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源性疾病成因及防治方法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中药药源性疾病成因及防治方法探析

李丽欣

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中药学专业 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


摘要:中药可以输欧式我国医学领域中非常核心的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们国家传统医学领域中的一个巨大的宝库。笔者针对中药"药源性疾病"中涉及到的中药问题进行分析,需要对其给予准确的认识,并且掌握中药具备的毒副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总结中药药源性疾病具体的成因,针对具体的成因举出预防中药药源性疾病的方式,这种情况对于传承与发扬中医学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关键词:药源性疾病;中药;毒副作用

伴随着近些年中医医学的发展,多种中医药物的使用降低了病人患病的痛苦、同时也对于病人疾病的预防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是不管是什么样的药物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具有一些毒副反应,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使用并且对症下药,否者就会出现药源性疾病。这里提到的药源性疾病,指的是在具体用药的同时,通过药物自身或者药和药彼此之间产生作用而导致的不良反应。这部分不良反主要包含包了副作用和毒性以及变态反应,成瘾和致畸以及致癌等等。它们和治疗最终目的并不存在联系,但是却会对人体某器官或者是组织造成损害,使其出现多种疾病。

一、药源性疾病成因

  产生药源性疾病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1. 对药物的毒副作用认识不足

自然界里的阴和阳之间是一种相对但是同时统一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自然中的 “药”和“毒”也应该是一种既相对又统一的关系。我们需要看到毒药中不但存在对于人体十分不利的一面,同时也有能够治愈疾病的一面。从一定的意义俩经,药物的毒性越强,药物起到的治愈效果也就越理想,越是好药,其中就会包含很多的有毒成份,而这些有毒成分同时也是由效成份,假如将其去掉那么久失去了其中比较有效的部分,如乌头里乌头类生物碱就包含很大的剧毒,马钱子里包含的番木鳖碱以及巴豆中的巴豆油等也具有很大的毒性。在当前临床用药过程中,古人一般使用药物的炮制,君、臣、佐、使去进行配伍,先煎、包 煎等方式去极大限度的减少药物产生的毒性,致力于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使用药物产生的影响。如果只考虑药物在治疗上起到的作用,会忽视药物起到的毒副作用。

  1. 忽视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

有的病人在出现疾病的时候经常会看很多疾病,因此需要服用的药物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处方医生彼此之间并不会相互通气,其中部分药物共同使用会导致药物具备的毒副作用加重的可能出现。特别是老年人,这样的一种情况十分普遍。如一些中药类型的消炎痛针对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会获得非常好的疗效,可是部分病人为了能够让疾病快点康复,经常会服用消炎和阵痛的中药,结果会导致患者的消化道出血。不科学和不合理进行用药的同时,小则对销或者是减少中药在治疗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大则能够让毒副反应不断提升。

  1. 对中草药物辨认不清

中药药品的来源十分的,重要的品种也比较多,成分较为复杂,而不同科属其相同名称的中药在毒性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例如:将关木通当成是川木通、白木通使用就出现了1993年比利时中草药的肾病案例,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都是因为木通科属存在差异导致的,关木通属于马兜科植物,东北马兜铃酸也可以被称之为木通甲素,是关木通中核心的构成成分。实验结果显示,人体静脉给药量超出lmg/kg会导致患者的肾脏受到损害,持续的低剂量给药能够导致毒素在身体中蓄积。而川木作为毛苣科植物小木通或者是绣球藤的干燥藤茎,主要成分是绣球皂昔以及唐昔等;木通主要是源自于木通科的植物木通或者是同属植物的一种干燥藤茎,主含木通皂昔,主要的作用是利尿,并且不具备肾毒性。《中药大辞典》以及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行主持编纂的《中华本草》将其认可为正品,当前临床上并未出现对于后两类木通毒性的报道。因此可以看出,木通是不是具备肾毒性切记一概而论。

  1. 中草药炮制加工不佳

中药炮制适宜会让治疗的疗效得到强化,减少毒性,炮制不理想则会导致中毒。中草药一般都是属于生药,其中有很多一定要通过特殊的方式去进行加工炮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与临床用药提出的需要保持一致。尤其是部分毒性比较强的中药,需要通过加工炮制的方式减少其产生的毒性或者是清除产生的毒副作用。如:半夏和天南星的姜制,马兜铃的蜜制,肉豆蔻的煨制,巴豆制霜等。假如并不能够按照适宜的方式炮制或者是需要进行炮制的并未进行炮制,服用之后经常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不良反应。而因为炮制工艺经常会消耗时间和人工上的成本,零售中草药的单位则会将并未完成经炮制生药直接的出售,让患者在购买之后自行完成炮制,不良反应产生的风险也会随之提升。并且,一些中药炮制企业在进行炮制的时候选择了不适合的方式,直接使得中药在使用上产生了不良反应。

二、中药药源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一)纠正患者或非中医专业医师对中药的错误认识

当前,一些患者或者是非中医专业医师针对中药在认识上存在两个误区:首先是对于有毒的中药经常是谈虎色变,否定中药的药效,不敢使用,甚至私自的把处方里包含的有毒药物去除直接的不用,如果非要使用有毒中药的疑难重症治不了,导致临床上的治疗效果受到影响;二是则提出中药不具备毒性,可以想怎么使用就怎么使用。例如:流行一时的服用“六味地黄丸”能够起到抗衰老的作用,服用“固元膏”能够让患者自身免疫力得到提升等。“是药 三分毒”,所以需要针对非中医专业医师强化在中药上的宣传,需要告诉患者中药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引导指导下,按照本身情况以及所处在的环境合理进行用药,而并不仅仅是道听途说,乱补或者是乱清。

(二)不断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治疗水平

医生的经验是在不断学习、 不断临证、不断总结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医师不可能包治百病,保证每一位患者都能够被治愈,可是却要防止因为用药的失误为病人造成。“夫用药如用刑,刑不可误,误即杀人命。用药也是这样,只要医用错了可以说就是决定了病人的隔生死。作为一名临床中医生,不仅要求了解中医学的相关知识,同时针对中草药学也需要有全面的认知,用药需要遵照《本经》,其药被分成上中下三品,上药养生和中药养性以及下药除病,“十八反”和“十九畏”里的药物通常都处于下品行列,其中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用之需要给予高度注意,要辨证精准,药物的使用量需要保持适合,通常中病即止,不可以持续服用。针对药性相反的药物,假如不具备充分依据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切记盲目的配合应用, 这样才可以在临证时保持灵活变通,防止因为经验不足而出现失误。

结束语

综上所述,理、法、方、药是我国中医学的四大瑰宝,中药则是中医学中不能够缺少的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医学发展的伟大宝库,需要对其给予准确的看待并且准确的使用其中中药里还有的有毒成分,做到趋利避害,这种方式对于传承以及发扬中医学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俗常.如何看待中药的毒性[J].河南中医,2008,(6).

[2]刘建华.有毒中草药的历史与现状概述-附马兜铃酸肾病[J].东 南国防医药,2004.6(1).

[3]高学敏,等.中药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宋•寇宗爽.本草衍义

李丽欣 1997.08.11 本科 籍贯: 中国广西 职称:学生

研究方向(专业):中药学 单位全称 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中药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