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历史细节补充中学历史教科书——以《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7
/ 3

用历史细节补充中学历史教科书——以《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为例

安倩岚

岭南师范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内容提要:中学历史教科书由于编写风格的限制,呈现出的一般都是高度概括性的内容,教师在讲述时需要对其进行细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一节对为什么要“尊王攘夷”描述的比较简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了解革命斗争的复杂性,顺利完成学习目标,需要结合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对这些内容进行细化,补充相关的细节。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科书;尊王攘夷;研究成果;细节


众所周知,中学历史教科书描绘的历史是高度浓缩的历史,由于编写方式的限制,给学生呈现的大多为高度概括性、概念性和结论性的文字,缺少生动活泼、精彩纷呈、有血有肉的历史细节和历史故事。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讲课效果,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和内在逻辑,教师上课时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细化、给学生提供细节性的内容就必不可少。

近年来,虽然许多中学教师不断尝试在课堂讲述中增加更多的细节性的内容,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刘喜凤针对哈尔滨6所高中共24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当前历史细节虽然在历史课中有所应用,其教学内容仍然局限在传统的教材,历史细节对于教学内容的拓展方面的作用有限”。同样,如何运用历史细节讲好教科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对许多中学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因此,本文拟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中的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为例,借助学术界关于日本本段历史的研究成果,尝试说明如何运用历史细节讲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如何讲好这节课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一、为什么“尊王攘夷”


本节课共分三个部分:“尊王攘夷”、“倒幕运动的兴起”和“戊辰战争”。教科书从“尊王攘夷”开始,但是对为什么“尊王攘夷”给出的理由非常简单:“由于幕府没能抵御外国侵略,‘尊王攘夷’的口号在民众中有很大的号召力”。为什么“尊王攘夷”的口号在民众中间有很大的号召力,教科书没有任何说明。在这里,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详细解释一下“尊王攘夷”的由来。

首先,为什么要“尊王”,19世纪上半叶的天皇在日本民众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讲解有助于学生了解日本政治制度的变迁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明白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知道天皇在明治维新及此后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之所以要“尊王”,是因为皇权观念在日本人民的心中根深蒂固。日本的天皇制始于古代,随着历史的发展,天皇逐渐成为日本政治上和精神上的最高权威。日本人民把天皇视为“圣人”,是神在地上的代言人,具有最高的世俗权力。由于内乱,到平安朝中期,古代天皇制已经穷途末路,到“武家政治”时,天皇的政治权力被剥夺殆尽,天皇已不再是权力的象征,只是法理上的国家权力之源、最高统治者,作为一个象征性的精神领袖而存在。

幕府时代的天皇虽然表面上依然高坐神坛,并在程序上行使包括册封幕府将军的封官叙位权力,但实际上既不能干政,也不能对社会发展施加影响。幕府掌握实权,是事实上的中央政府,幕府将军在法理上是天皇的臣子,实际上天皇及其小朝廷被幕府掌控。天皇权力的消失可以用三个小故事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其一,皇家事务天皇都不能做主。1598 年,27 岁的后阳成天皇以身体不佳为由,欲将皇位禅让给弟弟智仁亲王,当时的德川家康却拒绝了,理由是天皇正值当年,而且已立皇长子为储,不能越位禅让。从此开启了 “让位、践祚、立太子等朝廷大事举凡咨询幕府并待其奉答后决定之例”。

其二,宫廷内部事务天皇亦无权做主。1609 年,朝廷官员与天皇宫内女官发生淫乱事件。这件事纯属风化问题,与政治斗争无关,所以盛怒之下的天皇打算将涉事人犯全部处死,而德川家康为显示自己的权威,只是将犯人充军了事。颜面受损的天皇要求退位,德川家康反而不准天皇退位,拖了近两年时间方才 “允准”。

其三,天皇的精神权威也受到挑战。在日本,佛教寺院势力比较大,确定寺院级别和僧侣等级的权力一直掌握在 “太阳神之子”天皇的手里。幕府于1613 年颁布 《敕许紫衣法度》,规定天皇敕许大德寺、妙心寺等八家寺院住持紫衣前须向幕府通报。1615 年,又颁布 《禁中及公家诸法度》,规定禁止紫衣滥授。天皇未向幕府通报便敕许了十多位高僧紫色袈裟。1627 年,德川家光为了让世人明白世俗权力高于神权,宣布1613 年之后天皇的敕许无效,并将反对幕府决定的僧人流放。

面对幕府的咄咄进逼,虽然天皇的权威已经跌落到了尘埃,但是他在日本普通民众的心目中却仍然是至高无上的。根据日本是神国、天皇是神孙的传统说教,天皇是君权神授的精神领袖,

日本人民一直把历代天皇视为天照大神的子孙,认为天照大神以“圣德”教化尘世未开化的蛮夷,教其“为人之道”,任何世俗之人诋毁“天照皇”的“天统”,就是大逆不道,天威不容。不管日本权力斗争如何惨烈,政局如何变换,天皇的血统没有中断,所谓“万世一系”是也,始终没有出现中国那种朝代更替、胜者为皇、皇帝频繁更迭的状况。正因为对天皇的崇敬深植于日本人的头脑,对日本民众的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就连幕府专权时期,历代将军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降低统治成本,武家统治者不仅无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废除天皇自己当皇帝,而且他们也需要借助天皇的权威,宣称“忠’于“天皇”,幕府“征夷大将军”的称号仍然由天皇御封。

所以在天皇-幕府这样的二元权力架构中,幕府虽然掌握了实际的权力,天皇也并非毫无影响力。幕府越擅权,民众对于天皇的处境越同情,以致有一首民谣说:“凤凰生末世,落魄亦甚悲,堆鸡遭野火,被逐无巢归。”倒幕重臣大限重信说:“嘉永六年,美使舰至,中外形势俄然一变,渐推移而政权归回天皇。”因此,为了唤起民众的支持,改革派打出“尊王”的旗帜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了。

至于“攘夷”,似乎不用多讲,闭关锁国几百年的日本普通民众,突然面对在本国享有各种特权的“异类”,而且还是比自己强大很多的“异类”,在宣传家的鼓动之下,自然很容易把自己不幸的生活归之于“夷人”的入侵,进而产生亡国灭种的危机感,接受“攘夷”的旗号就顺理成章了。


二、“尊王攘夷”的出现、发展和失败


教科书说:“幕府统治者采取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政策,引起许多有民族责任心的武士不满。1860年,一些中下级武士暗杀了幕府实权人物井伊直弼。从此,这些中下级武士以‘尊王攘夷’为口号,走上了日本政治舞台,他们也被称为尊攘派。”

教科书所说的“幕府统治者采取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政策”,其中“对外妥协”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幕府采取了什么妥协政策也比较简单,但对内采取了什么镇压政策,教科书则没有详细说明,而且对于中下级武士为何暗杀井伊直弼也没有任何提示,而这一点在教科书看来是中下级武士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的关键。所以,对此应该提供一些细节,使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具体而言,事情的经过如下。佩里扣关之后,美国强迫日本签署通商条约。为了推卸责任,幕府一反常态主动征求了天皇的意见。出乎幕府意料的是,大小事务一向任凭幕府适当处置的天皇竟然要求将此事征求各藩主的意见。1858 年 ,刚愎自用的井伊直弼成为将军之下主政幕府事务的大老,他不顾朝野的反对,强行签署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井伊直弼的专断使本来利益并不一致的反对派联合起来,反对势力齐聚京都企图游说天皇向幕府施加压力。面对反对派的声讨,井伊直弼不仅没有退让,反而强硬反击,一面勒令一些反对的藩主闭门思过、退位和禁闭,一面给予朝廷的一些反对官员辞职、出家和诫勉的处分,处死了几个中下级藩士,同时整肃幕府官员,一批高官被撤职。这一连串的事件在历史上又被称作 “安政大狱”。井伊直弼的专断使幕府失去了民心,他本人也于1860 年3 月24 日在江户城樱田门外被武士刺死。1860年的“樱田门事件”揭开了草莽志士尊王攘夷的序幕。

由于“尊王攘夷”派的构成比较复杂,对“尊王”和“攘夷”的目的也有不同的解释。一派认为,“尊王”是为了争取朝廷和天皇的支持,他们越过幕府,为地主和富商争夺政治权力,改革国家体制,其反幕府专制的倾向比较明显。“攘夷”是反对幕府鉴订的不平等条约,反对列强对日本的干涉,主张“开国进取”,反对闭关锁国的政策。另一派的“尊王”是从封建的等级制度出发,要求恢复古代天皇制,加强封建各藩的权力和武士阶层的特权,他们的“攘夷”是从“华夷有别”的观念出发,排斥欧美列强的一切东西,主张闭关锁国的政策。这一派“尊王”,但不反幕,反的是扰乱政局的幕府官员。比如刺杀井伊直弼的武士曾言:“草莽之我辈,目睹此等奸臣,将日益混乱将军政道,为夷狄所制,酿成祸害迫在眉睫,因此申明大义替天诛戮之。”

尊王攘夷运动的发展引起了幕府的重视。教科书写道:“幕府对尊攘派进行了严厉镇压。1863年8月,幕府在京都发动政变,尊攘派被赶出京都,许多尊攘派被捕或被杀,支持尊攘派的长洲藩也在幕府军队和西方列强的围攻下被迫屈服,尊王攘夷运动失败。”

教科书的上述论断过于模糊,体现不出尊王攘夷斗争的残酷性和革命的曲折性。为了帮助学生认识革命斗争的艰难以及如何进行革命斗争,有必要对上述内容进行细化。井伊直弼被刺杀后,幕府极力缓和与天皇的关系,为此德川家茂将军与天皇的妹妹结婚。1862年春,萨摩藩主岛津久光为了提高萨摩藩的地位,率兵进入京都,一面用武力镇压尊攘派的激进分子,一面游说朝廷和幕府合作。在尊王攘夷派公卿和萨摩藩等地方强藩的鼓动下,天皇一方面要求幕府为“安政大狱”的受害者平反,并处罚幕府的相关官员;另一方面督促幕府“攘夷”。幕府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按照天皇的旨意为受害者平反并处罚了一些官员,同时承诺在1863 年5月 10 日颁布 “攘夷令”。

21总体而言,1862年到1863年间,尊攘派的目标是为了攘夷而尊王,是试图利用天皇的权威迫使幕府改变“开国”的政策,此时他们还没有推翻幕府的想法。22

1863年,激进的尊攘派在全国发起了攘夷行动,但是很快就失败了。23攘夷的失败导致民心不稳,孝明天皇对于此次的冒进心生悔意。24幕府趁机在8月18日发动政变,将朝廷中的尊攘派公卿撤职。天皇也发表声明说,他的本意不想“攘夷”,是尊攘派“矫枉朕命,轻率颁布攘夷之令”。25 面临危局,尊攘派积极策划反击。1864 年 6 月,尊攘派草莽志士在池田屋秘密聚会时,遭到幕府武装力量的突然袭击,结果尊王攘夷派3人被杀,多人被俘。267月,长州藩尊王攘夷派中的冒进分子为了挽回局势,率兵攻进京都,结果在皇宫的禁门被幕府和萨摩联军镇压,史称“禁门之变”。271864年8月,幕府动员 20 余藩出兵征讨长州藩。长州藩的保守派趁机发动政变掌握政权,他们一面向幕府请罪投降,一面迫害尊攘派,不仅解散高杉晋作一手建立的奇兵队,而且又将三个家老、四个参谋,当作禁门之变的责任者斩首。28

至此,才可以得出教科书的结论:尊王攘夷运动失败了。尊攘派接连的失败使他们意识到虽然天皇有着神圣的光环,但并不可靠,“依赖庸愚保守的天皇进行攘夷,是轻率无谋之举”。29长州藩、萨摩藩在和西方列强的冲突中,意识到了军事力量的巨大差距,此后尊王攘夷派放弃了不切实际的驱逐外国人的策略,攘夷“不再是政治动员的口号”,30开始由尊王攘夷转向尊王倒幕。他们提出,倒幕才是他们真正的战略目标,只有先集中力量打倒腐朽专制的幕府,才能建立一个克服民族危机的独立国家。31

小结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一课属于叙述性、故事性比较强的一节,表面上看来对于学生的理解没有难度,对教师的讲授没有挑战性,其实这节课的内容是比较复杂的,牵扯的相关知识点也比较多。上述问题若不给学生讲解清楚,他们从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可能是片面的,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认识将是一知半解甚至似是而非的。学生理解了历史进程的具体细节,才能进一步理解此后明治维新的成败。当然,围绕“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这一核心内容,还有许多历史细节可以提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课程标准进行取舍,采取不同的讲述方法。

杨红梅,“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描述探讨”,载《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12期。

刘喜凤:《运用历史细节培养历史理解素养实证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届硕士论文,第25页。

王玉芝:“简论日本倒幕运动的特点”,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杨栋梁:“皇权与明治维新”,载《日本学刊》,2018年第6期。

杨栋梁:“权威重构与明治维新”,载《世界历史》,2019年第2期。

杨栋梁:“皇权与明治维新”。

杨栋梁:“皇权与明治维新”。

一些教师常用中国春秋时期的“尊王攘夷”与日本的“尊王攘夷”来类比,其实两者虽然表面相似,但面临的环境和追求的目标有本质的不同,从上述三个小故事就可以略知其区别。

杨栋梁:“皇权与明治维新”。

杨栋梁:“论日本明治维新前夕的社会经济发展”,载《经济社会史评论》, 2017 年第3期。

王玉芝:“简论日本倒幕运动的特点”。

杨栋梁:“权威重构与明治维新”。

王玉芝:“简论日本倒幕运动的特点”。

王玉芝:“简论日本倒幕运动的特点”。

这次事件的详细过程,参见杨栋梁:“皇权与明治维新”。

周颂伦,“试谈日本草莽运动”,载《外国问题研究》,1984年第3期。

汪淼:“论日本资产阶级运动”,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年第6期。

汪淼:“论日本资产阶级运动”。

转引自周颂伦,“试谈日本草莽运动”,载《外国问题研究》,1984年第3期。

汪淼:“论戊辰战争”,载《史学集刊》,1990年第1期。

21 杨栋梁:“皇权与明治维新”。

22 杨栋梁:“权威重构与明治维新”。

23 杨栋梁:“权威重构与明治维新”。

24 还有一种说法提出,顽固的孝明天皇厌恶所谓“扰乱”封建秩序的草莽志士,暗中早已把计划泄露给了幕府。使幕府对攘夷运动提高了警惕,见伊文成:“试述日本讨幕派”,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6期。

25 转引自杨栋梁:“皇权与明治维新”。

26 杨栋梁:“权威重构与明治维新”。

27 伊文成:“试述日本讨幕派”,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6期。

28 伊文成:“试述日本讨幕派”。

29 伊文成:“试述日本讨幕派”。

30 杨栋梁:“皇权与明治维新”。

31 伊文成:“试述日本讨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