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专业 北京 100000
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特点和生存率的多因素。方法 选择一所医院742例浸润性导管癌全部为九十年代新发病例。采用观察生存率、死亡危险比、Log rank检验和拟合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各种预后因素与乳腺癌的联系强度。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占女性乳腺癌的82.5%,腋淋巴结转移率44.2%。外上象限发病最多,占47.7%。肿块位中央区,腋淋巴结阳性率最高,占61.7%。Ⅰ、Ⅱ、Ⅲ、Ⅳ期病例分别占30.0%,59.4%,9.4%,1.2%;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4.9%,78.1%;48.1%,8.6%和87.2%,67.1%;31.2%,0.0%。单因素分析:发病年龄、肿块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数、TNM分期、治疗方式与生存率有关;ER、PR、Her-2/neu、手术类型与生存率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腋淋巴结转移数、治疗方式与生存率有关。结论 腋淋巴结状况是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最主要指标。50 岁以下发病的患者以及接受综合治疗的患者生存率较高。九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相比,医院区女性乳腺癌的诊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特点;生存率;因素分析
前言
乳腺导管癌是乳腺癌发病最多的一种,它是导管上皮的过度增生、裂变造成。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常伴随有乳头溢液,甚至恶变,甚至在乳房上直接就发现一个乳房肿块,所以这种情况是要经过手术以后确诊的,一旦发现它是浸润性的导管癌,就需要进一步治疗。根据它的临床分期,肿块的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数量,还有它对基因的敏感程度,或者雌孕激素受体的情况,来考虑到浸润性导管癌的术后的治疗情况。
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资料概述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又称为非特殊类型的癌,是一组异质性浸润性癌,没有达到归入特殊组织类型的足够特征,占浸润性乳腺癌40%-70%,是恶性程度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一类肿瘤。临床上乳腺内可以触及肿块,外形不规则、质硬,常不同程度地固定于周围组织,如深部肌层或表面皮肤等,可伴有乳腺皮肤的改变,如酒窝征、橘皮样外观,乳头溢液、溢血,肿物呈不规则或结节状,切面呈凹陷,可见黄白色条纹,可有砂砾感。在显微镜下有不同的结构排列,呈索状、梁状、团块状、腺管状、实性、片状等,有不同的细胞形态,细胞常比较大,呈不同形状,黏附性强,常有丰富的嗜酸性胞质,有不同的核级,核从规则到有明显的多形性,核仁常明显,可有多个核仁,有不同的间质成分,包括肌纤维母细胞、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等。有不同的浸润方式和程度,浸润脂肪、肌组织、累及脉管神经等,常有高级别导管内癌的成分。其预后一般与组织分期、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以及ER、HER2状态有关。
2.浅析乳腺癌的三个阶段
乳腺癌一般分为三期,早期、中期和晚期。一般来说,早期的乳腺癌,如果通过正规医院的正确治疗,治愈率可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因为早期的乳腺癌病情不严重,癌细胞没有扩散,病症不明显,一般肿瘤都在2cm以下。中期的乳腺癌,病情略重,肿瘤大小一般在2cm到5cm之间,此时的癌细胞将要转移,肿瘤也影响到周围的淋巴组织。中期的乳腺癌,如果接受正规的治疗,治愈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晚期的乳腺癌,病情较严重,癌细胞大量扩散,肿瘤超多5cm,癌细胞影响淋巴组织。晚期的乳腺癌,治愈很难,不过若接受积极的治疗,有很大的希望延长患者的生命期。
3.案例分析
选择一所医院742例浸润性导管癌全部为九十年代新发病例。了解确诊年龄与一些临床参数的关系与<50岁组相比≥50岁组患者确诊时肿块偏大,腋淋巴结转移数较多病理分期较晚,接受综合治疗的比例较小(见表1)。
表1确诊年龄与一些临床参数的关系
患者状态 <50岁组(%) ≥501岁组(%) |
肿块大小(cm) ≥4.0 17.4 20.2 |
腋淋巴结转移数(个) ≥4 19.8 23.6 |
病理分期 Ⅲ+Ⅳ 8.3 12.2 |
接受综合治疗(手+化+放+内) 22.5 13.8 |
|
乳腺癌的治愈率从大方面来讲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乳腺癌的总体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即使是转移性乳腺癌包括肺转移、肝转移等,只要得到合理的治疗,生存率也比较长。因为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新药开发越来越多,乳腺癌治疗也有了很大进展,因此请乳腺癌患者及家属不要轻易放弃。
4.讨论
乳腺癌分四类18型,与5年和10年生存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为避免偏倚的发生本文病例全部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是女性乳腺癌中最多见的病理类型,美国SEER公布的资料,在1988~1995年发病的75078例女性乳腺癌中占68.1%2,英国Yiangou 等报道在1989~1997年909例女性乳腺癌中占78.0%,国内姜海毅等报道浸润性导管癌占84.5%+1,本组为82.5%。浸润性导管癌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本组病例确诊时腋淋巴结转移率为44.2%,与国外报道48.2%相接近。本组I、Ⅱ、Ⅲ、Ⅳ期病例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进行对比。肿块大小与腋淋巴结转移率呈正相关,具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应引起重视的是在浸润性导管癌病例中,肿块<1.0cm,腋淋巴结转移率已达11.4%,肿1.0~1.9cm,腋淋巴结转移率已达30.2%。对浸润性导管癌如因肿块小而施行乳房单纯切除术,不作腋淋巴结清扫可能是不应提倡的。保留乳房手术,应作腋淋巴结清扫。腋淋巴结转移数与生存率呈负相关,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所以,腋淋巴结清扫应尽量彻底,不仅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评估,也有利于尽可能地清除已存在癌细胞侵犯的淋巴结,从而减少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腋淋巴结状况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指标。虽然在单因素分析中肿块部位、肿块大小与生存率有关,但起作用的仍是腋淋巴结转移率。肿块位中央区的乳腺癌患者5、10年生存率与其它部位相比为最低,因为腋淋巴结转移率高,达61.7%,与国内外报道癌块位中央区腋淋巴结最高转移率(55.6%~75.0%)相似5肿块大小与腋淋巴结的转移率呈正相关,与生存率呈负相关与文献报道一致7但是将腋淋巴结阴性的742例单独做肿块大小与生存率分析,肿块大小与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检验P=0.064),这与Valagussa 等报道相同。说明腋淋巴结状况是评估预后的最有价值的指标。
(见表2)。
表2不同时期诊断时的期别和生存率的比较
诊断时的期别(%) 观察生存率(%) |
I Ⅱ III IV 1年 2年 3年 4年 5年 |
八十年代 20.3 50.6 23.9 5.3 87.2 79.5 73.1 68.7 65.6 |
九十年代 30.5 59.4 9.3 1.2 97.5 93.2 89.1 85.5 82.5 |
综上所述,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年龄与生存率有关,差异有显著性。通常报导认为,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年轻患者的局部复发率高,生存率低。本组资料出现相反结果,<50岁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50岁组。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乳腺癌患者被确诊时状态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存在差异。乳腺癌的早发现和治疗,在<50岁的人群比50岁以上人群已引起的重视程度高。本组资料全部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确诊的乳腺癌病例,与八十年代相比,诊断时的期别和观察生存率有较大的提高。这一比较说明:整个人群对乳腺癌的防治意识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提高,治疗后生存率提高。医院对女性乳腺癌的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5.乳腺癌治疗指导意见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生活压力的增大,女性面对的生活压力也不小,这导致很多女性的健康出现问题。乳腺癌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的治愈率高不高,成为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非常关注的问题。导管性乳腺癌治愈率到底有多大和乳腺癌的分期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对于乳腺癌治疗指导意见有两点,一是建议手术治疗,越早越好,只是病人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不适合进行化疗的,那这种情况下建议可以通过中医来进行治疗也好。中药比较平和,没有副作用,病人一般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癌症病人一般通过服用中药大多数都可以做到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像病人手术后身体上有些不适的症状都是可以通过中医的辨症施治来进行对症用药的。二是乳腺癌患者能活多久,跟患者的病情、身体素质、治疗方法等多方面有关,具体能活多久不好确定。患者未转移建议手术治疗,术后生物治疗巩固,可大大增强患者免疫力,有效防止复发转移,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结束语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危害性特别严重,波及到了较多的女性患者,且会严重的损害到患者的健康,病发期间诱发了较多的不适出现,各位女性朋友必须要深入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知识,身体发病之后重视该病的治疗工作,患者可采用中药进行治疗,比如三根汤,药物组成有藤梨根、野葡萄根、云实、八角金盘、枸骨树根、生南星等药物,患者应当每天口服一剂,煎两次分开服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病情。针对病情过于严重的患者,宜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起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有利于该病患者的身体恢复,治疗过后患者的护理也要加强起来,保持良好的心态,还要多注意休息,患者的饮食方面也要注意调理。
参考文献
[3]沈镇宙.乳腺癌肿瘤体积、淋巴结情况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外科杂志,1991,(9).554.
[4]项永兵,金凡,孙璐,等.医院区主要恶性肿瘤相对生存率分析[J].肿瘤,1990,(5).19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