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院建筑院施工供电勘测设计项目部
摘 要:各种敷设方式的防水害设计;纠正电缆沟设计错误;纠正排管的人孔井设计错误。
关键词:渗水;蒸发;自然排水(泄水);人力排水;机械排水;地下直埋;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排管;导管;架空;电缆桥架(梯架或托盘);桥梁或构架;人孔井;树枝型爬电。
夏天,内陆城市,雨季看海,降雨量大,天灾是一个原因,也有人为因素。排水系统设备配套的电力工程,防水害设计欠妥,电缆平时不带电,长时间接触水,不易发现故障,排水时设备启用,电缆带电,故障出现,排水系统失去作用,不能及时排除故障。
天要下雨,不由人,但电力工程电缆防水害设计,是每个电力工程师都应该做到的。
电缆短时间接触水,是不影响使用的。
电力工程电缆,除水下电缆外,不能长时间接触水。
施工和使用时,电缆外护套难免有细微破损。如果,电缆长时间接触水,水汽进入电缆内,必然会导致水树枝型爬电,影响导电质量。天长日久,会引起击穿,出现电气故障。电缆接头稍微有点破损,就更严重。
电缆隧道、人孔井等地下的狭小、封闭空间内,如果潮湿或积水,巡视检修时,工作人员也面临溺水和触电的危险。
避免电缆长期接触水的措施,主要有,渗水、蒸发、自然排水(泄水)、人力排水、机械排水。
电缆敷设方式主要有,地下直埋、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排管、导管、架空、电缆桥架(梯架或托盘)、桥梁或构架。
架空、电缆桥架(梯架或托盘)、桥梁或构架,敷设位置高于地面,不用专门考虑避免电缆长期接触水的防水害设计。除此之外,无论室内、室外场所,设计时,均应考虑。各种敷设方式的防水害设计如下。
1地下直埋
选用具有铠装的电缆,铺砂盖砖,可以不积水,渗水快、蒸发快,一般设计做到了。还应注意,电缆线路绕避低洼积水处。
2电缆隧道
电缆隧道内通道的净高不小于1.9m,隧道在地面以下,水从隧道进出口侵入、积水。
除积水,设计应作如下考虑。
2.1渗水
因为,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侵入,底部、顶部、侧壁等,均作了防水处理,水不能
渗透,所以,渗水措施不予考虑。
2.2蒸发
需要阳光、高温、大面积开放的空间,蒸发效果才明显。隧道为封闭空间,靠蒸发措施,不能短时间除水。
2.3自然排水(泄水)
在隧道内设集水坑,坑内设泄水孔,接水管至更低处出水口,自然排水。隧道内底面,在地面1.9m以下,在附近不一定有更低处,并且,水还有可能从出水口倒灌。因此,设计前,要作精确的测量和调查,有条件时使用自然排水。往往设计中,仅有一句说明,“考虑自然排水”,无视条件,使施工或运营时难以实现。
2.4人力排水
在隧道内设集水坑,人从坑内取水,搬运出隧道外。隧道长,位置低,若大量积水,人力排水困难,因此,设计前,应征求运营单位意见。
2.5机械排水
不管有无条件,都“考虑自然排水”,或者不征求运营单位意见,采用人力排水。造成电缆防水害设计,形同虚设。
即使,可以设自然排水或人力排水,机械排水,也是必须设的。因为,泄水孔容易堵塞,自然排水可能中断,隧道内底面,在地面1.9m以下,极端天气或意外情况,大量积水,深度大于常人高度,人也不能冒险下井,人力排水时间长,不适合。
在隧道内设集水坑,坑内设排水泵,在隧道内或外,设控制装置、变配电装置,这是常用设计。为不常用的排水工作,占用隧道内或外的空间,这种设计,一般被放弃。
对于电缆隧道机械排水,一定要解决占用隧道内或外的空间的问题。最佳的设计,可以是,不设排水泵、控制装置、变配电装置等固定设施。集水坑内设水位报警仪,将水位信息传至管理员。在隧道进出口,设计汽车道,可以多个隧道配一台吸污车。在隧道需要排水时,开吸污车到进出口排水。
3电缆沟
电缆沟沟壁、盖板及其材质构成应满足承受荷载和适合环境耐久的要求。厂、站内可开启的沟盖板,单块重量不宜超过50kg。
沟盖板间,沟盖板与沟壁间有大量间隙,水从此处侵入,室内室外电缆沟,都免不了。除积水,设计应作如下考虑。
3.1渗水
电缆沟底部和侧壁应满足防止外部进水、渗水的要求,均作防水处理,水不能
渗透,所以,渗水措施不予考虑。
3.2蒸发
3.2.1室外电缆沟沟内积水高度,不大于降雨量。虽然有盖板,没有大面积开放的空间,但沟盖板间,沟盖板与沟壁间有大量间隙,室外电缆沟处在阳光、高温的环境下,蒸发的效果,可以满足要求。
3.2.2室内电缆沟,不具备室外电缆沟相同的条件,设计应考虑,一旦积水,需有其它排水措施。
3.3自然排水(泄水)
3.3.1室外电缆沟,与2.3类似。
3.3.2室内电缆沟,不会直接暴露在雨中,会误认为不进水,设计忽略了水害,不设集水坑和泄水孔,这是及其错误的。室内有众多的水管路和水龙头,有可能使用不当或失修,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淋使用时,电缆沟可能进水。室内电缆沟在建筑物的地下层,位置比室外低,积水比室外电缆沟更严重。成都范围内的某车站变电所,积水超过人的高度,后果可想而知。
室内电缆沟内集水坑和泄水孔,不应设在配电屏或开关柜、电缆支架正下方,否则,影响使用。
3.4人力排水
3.4.1室外电缆沟,盖板单块重量不宜超过50kg,揭露方便,操作空间大,人力排水,可以满足要求。
3.4.2室内电缆沟内,一般在变配电所,紧邻变配电装置,操作困难,若大量积水,人力排水时间长,不适合。
3.5机械排水
3.5.1室外电缆沟,与2.5类似,室外电缆沟设机械排水,有条件限制。人力排水,可以满足要求,也就没有必要设机械排水。
3.5.2室内电缆沟内,紧邻变配电装置变配电装置,有现成的条件,潜污泵插上电源插座,就可以正常使用,应设机械排水。
3.6纠正电缆沟设计错误
3.6.1室内电缆沟设计的常见错误,其它楼层地面与井道地面齐平。沟与电缆井是接通的,设计要避免其它楼层的水进沟,电缆井道地面应高于楼层地面,以100mm为宜。
3.6.2室外电缆沟设计的常见错误,沿道路设电缆沟,达不到沟壁高出地坪100mm的标准。
为了行人,行车,盖板必须与路齐平,地表水从沟盖板间,沟盖板与沟壁间侵入。雨天,侵入沟内的水量大于降雨量,可能是降雨量的几倍或几十倍,直至沟内积满水,电缆沟成为集水沟,人为造成水害。
侵入沟内的水量大于降雨量,蒸发的时间长,造成3.2.1不满足要求;侵入沟内的水,带入大量的泥沙、垃圾,堵塞泄水孔,造成3.3.1不可行;电缆沟积水满水,大大增加人力排水的工作量,多了清淤工作,造成3.4.1不满足要求;造成没有必要的机械排水。
为了行车,盖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单块重量远远超过50kg。有些厂、站,如动车段(所)、机务段、车辆段,为内部重载车或消防车行驶,单块盖板重量大数百公斤。给平时巡视、故障检修等造成极大的困难。人为造成水害,并且,水害难发现、难排除。
沿人、车,都不能践踏的绿化带等区域设电缆沟,沟壁高出地坪100mm,挡住地表水侵入,并解决以下问题,即可纠正本条中以上的设计错误。
1 电缆沟与道路交叉处,应中断。两侧电缆沟的电缆,在中断处用电缆排管敷设方式。
2电缆沟与地表水路交叉处,应中断,并设“渡水”,方法同1。
3没有人、车,都不能践踏的绿化带等区域,或者电缆沟中断处长度超过电缆排管设人孔井的间距时,不用电缆沟,而应该选择用电缆隧道或电缆排管。
4电缆排管
电缆排管敷设方式适合电缆数量多、或有重载车等路面和地段,比电缆沟有优势。
没有电缆沟沟盖板间,沟盖板与沟壁间有大量间隙,因此,水侵入量少,也比电缆沟有优势。
排管长度超过一定距离时,设人孔井,人孔井净空至少1.9m,方便施工、巡视或检
修。人孔井盖板与井壁间有间隙,盖板上有操作孔,水从此处侵入。
4.1渗水
排管进人孔井处、人孔井底部、侧壁等,均作了防水处理,水不能渗透,所以,渗水措施不予考虑。
4.2蒸发
井内积水高度,不大于降雨量时,因为,人孔井盖板与井壁间有间隙,盖板上有操作孔,在阳光、高温的环境下,蒸发的效果,可以满足要求。
4.3自然排水(泄水)
与2.3类似。
4.4人力排水
若大量积水,人孔井深度大于常人高度,人也不能冒险下井,人力排水难度大、时间长,不适合。
4.5机械排水
与2.5类似。
4.6纠正排管的人孔井设计错误
电缆数量少,如一两根电缆没有必要用电缆排管,发挥不了优势,也浪费投资。如图一。
图一
人孔井设计错误使排管的优势全无,并且造成水害。
人孔井井盖设在排管路径的正中,位于路面,与路面齐平,如图二。盖板破裂、揭盖板巡视或检修,对于行人、行车、巡视或检修人员,都存在危险。
图二
人孔井盖板与井壁间的间隙,特别是盖板上的操作孔,在降雨量大、地面积水时,操作孔形成漩涡,涌入大量的地表水,人孔井成水井。
这种设计错误,非常普遍,来自人孔井的标准图集,设计人员认为有依据,没有思考,没有用实践检验。
正确的设计,应该把人孔井盖设在路面以外,高出地坪100mm以上,如图三,既避免了危险,操作孔以外的地表水,不能入井,也防止了水害。人孔井盖和人孔井(取消井盖)分开设置,用净空不小于2000mm,净宽不小于700mm的地下通道连接,方便巡视或检修。
图三
5工业场所电力工程电缆避免水害设计
如铁路的动车段(所)、机务段、车辆段等,数百台用电设备,使用大量电缆,一般敷设方式,采用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排管等。这些敷设方式,都存在水害问题,虽然,本文中都有解决办法,但彻底避免水害,可以少用或不用这些敷设方式,尽量用电缆桥架(梯架或托盘),其上设巡视检修通道、遮阳罩或选用耐日照的电缆。电缆桥架下方有车道时,高度满足相应要求,上方有接触网或其它限高要求的,局部采用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排管。
电缆桥架(梯架或托盘)敷设方式,既节约投资,方便巡视检修,又不存在水害,有利无害,应成为工业场所电力工程的首选。至今没有采用,不得不说,是设计的缺陷。
主要参考文献
[1] GB50217-20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2] GB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3]《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