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2
/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李研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 350007

摘要: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人文性、工具性、综合性是语文课程的显著特点,近年来伴随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全面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思维,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是目前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尽相同,为此本文主要立足小学三年级,基于核心素养视野剖析了语文“综合性教学”的践行意义,就其有效性践行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以便于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全面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综合性教学;践行意义;践行策略

引言:对于小学语文而言,由于课程本身的综合、实践特点,传统化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全面化发展而言也是极其不利的,因此为有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确保“综合性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落实现已迫在眉睫。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培养的关键期,为确保学生语言思维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性培养,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立足点,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调整,是目前确保预期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基础。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践行意义

就目前来看,自一六年《中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提出后,我国教育育人体系的构建近年来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逐渐成为了教师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从客观角度来讲,核心素养视野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其核心和宗旨,为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战略指导的同时,也是确保课程教学预期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

作为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与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表现在,学科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核心素养在学科意义上的体现,而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培养则需要具体课程和学科实践来完成。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存在一定差异,相比其它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学科学习”为主、“沟通生活联系”为辅的“综合性教学”的有效性落实,从某方面来讲不仅打破了传统课程教育的局限性,与此同时通过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以此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化发展。素质教育时代下,“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它强化的是学生对知识掌握能力的有效性培养以及实践体验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开展,将其践行于小学语文课程,不仅能增强课程教学影响力,同时也有利于健全学生人格、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以及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思维和应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践行优化对策

“核心素养”时代下,“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是新课程标准下教育工作者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其中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语文核心素养作为语文技能、语言积累、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集中体现,学识修养和人文情趣的有效性培养近年来也受到了我国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从某方面来讲,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上而言,其实就是在教育工作者教学引导下提升学生“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的学习活动,但目前来看在具体化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对“综合性学习”概念认知不清晰以及教师专业能力孱弱化等问题的存在,导致目前课程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由此受到了一定影响。为确保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需做好如下教学工作:

(一)整合课程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课程学习主观能动性

在“综合性学习”中,与传统应试化教学相比,“综合性”是课程教学的显著特点,为此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程教学方案制定时,除了可采用文本教学内容外,还可借助当前先进的多媒体等辅助性教学设备,搜集相关教学资源和资料,以便于将其作为“综合性学习”活动良好开展契机的同时,拓展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某方面来讲,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综合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在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性作用,而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听、说、读、写”基础能力以及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将课程教学与综合性学习相融合,即除了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外,教师还需按照教材内容科学延伸教学范畴,通过“情境”的合理化布设和课程教学主题和合理化设置,由此在保证学生自身语言得到有效锻炼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全面化发展。例如在进行《海底世界》教学时,为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在课堂中教师可借助当前先进的多媒体辅助性教学设备,播放一些关于“海底世界”的视频以及音乐,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之后组织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联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模拟化学习,并通过让学生进行“导游”角色扮演的手段来激发他们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度和探索欲,进而有效地拓展学生视野以及有效地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后教师还可让让学生将课文学习后的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并搜集一些关于“海”的相关资料,由此通过组织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也能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目前大海环境的不容乐观,为他们健全人格的塑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引进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语文是一门极具工具性和实践性的人文课程,确保课程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开展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性作用。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为确保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引进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渠道。就目前来讲,在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需以“教材”为中心,通过综合考虑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况,对“学习活动”进行合理化设计,以便于通过“小型社会生活环境”的构建,在实践教学中针对性地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思考意识。从某方面来讲,语文课程教学由于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语文知识学习中将课程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降低课程教学难度,此外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现实生活,通过“校内教学活动”和“校外教学活动”的合理化开展强化课程教学影响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花的学校》课程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课程文本的感知力,在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规律,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学校的景色,之后让他们通过“说一说”校园景色有什么特点,以此在有效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能了解学生现有的语文认知水平,并为后期课程教学活动的规范化调整提供重要战略指导。最后为进一步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还要秉承着“举一反三”的思想,通过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其能全方位讲述学习感受,由此来不断地强化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结语

言而总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为有效地培养他们核心素养以及促进他们的全面化发展,确保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规范化开展,是目前素质教育时代下课程教学改革取得预期成就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静,徐海华.整合内容,转变方式,生成课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7,12(35):28.

[2]朱燕芬.词语串串烧 生活真奇妙——小学低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7,12(28):44-46.

[3]高嘉玲,李志涛.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模式探究[J].好家长,2018,11(25):181.

[4]张红霞,张文华.小学语文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8,12(36):42-43.

[5]荣晓燕.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2018,12(11):74-76.

[6]陆琴艳.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 读写双赢,2018,12(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