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PICC置管侧手臂肿胀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一例 PICC置管侧手臂肿胀的护理体会

郑楠楠

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淮南 232001)

摘要:PICC导管在临床上多用于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高渗液体的静脉治疗。肢体肿胀是PICC置管中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对一例PICC置管侧手臂肿胀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关键词:PICC置管;侧手臂肿胀;护理体会

PICC导管在临床上多用于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高渗液体的静脉治疗。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由于老年患者静脉弹性差、脆性大、易滑动等特点造成穿刺困难。部分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老年患者选择PICC导管进行输液治疗。肢体肿胀是PICC置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带管者的使用感受。现对我院一例置管后117天肢体肿胀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1.病例介绍

患者,男,90岁,诊断:1、冠心病2、慢性支气管炎3、高血压4、脑梗后遗症。查体:体型消瘦、四肢肌张力高,四肢蜷缩,五自主活动能力,鼻饲饮食。于2020年10月6日于左侧肘上两厘米处经贵要静脉置入舒贝康4Fr导管,置管过程顺利。术后行X线定位发现导管于做锁骨下静脉反折,经调整后导管尖端位于胸椎T4。因患者输无输入化疗药物及高渗药物,营养液等需求。经PICC小组讨论,并征求患者家属意见后予以保留。记录穿刺测臂围22.5cm,置入长度40cm。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使用情况。于2021年1月31日发现患者左侧肘部内侧由穿刺点至鹰嘴处肿胀,范围5*5cm,臂围24厘米。对侧手臂无异常。经检查后,排除静脉血栓,导管异位。考虑近穿刺点导管破裂或低蛋白血症致下垂部位水肿,为保证患者输液安全,予以拔除导管。

2.护理

2.1立即停止输液,抬高左侧肢体。检查导管,回抽见回血,冲管有阻塞感,穿刺点见少量渗血。患者生命体征正常。

2.2于相关检查。四肢轻度水肿,入院时生化实验示白蛋白29g/L。X线示导管尖端位于T4,血管超声示血管内无血栓。

2.3经PICC小组会诊后建议拔管。家属拒绝拔管,与家属沟通后停止使用PICC输液,间断抬高左上肢,其他未予特殊处理。四天后,左侧肘部消肿,臂围23厘米,四肢仍有轻度水肿。因不排除近穿刺点导管破损。争取家属同意后予拔管。

2.4 协助患者取平部位。患者长期卧床,四肢僵硬,左臂无法完全展开。取左上臂与躯体呈40度,左上臂与前臂呈30度体位,将止血带放于近心端肢体下方,于无菌操作下去除贴膜后缓慢拔出导管,每拔出一厘米停止,再拔出一厘米。至刻度37厘米处可见导管内有红色血性液体,至刻度22厘米处消失。于刻度7厘米处再次发现血性液体至导管尖端处。

2.5检查导管完整性。导管完整,管体无破裂无渗出。

2.6于纱布加压包扎穿刺点处,嘱家属24小时内勿去除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加强巡视,防止血管内气栓形成。

3.原因分析

3.1患者因素

本例患者长期卧床,鼻饲饮食,四肢消瘦,皮肤松弛。白蛋白低于正常值.患者长期卧床,上肢蜷缩。与家属沟通后发现患者自卧床后家属从未协助患者进行肢体锻炼,左侧上肢在翻身时没有注意避免压迫。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局部血液回流障碍,出现肢体肿胀。患者皮肤松弛,于下垂部位形成局限水肿。

3.2导管维护的因素

本例患者拔管时可见管内有血性液体。维护手册显示患者每周按时维护,可能与导管维护时冲封管不当有关。

4.讨论

PICC置管后肢体肿胀近期原因多为患者置管后过于紧张不敢活动导致血液回流障碍及护士穿刺不当发生静脉炎2种原因。使用时间较长的导管发生的肢体肿胀多为静脉内血栓形成、导管异位。本例患者在发现肢体肿胀后,虽然立即予以相关检查及对症处理。仍暴露了护士能力不足和医护沟通不畅,患者入院检查提示白蛋白值低于正常值。护士应警惕患者发生水肿等并发症,予以饮食宣教,指导家属准备高蛋白食物,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5.结论

PICC置管费用高昂,为老年痴呆患者穿刺极为困难。因护理不当发生并发症导致拔管,会对患者及家属产生经济及心理压力,降低了患者及家属的置管体验。为以后的护理工作带来阻碍。我们应在工作中规范操作流程,根据患者病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参考文献:

[1]陶琳,付岚,张晓霞.国内外PICC置管和应用现状的研究进展[J].四川医学,2021,42(01):93-96.

[2]肖芳.PICC致单纯性肢体肿胀护理体会(附3例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153-154.

[3]林梅榕,倪映美,王春梅.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肢体肿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7):2874-2875.

【作者简介】郑楠楠(1987.09-),女,汉族,安徽省淮南市人,本科学历,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主要研究方向:静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