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与你我的碰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8
/ 2

数学文化与你我的碰撞

江倩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城西小学校 641500

摘要:本文阐述了什么是数学文化以及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文化,随后重点分析数学文化在小学低学段中可以通过数学历史的渗透和动手操作的运用,把数学文化深入到实际教学,与之发生碰撞产生火花。

关键词:数学文化、精神、历史、操作

“老师,数学是什么?”“老师,陈景润是谁?”......课间总会有可爱的孩子围在我身边问很多这样的问题 。数学到底是什么呢?它不单单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怀尔德在他的数学著作《作为文化系统的数学》中最早提出了:“数学是一种文化”,充分的利用数学文化,让学生接受它的熏陶,体会它的价值。然而,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常常把数学与逻辑画上等号。过于强调知识、突出结论,甚至还有许多人认为数学就是一门仅由数字、图表、符号组成的学科,忽略了它自身的文化内涵,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努力学习数学的同时产生了冷漠和厌烦,因为他们不知道学习数学到底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学习数学?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反思:数学教学到底要教些什么,怎么教?

数学教学应该深入挖掘蕴藏在教学之中的丰富文化资源,使文化和科学相结合。数学文化应该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到实际的数学教学中,使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以下是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结合自己所教学段对数学文化的浅析

一、什么是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在我的理解就是一种思想理念,要把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到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去,而不是单一的去看待它。顾亚龙老师曾经在《以文化人--小学数学文化的育人视界》中说过这样几句话:数学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变数学教育只停留在知识层面的倾向,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深入到数学的精神层面,从而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短短几句话就道出了学习数学蕴含的真谛,通过数学文化才能让我们的数学更有味更有灵魂。

  1. 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文化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都属于智力启蒙教育,目的是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开发,挖掘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数学课堂中,引入适当的数学小故事或科学家们的趣闻轶事,会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够只会解答题,而应该学会从科学家的故事中吸取精神、感知数学之美、从中学习思考、创造生活,这就是数学文化探究的根源之所在。

三、在新课程中数学文化的渗透与运用

数学文化在各学段中的渗透与应用有所不同。我现在所教的学段是低年级,结合数学定义、数学文化的分析以及孩子们的年龄阶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数学文化更全面的融入到我们的基础课堂中:

(一)数学的理性精神

在西方文化中,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家逐渐意识到要解决数学危机,单凭人类的直观是不可靠的,数学的理性精神得到了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大部分的老师认为一二年级的孩子几乎不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只有强制灌输信息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思维方式,老师在遇到孩子与你的教学观点背道而驰时更要仔细的倾听,尊重每一个孩子,并且要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胆提问,以此激发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们只当接收者,那样只会让他们认为数学只是一门考试的学科寡淡无味,学习兴趣随之消失。世界上所有的真理都是在认知发展中不断被否定而产生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尤为重要。

(二)数学的历史文化

数学家朗之万曾说:“在数学教学中,加入历史百利而无一弊。”数学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无穷的魅力。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和数学价值观,将数学历史文化巧妙的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实它本身就是赋有文化底蕴的教科书。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悠久的文明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引导学生透过历史,感受到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式方法,能让人终身受益。

例如:在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第五单元(测量长度)最后的你知道吗,编写者就给孩子们展示的长度单位米的来历。我在上此单元内容时就把这一部分融入到了我的课堂教学中,先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之后,随即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长度单位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吗?看着孩子们瞪大的眼睛就知道他们渴望知道答案,接下来我就仔细讲解了此部分的内容,让孩子们了解到:原来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每一个数学名称都是全世界的数学家们通过多年反复的研究、探索、讨论最终被确定下来的。此环节真正做到了把数学历史文化和教材相结合。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孩子们遇到新概念词时就会首先在心里提问:它是怎么来的呢?是谁发明的?激发了他们去寻找答案的兴趣,唤起无限的遐想,引导他们走进数学的殿堂,在寻找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更多的数学文化知识,培养孩子们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数学文化的可操作性

众所周知,小学低段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制,感知能力需要一个过程,除了培养其兴趣爱好之外还得多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

例如: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分别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可是仅仅让孩子们单独认识他们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把这些图形更多的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达到实践的目的。本单元的你知道吗就正好设计了“七巧板”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智力玩具,顾名思义是由七块板组成的。而这七块板可以拼成许多图形。比如:人物、动物、事物,还可以拼中英文字母。此环节就巧妙的把抽象图形延伸到了现实生活当中,灵活多变的“七巧板”也成为了我们学校每周三下午的少年宫活动最受欢迎项目,看着孩子们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各样有趣的图案,让我感受到了数学文化与思维的碰撞。通过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文化相结合、再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加强数学文化与小学低段教学的碰撞,对创新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对于数学文化的研究应该更深入,只有不断的去学习充实自己的数学世界,用我们的文化素养去感染孩子,才能让孩子们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借助数学文化这股东风我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让数学的核心素养落地生花。

参考文献:

1.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怀尔德著作《作为文化系统的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2014年6月1日,顾亚龙《以文“化”人--小学数学文化的育人视界》上海教育出版社

3.2014年第98期《考试周刊》,王峰“小学数学课堂文化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