;预后

重症肺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传统观点将中毒休克性肺炎称为重症肺炎,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以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引起并发呼吸衰竭的肺炎均被视为重症肺炎[1-2]。重症肺炎发生后患者会由炎症的低血容量、隐匿或明显的脓毒血症以及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逐渐发展称为严重而持久的低氧血症、低血压、血清乳酸增加并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3-4]。临床对于重症肺炎患者的除了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也是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5],为此本科室于2018年~2019年开展了优化个体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生理指标及预后影响的临床观察,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间我院ICU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为首发,发病至入院时间<10d;②胸部CT显示双侧肺叶受累或48h内病变扩大50%以上;③符合临床有关于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且均为获得性肺炎;④患者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衰竭、精神类疾病、非重症肺炎及研究期间休克或死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入选病例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61.83±6.27)岁,病程2~22d,平均(18.80±9.72)d,乳酸水平(7.34±2.27)mmol/L,乳酸清除率(17.43±4.29)%;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40~66岁,平均年龄(61.62±6.35)岁,病程2~20d,平均(18.22±10.23)d,乳酸水平(7.40±2.38)mmol/L,乳酸清除率(17.20±4.51)%。两组患者在以上性别、年龄、病程、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等一般资料差异比较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任一项主要标准或三项及以上次要标准者即可诊断为重症肺炎,主要标准:①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②脓毒症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min;②氧合指数≤250 mmHg(1 mmHg=0.133 kPa);③多肺叶浸润;④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⑤血尿素氮≥7.14 mmol/L;⑥收缩压<90mmHg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

1.3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入住ICU后均给予通气、化痰、平喘、解痉、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及对症护理,具体包括生命体征监护、环境护理、体位护理、褥疮预防护理、保暖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吸痰护理及常规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化个体护理干预,即依据患者个体病情特点制定针对性个体护理措施,在临床实施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给予优化调整,其具体干预措施及内容如下:

1.3.1 心理护理

重症肺炎患者多伴有胸闷、喘憋等症状,患者常有濒死感,加之ICU陌生环境无形中更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紧张、害怕、恐惧、悲观、消极情绪,更甚者对临床治疗及护理产生了排斥。临床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通过共情护理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详细了解其情绪变化及不良情绪来源,应用教育、解释、疏导、心理治疗等方法给予积极正面的语言鼓励,通过眼神、握手等非语言性方式增强患者临床治愈信心;针对认知不足患者,依据其性格特点、受教育水平等选择易于患者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疾病认知教育,纠正其主观及错误认知,帮助患者正确的、全面的、客观的了解疾病知识,告知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目的及期间需要配合注意事项,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必要时可通过手机连线家人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于个别严重焦虑、躁动患者可医嘱下给予药物干预或邀请专业心理医师予以干预。另科室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面对患者时都应保持亲和有爱的态度,细心解答并尽可能的在不影响治疗情况下合理满足患者个体需求,以最大程度减轻其焦虑、紧张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 深化基础护理

①口鼻腔护理:为了避免因大量使用抗身素而造成口鼻腔菌群失调,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每日应不少于2 次的口鼻腔护理,即每日早晚采用湿润棉签先对鼻腔分泌物进行湿润后再进行清除,期间为了避免棉签蘸水过多而倒吸至鼻腔而发生不适,可帮助患者取平卧位,背部和颈部用软枕略垫高处理,擦拭时注意力度轻柔以避免损伤鼻腔粘膜。②氧疗护理:对患者采用呼吸面罩给氧时,根据患者病情设置氧流量分钟1~5L,同时调节湿度100%,控制温度在35℃,严密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变化情况,如上述指标恢复正常并稳定,患者缺氧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后即停止给氧治疗。④发热护理:重症肺炎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热,护理人员首先应使用温热水或乙醇擦浴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严重者同步给予退烧药物治疗,上述降温的同时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定时口腔清洁,保持口唇湿润以避免发生口腔炎或出现疱疹;密切观察患者出汗及体温变化情况,以防止降温过快而造成患者虚脱。

1.3.3强化呼吸道护理

①体位及气道护理:重症肺炎患者因肺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极易造成支气管梗阻、患者呼吸困难,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体位调整,帮助患者取平卧位,用软枕或软物垫在其颈背部下,对口鼻分泌物及时进行清除以保持患者其呼吸道畅通,其中对于采用鼻饲养的患者于鼻饲1h前不可平卧或吸痰。对于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应密切关注通气管道通畅情况,调整口鼻罩松紧适宜,随时做好气道护理。②排痰护理:重症肺炎患者多有积痰情况,护理人员应于医嘱下在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情况下协助对患者肺部进行听诊和影像检查,依据检查结果确定合理、适宜的体位及引流方案,如指导并鼓励患者自行有效咳痰,借助排痰机排痰,情况严重者可进行有效吸痰处理,吸痰前给予患者纯氧2min,采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对痰管进行冲洗,然后自下而上的转动进行吸痰,每次吸痰持续时间应控制在15s内,两次吸痰间隔应至少在2h以上,吸痰后再给予纯氧2min以防止患者发生低氧血症。

1.3.4强化疗效护理:

①药敏试验:为了随时掌握每位患者病原菌变化情况,针对性选择抗菌药物,护理人员应于医嘱下定期采集患者的气道内分泌物送检进行细菌培养,通过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为了减少细菌的耐药性,每种抗菌药物连续用药治疗时间原则上不超过9d,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适时对抗菌药物种类进行调整和更换。②雾化护理: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可于医嘱下雾化装置内加入15mg盐酸氨溴索溶液+0.9%氯化钠溶液20ml雾化吸入治疗;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可于附加雾化装置内加入0.9%氯化钠溶液20ml+5 mg地塞米松+8000U糜蛋白酶+80000U庆大霉素,溶液雾化形成雾滴吸入呼吸通道治疗。

1.3.5 并发症防治

多脏器功能衰竭是ICU重症肺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脉速度变化情况,如患者出现面无血色、脉速加快、口唇发紫,肝脏短时间内增大至1.5cm及以上则提示患者可能发生心力衰竭,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使用镇静剂并给予吸氧,并第一时间报告主治医师并协助进行抢救。临床中对于肾功能异常患者,则严格观察并准确记录患者24h液体出入量并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以对症处理;对于伴有各种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易发生脓毒血症或脓毒血症休克,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畏寒、寒颤等症状,第一时间采集血标本绿色通道及时送检,快速通知主治医生并协助进行防休克抢救。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乳酸水平、动脉血乳酸清除率、C反应蛋白、D-二聚体值等实验室指标及氧合指数,其中乳酸清除率=(初始乳酸水平-治疗后乳酸水平))/ 初始乳酸水平×100%;记录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WBC计数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预后改善情况[6],其主要由急性生理状态评分、年龄、慢性健康状态评分三部分组成,总分71分,分值越低说明患者预后情况越好;另依据APACHEⅡ评分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预测病死率(R),In(R/1-R)= -3.517+(APACHEⅡ评分×0.146)。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5.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n或%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干预后各生理实验室指标及氧合指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氧合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各生理实验室指标及氧合指数比较 (n=50,±s)

分组

乳酸水平(mmol/L)

乳酸清除率(%)

C反应蛋白(mg/L)

D-二聚体(mg/L)

氧合指数

观察组,

17.73±6.02

31.55±8.23

71.63±26.82

3.53±1.14

278.34±24.12

对照组

24.71±1.85

22.26±8.71

103.74±30.75

5.23±2.02

255.84±29.21

t

7.837

5.482

5.565

5.183

4.200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康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WBC计数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相关康复指标比较 (d,±s)

分组

例数

WBC计数恢复正常时间

退热时间

机械通气时间

住院时间

观察组

50

6.43±1.23

5.11±1.03

7.31±1.60

21.42±3.31

对照组

50

9.71±2.10

8.36±1.82

10.64±2.12

32.13±5.02

t


9.530

10.989

8.865

12.595

P


<0.001

<0.001

<0.001

<0.001

2.3两组护理干预前后APACHEⅡ评分及预测病死率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APACHEⅡ评分及预测病死率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APACHEⅡ评分比较 (分,±s)

分组

例数

APACHEⅡ评分(分)

预测病死率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50

35.52±11.12

24.47±6.52

62.45±15.02

34.10±12.63

对照组

50

36.64±11.06

30.07±7.91

62.71±15.26

42.03±14.40

t


0.505

3.863

0.086

2.928

P


0.615

<0.001

0.932

0.004

注:与干预前比较,P均<0.05。

3 讨论

3.1优化个体护理对重症肺炎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

重症肺炎患者由于病情较重、进展迅速,因此患者除了一系列临床症状表现突出外,反映其正常生理功能的相关指标也会出现显著变化,这些生理指标的异常改变不仅能够为患者的病情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是医护人员的开展相关诊疗和护理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导[7]。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生理指标均处于较差水平,这一方面说明重症肺炎疾病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则也体现了针对重症肺炎患者开展科学有效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常规护理大多是以疾病为中心,虽然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改善,但实施的时间大多需要在症状出现后方才进行,具有严重的滞后性,这对病情发展迅速的重症肺炎患者显然不太适宜[8]。优化个体护理遵循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核心理念,通过对常规护理干预和疾病本身特点进行了措施优化,不仅从心理、基础护理进行了革新和优化,而且还注重呼吸道护理和强化疗效护理,因此护理干预措施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和循证性

[9],故观察组患者的生理指标不仅较干预前,同时也较同期干预对照组获得了显著的改善;而生理指标的改善也意味着患者康复指标的好转,这与王利[1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同时也在本研究表2结果中获得了证实。

3.2优化个体护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临床对于重症肺炎的治疗和护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本研究中对重症肺炎患者的生理指标采用了国际常用的APACHE Ⅱ评分对患者进行预后的评价,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APACHEⅡ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的评分较对照组更具优势;陈熙[11]在研究中将120例重症肺炎患者分别给予优化个体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显示虽然所有患者护理后APACHEⅡ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但前者护理后各时间段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充分说明了APACHE Ⅱ评分对重症肺炎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实施优化个体护理,一方面护理措施的优化使得措施更加精细化,使得患者能够接受更为专业的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个体护理,将传统的一视同仁的护理策略更改为针对患者个体差异而实施相应的个性化护理,不仅有效解决了不同患者的不同症状表现,而且还能够使患者在护理期间更加觉得舒适和满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遵医行为[12]。因此本研究中观察组预测病死率也较干预前和同期干预后的对照组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优化个体护理可以明显改善ICU重症肺炎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及APACHEⅡ评分,干预后患者预后改善明显,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

[1] 吕佳, 王晓梅, 董月圆. 护理目标管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生理指标改善和预后的影响[J]. 当代护士旬刊, 2017,(11):15-18.

[2] 任丽娟.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患者生理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250-251.

[3] 张稳. 优化个体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生理指标改善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7):38,41.

[4] 李杏芝. 全面整体护理干预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生命体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 2018, 27(21):170-171.

[5] 刘玉英, 江珊娜. 个性化护理干预改善重症肺炎预后的应用价值[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28(3):189-190.

[6] 莫必华, 刘艳秀, 黄政,等. APACHEⅡ评分在重症肺炎病人撤机中的预测价值[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3):317-319.

[7] 张瑞玲. 个体化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生理指标改善和预后效果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37(24):2906-2908,2909.

[8] 张家慧, 马红燕, 朱春雨. 个体化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及转归的影响[J]. 现代医药卫生, 2018, 34(16):2571-2573.

[9] 王瑶.个体化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生理指标改善和预后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38,42.

[10] 王利, 李业桂.优化个体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生理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 25(3):47-50.

[11] 陈熙. 优化个体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APACHEⅡ评分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6):28-30.

[12] 周西.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30):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