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本教育理念,将生物课堂归还学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2

践行生本教育理念,将生物课堂归还学生

方学春

湖北省松滋市八宝初级中学, 湖北 松滋 434200

摘要:在新课改大力推进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改革朝着“以学生为本”的方向逐步发展。初中生物作为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学科,其学习需要极强的探究性与钻研力。因此,在教学中渗透学科自主性,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以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贯彻生本教育,以问题导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归还学习自主权,让学生成为生物课堂的小主人。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学习;生本教育

初中生物作为中学阶段一种基础性的生物知识普及与科学思维培育的重要学科,需要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问题化的情境教学帮助他们发展学习生物的热情与自主性,进而有效内化知识、提升生物素养。基于此,本文将以践行生本教育为落脚点,从教学模式的丰富、教学环节的完善这两个方面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浅谈如何在保证课堂效率与质量的基础上将生物课堂归还给学生。

一、丰富教学模式,贯彻生本教育

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基础知识的牢记与实验步骤的熟悉作为教学目标与衡量教学效果的具体化标准,导致思维尚未完全发展的初中生常常在认知有限的情况下只会做题却不知所以然,未能真正内化生物知识并外化于实践中。因此,教师需要建立起科学的教育观念,将“以教师为中心”、“一切为了考试”的片面化目标转化为“以学生为本位”、“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通过教学反思、教学培训与有效阅读等丰富教学手段、反思生物课堂的展开模式与实际效果并以教学班内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身心特点及时进行教学设计与开展的调整,努力营造一个有趣欢乐、和谐自主的学习环境。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以此为基设计了游戏化教学并充分结合信息科技推进“智慧课堂”与“翻转课堂”等高效教学模式在生本课堂的积极展开,引导他们感受自然与生物之奥妙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由被动的学习转向主动的学习。

  1. 完善教学环节,构建自主课堂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皮亚杰发展阶段论中的形式运算阶段,具备思维发展与探究能力发展的生物基础,能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实现依赖性思维的超越,以命题的方式展开思维并通过推理、归纳与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但传统的生物课堂往往以教师的单向讲解为课堂的主要内容,学生缺乏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完整课堂环节。因此,为进一步贯彻生本教育、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教师需要塑造问题导向下的学习情境,构建丰富有趣的自主探究式课堂。

(一)以问促学,培养课前预习意识

初中生物知识系统严密,对于初步接触生物的初中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将课前预习环节纳入教学范畴,以导学案的应用来帮助学生初步感知知识,进行自主质疑与个性化的思考。

笔者在备课时,常常以发问式结构设计导学案,即以“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等结构促进学生在课前充分阅读课本并结合学习资料进行自主性的思考与探索。“学什么”也就是对学习内容的主体性理解,目的是为帮助学生建立起本学科的知识框架并激活学习意识、建立学习目标;“为什么学”即是从知识点的本质内涵与实际作用出发进行探究,;“怎么学”也即是学习方式的合理选择与实际应用。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课前预习中,教师在导学案“学什么”部分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指导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关键在于对心脏结构与功能的理解和一一对应、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成分变化以及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并以“心脏内部几个腔?分别是?”、“心脏内部与什么侧相连?”、“心脏处血液的流向是?”等一些简单的自测问题引导学生立足课本并结合模型与微课资源进行自我知识的整体性建构。教师能够通过导学案的问题分析来检测学生的自学结果,并以学生视角进行知识点的深化分析以其预习中的疑难点作为教学重点及时调整课堂环节,确保课堂的针对性与实际效率。

(二)以问导学,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也是激活学生学习热情、营造活跃课堂氛围的有效着眼点。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引入学生在预习环节中未能解决的问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究积极性。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以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行集体教学,再以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模式鼓励学生研究个性化的问题。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尽管对自己所拥有的耳、眼等感觉器官十分熟悉,但对听觉、视觉等感觉的形成过程却十分陌生。笔者便抓住学生渴望解答的求知心态,以信息化教具为媒介模拟眼、耳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的流程,帮助学生厘清思路,在趣味中剖析知识点,再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以模拟实验的形式了解近视与耳聋等感觉障碍的形成原因与预防措施,使得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中并感知到生物知识的实用性,进而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

除此之外,由于接受能力与认知方式的不同,不同学生对于同样的课堂内容会产生不同的疑问,如部分学生能够了解神经调节但却难以理解激素调节,而另一部分学生却恰恰相反。笔者依据学生罗列出的疑问将有共同问题的学生分为一组,鼓励他们进行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相互讨论、相互质疑,展开实验探究,最终共同完成学习报告并进行成果汇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由学习的主导者转变为观察者与指导者,对于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点拨,拓宽学生的思维训练空间,使得他们在问题探究过程中有效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与学习方法,树立起生物学习的自信心,获得自主思考的成就感,培育良好的生命观与价值观。

综上所述,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师需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基础上丰富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环节,以有目标、有内容、有结构的生物教育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把握实质,真正达到善于学习与乐于学习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徐瑞.初中生物“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索[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3):72-73.

[2]商韬.初中生物实验课堂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7(02):153.

[3]金明姬.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191-192.

[4]鲍敏. 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4.

[5]朱晓燕.“任务驱动”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1,27(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