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孟关乡孟关幼儿园第二园区 550000
摘要:教育是一项极其细微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良好的家校关系是家校共育的重要前提,而良好家校关系的建立又离不开家校之间的沟通。家校之间各种形式的交流、沟通都是为了让家长全面了解班级的常规管理和基本要求,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家园沟通
引言
每年的新小班入园,对小班班主任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因为教师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一群“一无所知”的小不点儿,还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幼儿与家长都进入一个全面磨合的阶段。那么,小班幼儿在入园初期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教师应如何应对呢?
一、幼儿教育中家园沟通工作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规范中明确提出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应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如若未能重视家长沟通,就限制了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众所周知,幼儿园教育工作极具特殊性,教师面对的群体是年龄相对较小的儿童,教师很难与其进行有效交流,此时需要针对性地开展家园共育工作,从而确保幼儿教育有效开展,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家长所处行业各不相同,教师在与家长进行工作交流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情感渗透,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沟通能力,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价值。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家园共育的同时,也体现了自身的作用,突出了与家长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更有利于对幼儿教育方向的把握。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逐步由被动转向合作、共享与主动参与,从而为幼教工作的高效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幼儿园小班家园沟通的策略
1.熟悉园所环境,做好充分入园准备
家长会是家园沟通的有效方式之一。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小班幼儿初入园前召开家长会,是家园协调入园适应策略的关键环节。由于幼儿初入园,对幼儿园生活还有诸多的不适应,为了充分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及沟通工作,幼儿园应在小班幼儿入园前开展至少两次家长会,分重点、有针对性地完成家园共育内容。第一次家长会——完成入园能力准备。指导家长辅助幼儿做好心理、生理及能力准备。心理准备包括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兴趣,初步适应离开最亲近的人,锻炼其独立性;生理准备包括幼儿在吃饭、穿衣、入厕、喝水、午睡等方面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能力准备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第二次家长会——完成入园配合准备。在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的同时,提醒家长自身不要过于焦虑,要相信幼儿的适应能力,为幼儿营造安定的心理氛围;指导家长积极学习育儿知识,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配合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开展;鼓励家长加强与教师多渠道的沟通,多多了解幼儿在园情况,理解教师的工作,对于幼儿刚入园发生的相关问题理智对待。
2.给予家长足够尊重
幼儿教育工作中将会面临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以及自我控制力参差不齐的幼儿,同时也会接触各行各业的幼儿家长,针对不同行业的家长应给予足够尊重,尽可能做到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方可突出家园沟通的客观性与公平性,利于打造和谐的幼儿教育环境,从而使幼儿家长信服,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流。总而言之,幼儿教师在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需要以平和的、平等的态度进行沟通,针对不同的家长,根据其性格特点以及所处职位,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运用科学的方式确保家园沟通工作有效开展,这样方可使家长主动协作,听取教师所提出的建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同样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不可苛责家长,或是侮辱家长,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如上所说,结合不同学生家长的性格特征,应采用对应的沟通方式,从而做到知己知彼,在了解家长的前提下,实施对应的沟通措施。例如,部分家长不重视传统知识的渗透或是养成教育,更加注重开发智力、培养情商,等等,这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尤为不利,甚至会阻碍幼儿的进步。
3.亲子支持:儿童视角的重构性表征
孩子眼中的理想妈妈是怎样的?孩子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妈妈的?我们通过儿童的视角给予妈妈们反馈,促妈妈们反思。一是让孩子描绘心目中最美的妈妈。我们组织学生用泥塑、儿童画、绘本等方式描绘心中最美的妈妈,记录生活中妈妈最美的瞬间,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期待。二是通过书信深层交流。我们采取书信交流的方式,让孩子把内心的痛苦表达出来妈妈在阅读书信中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问题,并通过回信澄清误会,促进亲子间的交流沟通。三是团体活动共同成长。我们利用各种节假日,举行“童心汇真情”活动。我们鼓励低年级的学生主动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扫地、抹桌子、洗菜等;我们要求高年级的学生做一天“妈妈”,包揽妈妈一天的家务活,让妈妈休息一天,并将感恩行动用照片和文字记录下来。孩子们的回馈,既让妈妈们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也让她们体味到当下的幸福。
结束语: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幼儿一生的成长都有着关键的作用。小班新生的入园分离焦虑问题是广泛存在的,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相互配合去解决,家园共育要形成合力,共同积极应对幼儿的分离焦虑问题,才能使幼儿顺利完成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
参考文献:
[1]王瑛珠.家园“融洽”沟通例谈[J].早期教育,2021(01):32-33.
[2].幼小衔接中的家园沟通[J].福建教育,2020(51):4-5.
[3]李文萍.家园共育对幼儿品格发展的影响[J].新课程,2020(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