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 ( 四川自贡) 643100
张大爷今年68岁,一直以来身体健康,生活中有抽烟喝酒的习惯。近期感觉胸闷、呼吸急促,尤其是在活动后这种感觉更明显,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是患上了心绞痛。什么是心绞痛?心绞痛是怎么引起的?应该如何进行护理呢?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什么是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脉疾病的一种,因冠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是胸痛、胸部不适。这种疼痛和不适,多位于胸骨后方,严重者扩散至心前区、上肢、下颌咽喉等部位。流行病学显示,随着年龄增长,心绞痛患病率也在提高,45-65岁人群的年发病率为1%,75-84岁人群则提高至4%。
2.心绞痛是怎么引起的?
因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继而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会导致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此时心肌供血、供氧不足,是心绞痛发生的基本病因。日常生活中,引起心绞痛的因素主要有7个:
(1)情绪激动。人们处于过度紧张、悲伤、兴奋或恐惧的情绪中,信号会通过交感神经发射和传递,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同时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因心肌供血量减少而引起心绞痛。
(2)过量饮食。饮食过度也会诱发心绞痛,表现为吃饭时胸口疼痛。尤其是暴饮暴食的人群,会加重胃肠道负担,消化食物要消耗能量,导致流向胃肠道的血液增多,流向心脏的血液减少,因冠状动脉缺血而引起心绞痛。
(3)过度劳累。人们长时间做重体力劳动、重脑力劳动、剧烈运动,例如爬山、骑行、跑步、上楼等,会导致心跳速度加快,心肌耗氧量短时间内大量增加,继而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
(4)心律失常。发生心律失常后,会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因血管突然闭塞导致心肌缺氧,降低了心脏排血量,减少了冠状动脉血流,从而诱发心绞痛。
(5)缺铁性贫血。出现贫血后,血液的携氧能力降低,会导致心肌缺氧、缺血,从而诱发心绞痛。对此类人群,注意摄入充足的营养,荤素搭配、粗细搭配,适当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可防止缺铁性贫血发生,降低心绞痛发作风险。
(6)吸烟酗酒。吸烟对人体而言是一种刺激,会降低血氧含量,提高冠状动脉的敏感性,很容易发生痉挛而诱发心绞痛。酗酒会扩张外周血管,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因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氧而诱发心绞痛。
(7)其他因素。气候突然变化时,身体受到寒冷刺激不能及时适应,会导致去甲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多,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引起心绞痛。另外,经常熬夜、用力排便,会增加心脏负荷,也会提高心绞痛发生风险。
3.心绞痛病人的护理方法
(1)疾病监测。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观察是否发生咳嗽、气促、喘息、心前区疼痛等状况,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减轻因负面情绪、不良事件带来的疼痛。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增强责任心,一旦发生病情恶化的情况,及时转到上级医院,积极防治并发症,控制病情发展。
(2)生活指导。通过宣教,告知生活中的危险因素,掌握紧急状况发生时采取的措施。用药患者,叮嘱用药注意事项,了解常见的不良反应,能够准时用药、定量用药,定期回院复查。生活中,指导患者自我放松,积极调解情绪,通过适宜的运动锻炼改善心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3)心理护理。患者心绞痛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对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容易产生绝望、抑郁等情绪。对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和患者的沟通,采用心理干预措施,让患者有正确的疾病认知,从而增强治疗信心。精神紧张患者可适当应用镇静剂,避免因冠脉痉挛形成血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饮食干预。对患者的饮食进行严格控制,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同时充分摄入维生素、纤维素、蛋白质,确保各类营养均衡。指导患者缓慢进食,采取少量多餐形式;同时戒烟禁酒,减少糖分摄入,养成科学的膳食习惯。另外,要求饮食规律、按时作息,有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
(5)运动干预。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主要包括:①有氧运动,例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②阻抗运动,例如哑铃、沙袋、握力器;③柔韧性运动,例如太极拳、广场舞。在运动时间控制上,初次运动5-10min,没有异常反应的话,往后每次运动增加5min,最终持续时间达到30-35min。
4.生活中如何预防心绞痛?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心绞痛发生可从以下几点做起:①对社会人群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了解心绞痛的发生机制、危害和诱因,促使人们树立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戒烟、戒酒、保持心理健康等。②积极控制高危因素,对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有家族史的人群,定期体检筛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③坚持适当运动,以散步、打拳、慢跑等有氧运动为主,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min。通过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综上所述,心绞痛是常见的冠脉疾病,文章分析了心绞痛的基本病因,诱发因素包括情绪激动、过量饮食、过度劳累、心律失常、缺铁性贫血、吸烟酗酒等。希望通过本文,为高危人群和患者朋友提供一些帮助,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