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见真章——从克拉克码头复兴看城市滨水旧区改造性再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6
/ 2

细微之处见真章——从克拉克码头复兴看城市滨水旧区改造性再利用

胡敏 黄遴材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新加坡河滨水区域由废弃的滨河工业地带转变为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城市休闲中心,实现了全面复兴。其改造性再利用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旧城旧区改造有着良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微循环 功能置换 环境修复 改造性再利用


引言

从人类的活动看,数百万年人类生存的过程造就了人类选择聚居地的一种天性,即对滨水地带的向往。整个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都集聚在沿海滨水一带。进入工业社会后,现代工业、交通业和仓储业等大量占据着滨水空间,城市的滨水区成为了城市的核心部分。但随着后工业社会城市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转变,众多城市滨水空间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逐渐衰落。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越过大拆大建、大开大发的疾风骤雨式的阶段,但城市快速建设导致的高能源消耗、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等问题,还在限制着中国城市前进发展的步伐。当前,城市建设转向精耕细作、品质提升,城市更新问题日渐突出,而作为见证城市发展的重要滨水旧区更新问题更是首当其冲。


1 城市发展“微循环”理论

吴良镛先生曾提出城市的有机更新理论,认为从城市到建筑、从整体到局部,像生物体一样是有机关联和谐共处的,城市建设必须顺应原有城市结构、遵从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也在以《复杂科学与城市转型》的主题发言中提出“包括我们的建筑设计、我们的环境设计、我们的城市设计,这些看起来很细微的事情,由简单的单体来组成的城市系统,实际上会自动生成极其复杂的发展模式。”他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已进入中后期的特殊阶段,应摒弃初期的疾风暴雨式开发建设,寻求从细微处入手,注重城市细微之处的调节能力,发展城市“微循环”系统。

新加坡作为一个滨水城市国家,仅有弹丸之地。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城市中心区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其滨水旧区更新改造,从建筑至环境,都体现了对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城市魅力自我修复能力的塑造。


2 新加坡河克拉克码头滨水旧区改造实践

克拉克码头位于新加坡河临出海的大转弯处,优越的位置使之在19世纪变成了繁荣的河运中心。2.3公顷的码头形成了有60余座仓库和商住楼的5个建筑群。它们大都建于1880—1930年,圆形拱门、坡屋顶加上独特的骑楼具有强烈的东西合璧特色。但随着经济社会转型,这些辉煌的建筑遗产到20世纪80年代已因残破不堪而废弃了。

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旅游委员会提出了“新亚洲-新加坡”(New Asia-Singapore)的宣传口号,在全球化旅游的背景下追求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共存。为将新加坡建设成为独一无二的“充满活力和现代化同时又保留亚洲热情和好客”的全球“旅游都市”,新加坡旅游委员会选择11处拥有适当的旅游吸引物和景点的地段,将它们改造成为“主题旅游区”,新加坡河滨河地区就是其中之一。至今,新加坡采取了一系列的河道治理和滨河地区改造措施,改造后的克拉克码头转变为一个大型购物、餐饮与娱乐区,滨河旧区也由废弃的滨河工业地带转变为新加坡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城市休闲中心,实现了全面复兴。


2.1功能置换与产业复兴

新加坡河两岸一些具有较高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被保留下来,以强化历史记忆和地方特征。传统店屋、仓库等历史建筑通过功能置换,被改造成商店、餐厅、酒吧、旅馆、高档住宅等,以适应商业和旅游发展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建筑形态以及历史功能,克拉克码头等三个码头区分别被赋予餐饮休闲、节日市场、酒店和高尚居住三种不同特征的功能区段分区发展。滨河建筑的首层为商业零售和餐饮功能,与滨河步道相结合,形成连续的商业空间界面,以河道为轴线串联上下游不同功能主题的码头区,形成多样互补的功能结构。

改造注重功能的混合开发,尤其重视旅游功能的开发。新加坡河的驳船码头是新加坡发展旅游产业的核心区。这里有曲与直的河岸对比、高与矮的建筑反差,还有庄重、严肃的政治生活与活泼浪漫的民间风情的对话,更有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满足了人们观景、休闲和娱乐等多方面需求,因此成为新加坡河最精彩、最具活力、最令人难忘的区域。功能和活动的多样性大大复苏了第三产业,使历史地段拥有可持续性的城市活力。


2.2创造性的环境修复

改造更新将老建筑都保留下来,建筑师依赖于对传统建筑材料的置换将不同时期的材料和谐的组成一体,形成新旧建筑的融合。所有的内部街区都维持着原有的空间尺度感,在延续传统空间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建筑室内环境的改造,满足当代的需求。

为应对新加坡的热带气候,改造增加大量室外餐饮活动。街区间以新颖的精密屋顶联系统一,这些由钢结构支撑的贴箔屋顶和被称为“环境天使”的通风烟道系统,营造出既通风采光又现代美观的街区空间。这个特别的屋顶系统沿河谷向街区内延展,夜间以不断变化的灯光系统创建出一个动感、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地标形象。而沿滨河岸线设置大量的凉棚餐饮平台,又如水面升起的“莲花座”,使得水岸显现出独特韵律和勃勃生机。通过对场地微气候的独特处理,为码头周围和街道提供了绝妙的可观赏性和实用空间。

除了建筑环境和微气候的考虑,改造加大沿河生态建设力度。采用自然河岸或具有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通过水生植物的净化功能来改善水质。培养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保证水体的内部循环。通过整体重构、园林护堤及生态修复等多种技术,恢复海河水系的复合功能和生态系统,尽可能地维护流域内的生态系统完整。


2.3多样丰富的活动置入

首先是打造滨水游线,创造水景观和周围景观的和谐,整合河道水利治理和沿岸景观开发,提升堤岸工程、桥梁工程、绿化工程和夜景亮化工程;其次是重视滨水视线的连续延展,视线走廊的通透,控制水景沿线的建构筑物的空间体量和建筑高度,局部打造开敞空间,形成错落有致的滨水天际线和收放自如的公共空间;同时,强调环境的亲水性、可用性和共享性,充分考虑环境的公共性和私密性,结合多样化的绿化形式,采用点线面的形式,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开放空间,建设亲水平台,聚集人气。

道路网络最大化的延伸到新加坡河和周边区域,增加了各种室外休憩娱乐活动场地,沿岸以硬质铺地、亲水平台和各类小广场为主要景观元素,辅以餐饮美食、游乐设施、街头艺术等,结合滨水游线,提供了多样的滨水停留场所。


2.4渗透可达的交通组织

新加坡河两岸的交通采取人车分流、人行近河的策略,即步行系统在离河最近的区域,而车行系统则围绕河道及行人活动区域的外围。新加坡河的两岸分别建成了长达3km的连续滨河步道,串联组合沿岸的各个文化景点形成丰富多变的滨河景观。它们既是沿岸各种功能和活动的联系通道,也是公共活动最为集中的空间场所。两条滨河步道通过多条架设在河道上的步行桥取得联系,再加上周边传统街区发达的支路系统,形成了高密度人性化的步行网络,提高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渗透性和可达性。

公交站点均分布在步行空间周边的环形机动车道,并通过与河道垂直的道路取得同滨河公共空间的联系,实现了内外交通系统的有效衔接。新加坡河原有的航运功能被转换成为水上旅游线路,通过水上巴士将沿河各景点和活动串联起来,丰富了旅游体验。

3总结

新加坡河地区更新的成功一方面来源于新加坡重建局控制及实施的高效率,另一方面来源于该河道的更新策略。从场地出发,深入挖掘环境与建筑各个细部,进行保留修复利用,并把河道两侧滨河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协调发展,塑造新的城市活力与场所精神。

“改造性再利用”为我们展现了新的建筑观、环境观,如同达尔文的“生命进化论”一样,旧建筑旧功能只是其生命过程的一个阶段,它们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当个体或局部遭受外在的威胁,通过外在技术对之进行更新改造和加以利用,同样能使它恢复活力,甚至比以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