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BIM技术下的装配式结构应用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3
/ 2

浅析 BIM技术下的装配式结构应用发展

彭泽辉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山东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BIM技术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较而言,具有虚拟化、可视化、协调化的优点,在建筑模型建立过程中并不需要借助其他的软件即可实现其可视化,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建筑工程管理不再完全依赖于人力。近年来,建筑管理中BIM技术的价值和优点也逐渐被人们发现,不仅施工质量有所提高,施工管理也更加全面和详细。本文主要对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够对日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性意义。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结构;应用

引言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BIM技术一直都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借助BIM技术,施工单位可以对整个施工情况的相关信息进行准确的了解,与此同时制定出更加适合后续施工工作的措施。所以,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充分运用BIM技术的优势,从而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1 BIM技术的概述

1.1概念特征

BIM技术的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随着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BIM技术应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如今,我国建筑行业相关技术都有所进步,因此,在项目管理期间,有必要控制工程的建设成本,并对建筑的各个阶段进行技术引导。而管理创新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符合信息化开发的要求。目前,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信息化的建筑管理系统。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已经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当然,建筑业发展的脚步没有停歇,施工管理工作之后还会不断的自我突破,并取得更大的进步。

1.2 3D立体可视化特点

可视化简单的说就是可以通过眼睛看到的,3D立体可视化就是使用BIM技术在眼前展示最终在建筑项目中开发的成型建筑结构。一方面,设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个特点避免因为自身想象而导致设计工作中出现问题,使用BIM技术可以直接观察成型之后建筑物的立体效果,方便设计工作人员及时的做出修改。另一方面,由于业主对于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够,因此,如果仅仅通过设计工作人员的讲解来进行想象可能会与设计方案之间存在误差,但是利用BIM技术业主可以直观的看到3D建筑模型,同时也方便业主和设计工作人员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这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设计工作效率。

1.3模拟性特点

BIM技术的模拟功能是使用频率最高且非常有价值的特点。所谓模拟性,即预先操作施工过程、施工步骤,甚至施工技术和所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这些都可以在正式施工之前进行,及时查明设计缺陷、建筑缺陷、技术缺陷等并制定优化方案查漏补缺,避免了工程在正式的施工之后出现问题。如果在施工进行过程中出现问题,解决起来更加困难,没有时间去优化工程,甚至可能需要将已完成的建筑推倒重新施工,这样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资金和施工材料以及劳动力。

1.4协调性特点

由于设计和施工的复杂性,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所包含的工作有很多,不能由个人或部门单独来执行。BIM技术的应用使得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和部门以及部门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得到更好的协调,交流也更加频繁,使得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在问题的解决上,效率和水平也有所提升,当出现问题时解决的方法和思路也更加开阔[1]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2.1设计环节

借助BIM建模软件进行装配式工程设计。由相关的施工设计工作人员为其提供有关信息,建立信息模型,将实际施工工作所用到的各项参数和建模软件所给出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对实际装配结构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有序进行。在传统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依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后续的施工工作,之后再依照图纸建立建筑模型,最后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之后,对图纸进行修改。传统施工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弊端,会产生技术误差,并且不利于工程施工效率的提升。但是BIM技术可以将设计图纸所需要的各项信息进行模拟,并不需要对图纸进行反复的修改,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工作人员来说,建立建筑模型可以为后续施工工作提供保障。既可以更好地满足实际施工需要,还可以通过建筑模型为后续施工工作提供有关数据信息,使整个工程技术精度更高。

2.2 生产阶段

施工人员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期间利用 BIM 技术可将生产所需的预制构件相关信息直接上传至数据平台,各预制构件材料的数量、型号、规格等要求均可实时上传,确保预制构件供应商在第一时间接收信息并开始生产与运输,极大提升了施工现场工作效率。同时,可通过 BIM 数据平台实时反馈,确保 BIM 模型参数满足实际施工需求,规避因参数问题导致施工进度延缓的情况。为了确保各类型预制构建能够在实际装配式建筑构造中最大限度发挥效用且满足实际使用需求量,在应用 BIM 技术时需对预制构件展开参数化审核

[2]。在这一环节可通过 RFID 芯片对预制件的尺寸、材质加以修改调整,使之更满足施工需求。BIM 数据库的建设与不断完善可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确保预制构件供应商与施工方处于有效沟通状态,确保装配式建筑的供应配件与施工技术达到设计要求与实际施工需求。

2.3施工阶段

自始至终,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一直都是整个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配式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对整个施工现场环境进行统筹化、全方位的管理,强化管理工作的严格性,保证提前制备好的相关构件可以合理的摆放在施工现场,从而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度,降低现场杂乱程度,提高现场构件存储的安全性。在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因为提前制备好的有关构件无论是在类型上还是材质上都与施工实际需要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常常因为制备或者是摆放位置不合理从而对构件的使用效果造成影响,严重的还可能会影响施工进度以及质量。但是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施工现场管理可实现更精确化的安排。通过模拟管理让各项细节真实有效。施工现场管理计划和场地部署可在协调下统一完成,减少二次处理,避免出现操作不规范相应问题,控制人力成本并提升工作效率。在 RFID技术和 BIM 技术共同使用下,装配结构管理模式可被不断优化,使之更符合施工现场调度需求。施工各阶段的实际信息可被及时了解并作出相应控制与调整,保障装配式建筑项目顺利进展[3]

3结束语

现如今,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当中的应用还处于完善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人员可以充分运用BIM技术所具备的优势,对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工作予以优化,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模拟化等特点确保工程施工设计以及施工质量,并且对施工的设计、生产以及施工环节进行不断的优化,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整体质量。总而言之,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中的有效运用,对于提升生产质量,有效节约成本,保证工程项目按照规定时间完工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运用BIM技术,保证BIM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业长期、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强年,王乔乔.基于NB-IoT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吊装安全风险管理[J].工程管理学报,2020,34(06):113-118.

[2]朱安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连接处理方法关键要点[J].居舍,2020(33):29-30+37.

[3]施丁平,孙丰.装配式墙板BIM模型钢筋自动生成程序的开发[J].山西建筑,2020,46(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