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
摘要: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大众的目光总是聚焦于被欺凌者,研究欺凌事件的恶劣影响以及欺凌事件发生的社会因素。但其实欺凌事件的当事人,不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在其人格发展中都存在“缺位”即人格发展是不健康的,导致其表现出或“暴力”或“抑郁”的极端性格。本文以电影《少年的你》故事中的欺凌者心理需求解读为切入点,从欺凌者原生家庭教育[1]的“缺位”导致欺凌者人格发展的不良分化角度分析欺凌行为的成因,以及学校教育的功能和教师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补位”功能和干预策略做一论述。
关键字:校园欺凌;欺凌者视角;人格发展中的缺位。
影片《少年的你》聚焦于校园欺凌现象,反映了家庭、学校、社会的缺位造成的青少年成长困境,对发生在施暴者、受害者、旁观者三者之间的校园暴力现象及其所诱发的人性异变与性格扭曲作出了生动图解与深刻揭露。
故事中的欺凌者名叫魏莱,她的家庭条件和样貌都是最好的。在欺凌事件没有揭露前,她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优秀的孩子却是欺凌事件的始作俑者。深入了解发现,魏莱在看似光彩夺目的形象中,却有着灰暗的成长轨迹。父母对她有着极高的期待,只有她的高分成绩才能换回父母对她的关注。从小到大,魏莱的父母给她提供了最优渥的物质条件,让她吃好、穿好、用好,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取得好成绩、考好的大学。她的优异成绩、奖杯、荣誉,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讨好自己的父母,获得他们的欢心。在父母面前,她要把自己伪装成乖乖女;而内心深处,她渴望获得父母真诚的理解和关爱却从未被满足过。长期的严厉苛责、缺乏关爱的父母把魏莱压制得没有了自我。于是,欺凌同学变成了她宣泄内心消极情绪的一个口子,第一次尝到控制别人生活的甜头后,一发不可收拾。
1.原生家庭对孩子人格发展的影响
将自己的孩子视为自我的反映和延伸而不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他者,这是自恋型父母的典型特点。自恋型的父母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使孩子对事物的反应与判断必须与自己保持一致,而非处于孩子自己的意愿。这样,为了赢得父母的爱和赞誉,孩子一直艰难的寻找“正确”的方式去取悦父母。从人格发展来说,如果孩子无法因自己的意愿获得父母的肯定的话,他们会在“自爱”和“自尊”能力上受挫。魏莱的欺凌行为有着显著特点,无论是在网络散布陈念的家庭信息还是对陈念拍不雅照片和肢体暴力,都具有剥夺受凌者自尊的特点。我们能清晰看到这是一种扭曲的补偿行为。孩子若是在家庭中得不到尊重或是被羞辱的话,可能会激发他们通过欺凌比自己更弱的人获得补偿。控制别人是自我在成长失控中的补偿。这里面隐含着一个无措的、不安的、恐惧弱小的“我”。
在自恋者家庭中,成员间没有情感联系。家庭外表看来很稳定,但真正交流和沟通很少发生。因为这种家庭的父母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他们希望孩子对自己的需要作出反应,而不是像健康家庭那样,父母对孩子的需求作出反应。在这一功能失调的系统中,父母无法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与他人的关系是从与父母关系中习得的。如果孩子的情感需求始终被漠视的话,孩子的“同理心”能力将会受挫,他们很难发展出与他人健康的心理连接,也很难自省自己的行为给受凌者带来的痛苦,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欺凌行为总伴随着笑声。胡小蝶轻生身亡后,警察找上了魏莱的家长。他们的第一反应竟是觉得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动不动就轻生,是不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为了逃避学习而轻生,然后还特意显摆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进而提醒女儿魏莱,一定要结交好的人。这里的“好”,并不是指善良,而是指对于自己有帮助的人。魏莱父母对于生命的冷漠,和充满功利的心机。折射出了建立魏莱人格成长环境的扭曲,“没有人比你优秀,其他人都可以被当做垫脚石”。这些都反映在了魏莱与他人关系互动的特点上。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校园欺凌源自社会学系,从家庭开始,父母对孩子的照顾若是不负责任、冷漠或虐待,这会让孩子的社会互动趋于负向,则孩子将来加害他人的可能性会大幅提升。孩子的人格养成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父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欺凌是一种学习行为,欺凌者心理积聚着攻击能量,而攻击是模仿而来的。这种模仿来自于父母的态度、斥责、惩罚和冷漠的管教手段。父母控制和低温暖的教养方式会使学生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受害者,控制型教养方式的父母由于试图通过严格或者高期望控制子女的行为,孩子的自主性会逐渐丧失,这进一步限制了孩子交往互动机会,不利于孩子掌握社交技能,从而导致其不容易被同龄人接受,使其变得自卑、低自尊与焦虑,容易受到同龄人的欺凌和伤害。家庭既可以将孩子推向校园欺凌的深渊,也可以成为受欺凌者的保护伞,这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这正是魏莱欺凌行为背后的本质。
2.建立良好的家庭系统
解决这一问题的实质还是要从孩子人格发展的根源上作出改变,即原生家庭和父母。
一是,父母要与子女进行平等民主的沟通,鼓励和听取子女的意见,尊重子女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为子女提供自主性支持,在其生活和学习中减少干涉,培养青少年们的自主性、自信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父母需要对子女表达适当的温暖和支持,给予子女以安全感,促进健康亲子关系的建立,以便在孩子出现各种问题时父母能够及时给予支持与帮助。二是采用正面管教方法,发展积极亲子关系。正面管教方法由美国学者简·尼尔森提出,是一种既不骄纵也不严厉的教育方式。这种方法提倡在出现孩子问题时,父母更多关注子女的情绪感受,对子女表示认同和理解、温柔地聆听并给予子女适当反馈,以此来培养子女正确应对困难和问题的方式。通过正面管教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子女能够发展出良好的人际关系、道德品质和问题解决能力,减少遭受校园欺凌的可能。三是提升家庭功能水平,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父母需要学习欺凌的危害、形成原因以及欺凌发生后的应对策略,父母指导子女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鼓励子女遇到欺凌问题需要及时报告,在子女遇到欺凌问题时不是去责难,而是要向孩子提供情感性关怀和工具性支持,帮助子女共同应对欺凌问题。
3.学校教育的“情感补位”
3.1家校共育的力量
家校共育的主体是父母,是一个涉及到父母和孩子良好关系发展的教育。内容包括对父母的教育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两个方面,家校共育的目标是通过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促使孩子的人格健康发展。学校可为家长亲子教育提供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从欺凌事件的个性因素上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学校特有的资源可使其成为推行家校共育的条件,学校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提供相关知识,比如根据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不同的原生家庭背景和人格特点的不同,根据父母的受教育背景的不同,帮助不同的父母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养方式。将家校共育落到实处,不同于以往的“请家长告状”“父母老师双打”,而是帮助教育专业知识不足或者“高知”却控制力强等不健康家庭系统建立良好的家庭系统、帮助人格发展受挫的孩子重塑健康人格。这可以从本源上减少高中校园欺凌的个性因素。
3.2共情的力量
不管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他们的人格发展是不健康的,比如冲动性高、富有攻击性、焦虑、抑郁等[3]。孩子的人格最初是在家庭环境中塑造的,如果家庭中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当,就有可能使得孩子的人格成长受到创伤性的挫折。这也是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个性因素。从心理动力学观点来看,一段糟糕的关系只有通过一段好的关系才能治愈,老师是青少年成长最重要的人之一,在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除了对受凌者关注和关心外,也要明白,欺凌者同样是受害者,他们的欺凌行为是他们在过去成长中受到的伤害的重演,能够让他们走出欺凌者的身份,更需要他们所缺失的“爱”的滋养[2]。教师在欺凌干预中要有同理心,帮助引导欺凌者直面成长中的不良情绪——先接受再改变。共情不仅要在师生中存在,也要帮助引导同学之间学会共情——通过自我情绪管理和角色扮演等方法借助认知行为理论换位思考、控制情绪,感受“共情的力量”。接受学生不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的人格发展挫伤,并充满爱意的帮助他们,这需要老师的胆魄、耐心和智慧。
参考文献:
[1]卢婧,曹莉莉.混沌理论视角下原生家庭影响力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71-74.
[2]谢湘.一调研报告显示:学生受欺凌状况与老师的感知情况存在严重错位[EB/OL].http://news.cyol.com/yuanchuang/2018-07/08/content_17362944.htm
[3]苏春景,徐淑慧,杨虎民.家庭教育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
本人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课题名称:《基于人格发展理论双视角下的高中校园欺凌的特征、原因及对策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