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13
摘要:由于时代的持续发展,如何更好地解决城市道路问题,如何提高绿化景观设计。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能够有效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道路绿化过程中雨水、洪水的综合治理能力,为此,文章基于海绵城市理论,探索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城市化进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引言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与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吸收外界降雨,通过储存、渗透与净化处理后,对地下水进行补充、调节,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结合我国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现状得知,景观绿化设计效果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外界降雨量过大时,会降低道路景观绿化效果。
1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设计原则
1.1尊重并结合原有自然生态环境
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设计应遵循尊重并结合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景观绿化不能以破坏原有生态为代价,而是尊重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做到少干预、多保护,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环境的净化功能,树立“人适应水”的意识,打造“水适应性景观”。因此,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发挥水源、植被的作用,运用生态性科学技术,积极构建市政道路景观形态,并实施有效的景观绿化设计。如利用地势较低的洼地、水塘进行蓄水,利用高坡等引导城市径流,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科学制定道路景观设计方案。
1.2结合原有海绵设施灵活设计
新的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设计要在原有“海绵设施”基础上进行。很多城市已经建设了较多的回水、排水设施,确保在雨量较大时,可有效避免城市积水,防止洪涝发生。在设计新的市政道路景观时,应在研究原有道路建设设计图纸的基础上,掌握重要设施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保护原有的海绵设施,例如,设计园亭时,要了解设施布局,保证设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错误开挖对原有海绵设施造成破坏。市政道路两侧均存在大量的设施,包括地上设施、地下设施。在设计道路景观的过程中,应保障两侧设施不受损坏,且能正常发挥作用与价值的前提下,实现美观性与功用性的协调发展。例如,可在原有集水井上方设置假山,运用提水装置,将集水井内的水技巧性地运输至假山顶,并在假山上设置成循环水,构筑可观性的景观瀑布。
1.3道路景观设计的经济合理性
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设计从根源上说属于市政道路建设,要考虑建设的经济合理性。道路景观绿化设计在发挥道路功能(美化道路、改善出行、让出行更舒适)外,还要考虑到市政雨水回收系统在城市绿化建设中所出现的经济消耗。因此,道路景观设计应将这一经济损耗列入在内,规划出更加科学、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总的来说,景观设计应遵循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理念,考虑道路绿化材料年限及回收利用情况,正确处理景观设计中的投资与回报。
2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实践中需解决的问题
海绵城市理论对于提高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功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城市道路设计实践中,尚需解决融雪剂使用问题、雨水调蓄池建设问题以及雨污分流问题。首先,融雪剂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受天气影响,北方冬天多雪,城市容易出现积雪现象,需要借助融雪剂清扫。但其会伴随雪融化后进入城市排水管道或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需要降低融雪剂的使用量,或研发环保型融雪剂。其次,雨水调蓄池建设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能够发挥降低雨水峰值,存储雨水,净化和回收利用雨水的效果。在城市排洪抗旱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城市前期规划设计建设中,应综合考虑土地资源和绿地植被建设需求,科学合理规划建设雨水调蓄池,将其与城市生态景观融为一体,为城市生态发展提供保障。最后,雨污分流对城市水资源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尤其是城市市政管道铺设中,需要考虑将雨水与污水分离,确保雨水可经雨水管网予以疏解排放,污水经污水管网予以净化处理,在保障水质达标情况下方可排入河道和地下。综上所述,城市化进程中海绵城市理论应用越发广泛,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以海绵城市理论作为工作指导思想,不仅能够帮助完善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系统性协调城市各项子系统,如道路系统与市政管道系统的配合等,同时将生态管理、循环生态等概念引入城市发展进程中,推动城市健康发展
3海绵城市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对策
3.1行道树绿带
行道树绿带在道路两边比较常见,其主要是一种树池式行道树的道路绿化方式,可将透水性材料应用于树池及人行道之中,这样便能够将雨水引入到树池之中并被土壤吸收,继而发挥出“绿色海绵”系统的作用。为此可在人行道上将各个树池建立有效的连接,并通过侧石对各个区域进行划分,使其成为一整条“绿色海绵系统”。由于人行道主要的职能就是供市民行走,所以为了防止对行走造成不便,就要设置下凹式的行道绿树带。
3.2分车绿带
道路分车绿带的作用就是对路面雨水进行及时的吸收,设计师需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降雨情况进行了解,继而合理地设置绿化带中“绿色海绵”及绿化植被的建设规模,确保“绿色海绵”的规模能够适应雨水径流流速,如果雨水径流流速比较大,可设置“景观坝”来控制径流速度。同时将分隔带旁雨水汇集口的宽度设置为30-40cm,这样便能够将“绿色海绵”吸收的雨水汇集起来。路侧绿带主要是指人行道与道路红线中间的绿带,其能够将人行道及附近的雨水进行吸收。由于路侧绿带设计相关的规范要求较少,只要将“绿色海绵”系统的绿地地形设置成宽度较窄的下凹绿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绿色海绵”系统边坡设置成倾斜、垂直形态,底部设置成平面、斜坡。
3.3植物选择
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的选择,如果植物的吸水性强、蓄水性高,便能够强化海绵城市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最好选择本地树种不仅成本低廉,而且植物的成活率较高,植物的根系要粗壮、枝叶茂盛,能够将发挥有效的吸收、净化作用。同时还可选择适宜当地环境、和谐共生的植被,避免各个植物出现恶性竞争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简要解读了海绵城市理论,强调海绵城市作为全新的规划理念应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积极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浩桦.“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研究[J].绿色科技,2020(15):39-40.
[2]项宗信.探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具体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1):256.
[3]陈璐.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