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四川 成都 , 610500
摘要 目的 分析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针灸康复治疗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9年3月至12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66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平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以及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并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p<0.05),实验组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治疗前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治疗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p<0.05),实验组评分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偏瘫;神经功能;早期针灸;康复治疗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目前中老年群体多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因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脑组织软化坏死情况,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致残率,而偏瘫就是常见的疾病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基于此,本文以探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效果为目的,做如下的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66例,均为我院2019年3月至12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并将其按照抽签法平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本组3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8名,女性患者有15名,最小年龄者43岁,最大年龄者66岁,平均年龄为(52.33±5.4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4天,平均病程为(7.62±1.53)天。
实验组:本组3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9名,女性患者有14名,最小年龄者42岁,最大年龄者67岁,平均年龄为(52.45±5.23)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15天,平均病程为(7.75±1.32)天。
上述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选取奥扎格雷80mg/d,静脉滴注,再选取灯盏花素10-20mg与浓度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混合,静脉滴注,一天一次,如患者合并脑水肿,可加用20%甘露醇,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则选取降压或降糖药物对症治疗。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针灸康复治疗:(1)针灸:选取患侧合谷、血海、手三里、内关、外关、曲池、环跳、太冲、风市、丰隆、足三里、委中、太溪、太冲、三阴交等[2],以平补平泻法行针,得气后留针30min,一天一次(2)康复:取健侧侧卧位,良肢位摆放,行主被动肢体对抗训练,并协助患者做床上翻身、坐起、肘关节、肩关节、手指关节等活动训练,之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辅助床边做床下运动或行走,一天两次,一次30min,难以坚持30min的可分次进行[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取NIHSS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分值越低越好。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取Barthel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评估分值越高越好。
2结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见表一,对比两组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p<0.05),实验组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一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x±s)
组别 | n | 治疗前 | 治疗后 |
实验组 | 33 | 17.55±6.30 | 9.26±2.31 |
对照组 | 33 | 16.99±6.11 | 12.72±3.27 |
t | | 0.367 | 4.965 |
P | | 0.715 | 0.000 |
2.2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见表二,从治疗前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治疗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p<0.05),实验组评分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二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x±s)
组别 | n | 治疗前 | 治疗后 |
实验组 | 33 | 40.01±3.22 | 78.35±6.71 |
对照组 | 33 | 39.79±3.11 | 63.46±5.48 |
t | | 0.282 | 9.873 |
P | | 0.779 | 0.000 |
3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突然,致病机制较为复杂,近几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中医学认为,脑梗死偏瘫属于“中风”范畴,致病因素多与“内伤机损”“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欲过度”有关,使身体气血逆乱、阴阳失调,加上患者多为老年群体,易合并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此增加治疗的难度[4]。
针灸是中医的特色治疗方式,对于脑梗死偏瘫的治疗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可以通过针刺的方式来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其中内关穴可以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外关穴可以通经活络、解痉止痛,手三里可以消肿止痛、疏经通络、足三里可以疏风化湿、通经活络,三阴交可以益肾平肝、健脾理血,环跳可以强健腰膝、祛风化湿,再联合其他诸多穴位可以满足疏经通络、宁心安神、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等功效,而早期康复训练可以预防肌肉萎缩,促进肢体的血液流通,增强肌肉力量,最终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神经功能障碍恢复。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改善,保证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云.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效果[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 25(22):154-155.
[2]贺小洁, 刘军铭.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养生, 2019(4):128-129.
[3]张晓东, 常意梵.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经早期针灸康复治疗的有效性[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 12(10):54-56.
[4]张伟.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应用效果研究[J]. 健康必读, 2019, 000(015):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