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与文化的管理,才是最高层次的管理。”
——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约翰•科特
“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
——陶行知
由此可见,要想管理好一所学校,校长必须充分发挥领导力,在所管辖的范围内充分调度各种资源,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效率解决事务,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业绩和社会声誉。
如果把学校看作成一辆汽车,校长的“领导力”就相当于司机的“驾照”。那么,校长的“领导力”来源于哪些维度呢?
它应该包含但不限于这几种能力:洞察力、公信力、凝聚力、协调力、担当力、规划力。
洞察力,指校长身为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必须尽快、准确、深入了解每位教师的性格、能力,知晓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与核心事务。哪怕因为某些考虑不作正面回应,也要做到“明察秋毫”、“洞若观火”。
公信力是每个人的“名片”。对校长来说就等同于政治生命,它要求领导者赏罚分明、知行合一,通过对个人言行的约束和对组织制度的维护,形成一种群体性对己身的信任,进一步固化为该群体对自身公共权威的认可。
凝聚力与校长的人格魅力、工作艺术息息相关。高明的校长能以此将全体师生“聚沙成塔”,“万众一心”;反之则上下离心离德,内斗不断。
决策过程中的调度指挥才能叫做协调力。英明的领导者大多“长袖善舞”,熟悉并善于运用各种组织形式,挥洒自如,控制有方,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运作效果。
很多人都觉得做了领导就不需要负责任了,那是下属的事情,领导只需坐享其成。有这种想法的人,十有八九一辈子都是下属,即使做了领导,也必然不称职。因为权和责是不分家的,领导想要让别人心服口服,就必须承担其他人不愿冒的风险,“拍板”其他人不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担当力。
规划力——不论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均需设立一个长远目标,否则学校就会像迷航的帆船一样随波逐流,前景叵测。所以校长要用前瞻的眼光谋求学校的发展,用美好的愿景来团结力量、振奋人心,在规划实施、实现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们当校长的最高成就。
这六种能力,相辅相成,差一不可。“洞察力”相当于行车记录仪,对车辆周边的环境“了然于心”;“公信力”好比车标,优良的品牌就是质量的保证;“凝聚力”是车框,将零散的个人合成一个坚实的整体;“协调力”像传动系统,确保内部形成合力并传递释放;“担当力”如安全防护系统,令下属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心、放手去做事;“规划力”则是引擎+方向盘的组合,源源不断地为整个团队提供前进的动力,始终“面朝大海”,直至“春暖花开”。
2018年10月,我们召开了一次全校性的家长会,本意是对家长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结果在自由交流时段,许多身份、性格迥异的家长都不约而同地提及这样一个诉求:学校四点半就放了晚学,而此时他们均还在上班或务工状态,无法回家照看学生,导致学生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也无法辅导学生的作业,希望学校对此作出积极应对。细心的老师们随后向会议主导方——德育处进行反映,德育处同志的政治敏锐性非常强,他们感觉这是个“大事件”,连夜汇总数据,商讨对策并形成“调研报告”呈交校办。我仔细读完报告后极为重视,同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试行“晚托”。即在四点半放晚学后,继续开设一个小时的“校本学习”。这个设想并不是我的心血来潮,早在2017年杭州滨江区就开始尝试“晚托”,还得到了社会媒体的主流肯定。但他们是发达地区,我们是经济欠发达山区;他们的初衷是为了打击“课外培训浪潮”,我们却是为了满足家长诉求。他们的模式是否适合我们、社会影响会如何,谁心里都没底——说句掏心窝的话,倘若我这个貌似合情合理的操作被上级部门认定为“违规违纪”而给我一个处分,我是不是比窦娥还冤?但思来想去我仍觉得这是个好事,得积极应对。我把我的想法与顾虑告知了学校行政班子,他们考虑一番后都赞同我的意见,并迅速分工部署:有的牵头与家委会沟通,听取代表们的意见;有的在学校教职工中进行动员,收集民意民策;有的负责调度课程资源,有的草拟“晚托活动方案”等相关文案……准备得越充分,我的底气就越足。一周后,学校教代会全票通过此项决议并形成书面方案,我们依程序向上级机关正式请示,期间几次受召与局领导当面交流。2018年11月,在上级领导的密切关注下,我校正式试行“晚托”。一段时间后,反响空前良好。家长没有了后顾之忧,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兴趣爱好都得到了较大提升和发展,教师拿到了一定的课时补贴,学校在社会上的名气也是声誉鹊起,可谓是“一举四得”、多方共赢。这种“晚托模式”现已在我县城区学校全面推广,我校的相关做法也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县教育系统干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现在回想此事,这次“试水”的成功来源于多层次多方面:有上级领导的高瞻远瞩,有我个人的敢作为肯担当,有行政班子的紧密支持,有老师们的通力配合,更有整个团队的流畅运转。所以说,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优秀的校长却有一种“共性”——那就是在拥有领导力的同时,还得有分寸有底线的包容、有长期及时反馈的激励、有润物细无声的引领,集“力”与“技”于一身,方能规避障碍,灵活变向,平稳快捷地到达目的地,实现学校发展与个人成就的“相生相长”。
作者简介:邓其颖,湖北省崇阳县第六小学副校长,先后获评“崇阳县优秀教师”、“崇阳县名主任”、“崇阳名师”,等称号,喜爱文学创作,乐耕教育沃土。联系电话:13476879434(微信同号),QQ:1498192976。
黄立新,第六小学副书记,联系电话:1397282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