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第七中学 524200
摘要:初中生正值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体育锻炼对于其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教师需要以专业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指导体育实践。其中道德教育需要重点进行,教师可以讲授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运动员的故事,鼓励学生以此为激励,在训练过程中不怕吃苦,勇往直前。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将体育视为终身相伴的事业,因为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有实现人生理想的依托。
关键词:初中体育;德育教育;策略探究
引言: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使用适当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愿意参与到课堂之中,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进行体育锻炼,教师需要探索如何让学生,特别是不喜欢运动的孩子主动去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应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材施教,让孩子从内心期盼着去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去锻炼身体,想要全方位提高身体素质,并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一、初中体育德育的教学现状
在全社会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自然也没有放松对学生的体育德育教育,而且显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覆盖面并没有完全惠及全体学生,在各方面还存在这教育难题,因此,初中教师需要担当起指引者的角色以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方面,从教师自身角度看,部分教师刚刚毕业就进入学校工作了,较少进行相关知识的深入学习,理论基础并不牢固,加之年纪尚轻,对体育德育的认识较浅,对其重视程度不足,授课经验也不丰富。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授课教师而言,思想可能会比较僵化,不愿意跟进新形势来推进学生教育,总是以领导者的姿态自居,忽视与学生的交流,不能进行平等对话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并理解学生,对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并不十分高涨,懈怠情绪比较明显,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在应试教育之大环境下,教师很容易陷入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体育德育教育的泥淖,这种培养模式过于片面,从长远角度看,对于学生全方位多方面的发展没有任何益处,甚至会产生不利的后果。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所受教育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显现出来,以小见大,对社会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如果教师对孩子毫无区分地采用相同的方法培养,看似简化,实则为后来的教育工作种下了隐患。每个人都是特殊的主体,都需要被尊重、被重视。
二、初中体育德育的教学策略
1、巧妙设计教学内容
在体育室内课堂上,教师需要根据教学情况的实际、教学目标的要求,为学生在课堂情境下巧妙设计设置教学内容,进行体育德育的渗透。要重视课程导入的作用,注意与学生的互动,积极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于未知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兴趣,为其引领正确的方向,而非直接告诉正确答案是什么。因为比起答案有意义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锻炼,还有教师对学生思维深度的训练。当代社会并不缺少听话的学生,珍贵的是有自己的想法,善于独立思考,善于向其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学生,这也是素质教育一直在倡导的教学导向。
比如,体育教师可以询问班级学生自己最喜欢的体育明星是哪一位,喜欢的原因是什么?身上有哪些闪光点?从她或者他的身上自己可以学到哪些意志品质?是否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将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安利给其他同学?教师可以此方式进行课程导入,之后按照精心准备的课件,结合教学目标,以具体实例的方式对体育精神进行阐释,逐步渗透坚强意志、团结奋进的道德知识,进行体育德育教育。
2、运用多媒体进行体育德育渗透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选择,丰富了学生认识世界的途径。教师应该结合新时代的背景,善于跟进时代的发展潮流,学习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实践。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从海量资讯中获得想要的信息,只是花费时间长短的不同。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的需要,筛选出相关案例传授给学生,进行体育德育教育。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观看中国女排的经典比赛片段,请学生们感受赛场上女排姑娘们团结一心,永不言弃,为国争光的坚定意志,以此来鼓舞学生在今后的体育训练中不能因为一点小伤就放弃,不能在团体项目中只顾及个人得失,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成长为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3、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
如果体育教师一直把对自己的要求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孩子们安安全全,健健康康不出事这一层面,就会被慢慢淘汰。现代体育教学不应仅仅注重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求做到真正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真正起到体育课应该起到的效果,而不是简简单单应付差事而已。
一方面,教师要在认真备课的同时,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在上课时真正落实教学目标。比如,在进行篮球对抗教学时,教师需要训练学生的运球技巧,投篮技巧,也要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督促班级学生执行此教学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另外,教师也应注意选择适合中学生体育项目,把握好度,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对于身体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要特别关注,不强制其做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事项,保证生命安全第一,把任何可能出现的不好的事情都扼杀在摇篮里。当然,对于天生不喜欢运动或者有生理疾病的学生,教师也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寻找与其身体机能相匹配的运动项目进行训练,而不是忽视其特殊性,体育课上只能站在一边羡慕别的同学自由奔跑。
4、善于给予学生鼓励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喜欢听到自己的能力被承认,自己的理解思路被夸赞,初中生们更不例外。我们都知道中学生正值思想观念成长的关键时期和阶段,对于积极性评价尤为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使用正面的鼓励性评价,对于孩子们的表现要以科学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进行点评,不忽视其取得的点滴进步,这对于学生今后求学之路都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体育训练中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分享自己的感受,与同学和老师们共同探讨如何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道德水平,以便于共同进步。教师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肩负起引领学生发展方向的重任,必须重视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健康均衡发展,关注到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推动我国中学生体育德育科学发展和多样化发展,保证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体育课程和道德品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探索适合的教学方式,巧妙设计教学内容,善于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德育教育,对孩子们取得的成就进行鼓励,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体育德育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成为独立自主、身体健康、道德品质优良的新时代中学生,以此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永波. 新时代背景下初中体育德育渗透策略探究[J]. 新课程, 2018(6).
[2]林福现. 德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J]. 新课程(中学版), 2019, 000(010):242.
[3]陈彩华. 论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考试周刊, 2018, 000(008):117-117.
[4]杨武燕.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中学生德育渗透形式的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1):929-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