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南中林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2.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3.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 要:云南省澜沧县南竹铅锌矿矿区位于文东-富帮构造带断裂构造占主导地位,是形成区内的基本构造格架。该区域由于褶曲现象较明显,但褶曲大部分已被风化剥蚀。为了能够更好地找到云南省澜沧县南竹铅锌矿矿床的成因现象及特征,本文将从该区域的地质背景、矿区地层、矿区构造、矿床成因、找矿标志等进行浅析。
关键词:铅锌矿矿床成因;层间破碎带;热液充填型矿床。
云南省澜沧县南竹铅锌矿矿区位于澜沧县城350°方向,直线距离151km,行政隶属云南省澜沧县安康乡管辖。矿区位于文东-富帮构造带断裂构造占主导地位,形成区内的基本构造格架,褶曲多已残缺不全。区域地层走向与总的构造线方向近于一致,北东-近南北向。矿体产于元古界澜沧群惠民组第二段(Pth2)地层及层间破碎带中,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矿矿床。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Ⅷ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Ⅰ级构造体系),Ⅷ—3班公湖—怒江结合带(Ⅱ级构造体系),Ⅷ—3—6昌宁—孟连蛇绿岩混杂岩Pz2(Ⅲ级构造体系)。按照槽台观点,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南延部分之昌宁—勐海褶皱带。矿区位于文东-富帮构造带断裂构造占主导地位,形成区内的基本构造格架,褶曲多已残缺不全。区域地层走向与总的构造线方向近于一致,北东-近南北向(见图1)。
图1 云南省大地分区构造图
2 矿区地质
2.1矿区地层
矿区主要出露第四系(Q)、侏罗系中统花开佐组下段(J2h1)及元古界澜沧群惠民组(Pth)的变质岩。
(1)元古界澜沧群惠民组第三段(Pth3)
绢云片岩,绢英片岩、绿泥片岩。厚约516m。与上覆地层呈整合接触。
(2)元古界澜沧群惠民组第二段(Pth2)
灰白、灰绿、深灰色二云片岩,黑云母片岩,含碳质二云石英片岩。含硬玉质辉石斜长绿泥青铝闪石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夹透闪石大理岩,厚度大于2163.5米。为矿区主要含矿层。
(3)元古界澜沧群惠民组第一段(Pth1)
石英片岩、绿泥片岩、绢云片岩,厚约500m。与下覆地层呈整合接触。
(4)侏罗系花开佐组(J2h1)
紫红、褐红色泥岩、砂岩、砂砾岩组成,厚282—1490.8m。与下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5)第四系全新统(Q)
冲积、坡积及残积层,以泥土、沙、砾石为主,厚0—30m。与下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2矿区构造
矿区惠民组(Pth)地层总体为南西倾、倾角21°~60°,一般倾角30°~56°的单斜构造;褶皱不发育;断裂构造以北西向的压扭性或北东向的张扭性断层为主,且具有多期性的活动特点。
2.3矿区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侵入活动较弱,以分布一些岩株状花岗岩、花岗斑岩及闪长岩等为特征;形态多以其侵入时的构造空间形态为其产态,发生不同程度的绢云母化、铁碳酸盐化等蚀变。在矿区北西312°有呈岩株状产出的花岗岩体为印支期(γ51)花岗岩,灰白色、浅灰色、灰色,二长花岗岩,以中细粒花岗结构为主,部分具中粗粒和碎裂花岗岩结构。
2.3矿区变质岩
南竹铅锌矿区为轻微变质—浅变质,变质程度属低绿片岩相、斑点角岩相,未达中深成变质,且无混合岩化现象。从区位上看,由东向西变质程度逐渐加强,这与矿区西部的花岗岩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变质岩类主要为片岩、板岩,原岩面貌基本保留,条带状—层状构造明显,其板理、片理与原岩层理产状大体一致,总体倾向东,倾角多在30~70°之间,局部直立甚至倒转。变质作用以区域变质作用为基础,叠加有热液变质及动力变质。变质建造主要为变质砂岩、杂砂岩、粘土岩夹变质硅质岩、石英岩、结晶灰岩、结晶大理岩等。岩石结构主要有变余砂状、变余泥状,变余层状、板状、千枚状及条带状构造。除部分角岩外,矿物普遍显示定向排列,北西及北东向两组劈理、片理化常见,其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总体一致。
在与成矿的关系方面,区域动力变质为成矿提供动力和形成必要的导矿、容矿构造,而热液变质为矿化提供含矿热液及热动力,并导致围岩的蚀变。
3 矿体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在北西向断裂破碎带中矿化蚀变带内发现的Ⅰ、Ⅱ号两个铅锌矿体,铅锌矿体受地层及构造的双重控制,即受控于惠民组(Pth)组二段地层及层间破碎带。含矿岩性灰白、灰绿、深灰色二云片岩、黑云母片岩,含碳质二云石英片岩,矿体呈呈似层状。单矿体厚度1.18~2.42m、总厚度3.84m,长度234~665m;其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矿体受北西向含铅锌矿化蚀变带控制,二者的产状大致相同,在走向和倾向上呈同步波状变化;矿体走向320°左右,倾向南西,总体倾角50°左右,局部近于直立;地表出露标高范围1750~1500m。从现有工程揭露情况来看,矿体厚度一般均较小,但在走向和倾向上均有稳定的延伸,属于稳定型矿体。
3.2矿石特征
矿区内组成矿石的矿物种类较多,其中金属矿物以硫化矿物为主,偶见辉银矿、黄铜矿分布,氧化矿物次之。主要金属硫化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主要金属氧化矿物有褐铁矿等。
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属后期呈脉状贯入到构造角砾岩中。金属矿物颗粒一般为0.01~0.3mm,脉石矿物颗粒一般1~5mm。
3.3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本矿床从工程揭露情况看,各工程揭露矿体矿石大多为硫化矿,地表及断层中氧化淋滤带可见少量氧化矿,以硅化、方解石化碳酸岩盐型铅锌矿石为主。鉴于此,本区矿石类型主要为硫化矿石。
矿石矿物呈自形、半自形或他形晶粒状结构;浸染状、块状、细脉状及条带状构造。矿体形态一般呈透镜体产出。
3.4围岩蚀变
矿区内围岩蚀变强烈,类型较多,主要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方解石化及绢云母化等。
围岩蚀变带:是区内最广泛、最重要的近矿围岩蚀变,主要出露于惠民组(Pth)二段上亚段地层及层间破碎带中。主要表现为铅锌矿体及其附近的灰岩重结晶作用,带宽为3~5m之间,其矿物成份,主要为黄铁矿化、硅化、方解石化等。
该矿区的围岩主要为(Pth¹)澜沧群变质片岩,具糜棱岩化及硅化或近矿围岩的退色现象。矿体顶板为二云石英岩夹透闪石大理岩,底板为钠铝白云母绿泥青铝闪石片岩。
围岩与矿体的接触关系为断层接触,矿体的上下盘多为此种接触,断面明显,肉眼可分辨矿石与围岩的界线。
矿区内主要矿体无夹石。
4 矿床成因
云南省南竹铅锌矿铅锌矿体均产于惠民组(Pth)二段上亚段地层间裂隙中,其矿化与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和热液变质作用关系密切。
矿(化)体多呈似层状沿大理岩化、硅化灰岩中的层间裂隙带产出,局部呈细脉状穿切灰岩及板岩层;倾向上的延伸较走向上要稳定,走向上矿体厚度变化较小。
矿体除受地层控制外,也严格受构造控制,主要容矿层位为惠民组(Pth)二段上亚段地层间裂隙中,近矿围岩为互层的大理岩化灰岩夹板岩,层间断褶带及发育的节理控制了矿体的分布。
矿区西侧外围大片花岗岩出露,花岗岩时代属燕山期产物,花岗岩的侵入及相伴的区域构造活动使地层变形和变质,为成矿提供热液运移的动力和导矿、储矿空间。因此矿体成矿时代应为燕山及燕山期后。矿床具明显的后期构造热液改造特征,认为属中、低温热液浸染的碳酸岩盐铅锌矿床。
5 找矿标志
(1)地层岩性:上寒惠民组(Pth) 灰白、灰绿、深灰色二云片岩,黑云母片岩,含碳质二云石英片岩。
(2)围岩蚀变:强烈的大理岩化、黄铁矿化、硅化等。
(3)铁帽:由于铅锌矿化常常伴生着强烈的黄铁矿化,因此在地表常形成顺层发育的不规则平行板状、粗细胞状铁帽。
(4)矿区北西部还有元古界澜沧群惠民组灰白、灰绿、深灰色二云片岩,黑云母片岩,含碳质二云石英片岩分布。是下步找矿远景区。
6 结论
矿区地处云南省西南部,横断山系纵谷南段,属中山山地切割地貌。地形东南高,北西方向低的斜坡地形,最高海拔2020m,最低为1460m。以抬升为主的新构造运动较为强烈,碎屑岩与浅变质细颗粒岩石广泛分布于矿区大部分地区,南竹铅锌矿的物质来源与背景值较高的澜沧群片岩有关,为热液充填矿床。
参 考 文 献
[1] 云南省地质局区测队. 1/100万普洱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1951.
[2] 云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1/20万沧源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1987.
[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昆明地质勘查院.云南省澜沧县地质矿产说明书[R].1997.
[4] 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1:100万西南三江地区地质、矿产、重力、航磁、化探、遥感系列编图[R].1998.
[5]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立体定位预测与增储研究[M].2006.
[6] 澜沧小康宾馆有限公司.云南省澜沧县南竹铅锌矿详查报告[R].201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