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6
/ 2

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苏艳

湖北省枝江市百里洲镇中心幼儿园湖北枝江 443200

【内容摘要】

幼儿园是集体活动的地方,也是帮助幼儿学会合作的有效场所,通过自主游戏可充分挖掘同伴集体资源的教育价值,顺应幼儿乐于交往的心理,需要帮助幼儿建立最初的伙伴关系,体验同伴合作交往的快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曾明确指出:幼儿同伴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是幼儿成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因此,在自主游戏活动中,活动前,精心设计,搭建合作的平台;活动中,适时引导,提升合作的质量;活动后,交流评价,强化合作的意识。

 关键词:自主游戏  合作能力 

正文:

自主游戏活动是一种幼儿在自由状态下的自主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强调自由的、个别化的学习,目标指向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因而,许多自主游戏活动常以幼儿的独立操作为主,幼儿的交流、合作机会较少,长此以往,影响了同伴关系的和谐发展,削弱了群体教育资源中所蕴涵的教育价值。所以,教师如何正确定位,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促进合作能力的良好发展,便显得十分重要。

  1. 活动前,精心设计,搭建合作的平台

加芬克尔理论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发生行为与场景条件的关系,这种认识同样适用于儿童。自主游戏活动由于其开放的时间、开放的环境、开放的人际关系,能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愿地状态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的内容。但经观察分析,在自主游戏活动中除了角色游戏中幼儿之间有一些交往和合作以外,像科学区、美工区等活动自主游戏大多数以幼儿的独立操作游戏为主,幼儿的交流合作较少。虽然自主游戏活动有个别化学习的鲜明特点,有灵活开放自主的学习方式,但相对于内向的、不爱交往的幼儿,如果任其发展,宽松的自主游戏活动反而使该类幼儿又进入了一个独立的自我世界。所以教师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应该精心设计,为幼儿搭建合作的平台,让幼儿尝试合作带来的乐趣。

  1. 投放充足的材料。在自主游戏游戏中,幼儿一同活动、学习的机会很多,如一起搭积木、作画、玩娃娃家等。教师应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以前的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数量少、个头小,幼儿不需要合作,自己可以玩得很好,不会产生合作的愿望。我们为了给幼儿搭建合作的平台,在投放材料时,增加了数量,而且将各种游戏材料放在一起,中间不设置隔离板,任幼儿自主取用,材料的充足,为幼儿的合作提供了保障。如将安吉梯和安吉木板、轮胎放在一起,幼儿在游戏时,由于游戏的需求,需要将它们这些材料进行组合,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合作的需求,几个人合作搬运材料、搭建,共同游戏,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在“涂鸦区”,提供了大量的绘画颜料和工具,幼儿在涂鸦过程中,与小伙伴合用材料,如颜料、画笔、刷子等,甚至需要几个人共同完成一幅作品,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分享成功的愉悦;在“表演区”,放置了手铃、小鼓、沙锤等器乐和不同的头饰,幼儿能与小伙伴一起唱歌、跳舞,协商分配打击乐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演奏。

  2. 提供宽敞的场地。材料有了,还要有地方才能够摆的开。我们将游戏的区域从室内拓展到室外,整个校园都是幼儿游戏的场所。有了足够大的地方,在“建构区”中,幼儿不再满足于个人拼出简单的东西,他们会共同协商搭建主题和方案,邀请小伙伴共同搭建,遇到困难与同伴协商解决,合作搭建出大型的建筑群。我们的孩子们会在参观动物园后合作建起一座动物园:飞禽区,走兽区、海洋区、售票厅,应有尽有;售票员、游客、驯兽员一个不缺,将生活经历融于角色扮演,惟妙惟肖。宽敞的地方,确保了游戏中的充分合作。

  3. 保障充裕的时间。为保障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充分的合作,还给了幼儿足够多的时间。在幼儿合作完成一些大的项目时,一个小时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允许幼儿自己安排游戏的时间,如在兴建动物园的过程中,需要几天的工期,幼儿可以在这几天的游戏时间都在这个区域内活动,不用担心自己的建筑被破坏。

二、活动中,适时引导,提升合作的质量

我们发现,游戏中,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的表现创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此时,教师不应静坐、等待幼儿正确行为发生,应通过暗示、提示、教育材料、活动等,主动地去刺激幼儿做出相应的反应。教师应当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并通过这些具体的交往情景,帮助幼儿逐渐习得交往的策略,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合作。这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友好配合的玩耍、协商、询问、共享、给予帮助或求助时,应引导幼儿感受合作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幼儿在获得这一感性认识后,产生主动合作的意识行为,使幼儿在合作中学会了如何与同伴交往的技能。

在自主游戏时,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帮他扶着滚筒,太棒了!”“她们两人一个拿积木,一个摆,真好!”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而对不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如:“滚筒上站不稳,可以向某某小朋友请教一下方法。”“长梯太重了,试试请好朋友帮忙。”“你跟他说,咱俩一起搭,试试。”“你可以去帮他一起搭。”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幼儿的合作意识会逐步增强,合作的质量会有效地提高。

三、活动后,交流评价,强化合作的意识

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决定幼儿良好交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教师及时的指导和充分的强化,而实现它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自主游戏活动后的评价。自主游戏活动后的集体评价有助于全体幼儿的普遍发展与提高。

为强化合作的意识,每天都会在全班开展交流评价。全班交流评价在合作游戏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当每组幼儿已经愉快玩了几遍本组游戏后,教师播放拍摄的游戏视频,让幼儿有相互观摩、互相介绍玩法、尝试体验其他组游戏的横向交流机会,促进各组与各组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材料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影响,使幼儿相互模仿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在游戏结束后,请幼儿结合观摩后的体验,围绕“你认为哪组应该评上最佳合作奖和最佳创新奖,为什么”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运用流动小奖牌分别对合作好、创新意识强的游戏组进行强化鼓励,在帮助他们获得合作游戏后的愉快体验后,发挥榜样组的激励作用。久而久之,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以角色的行为约束自己,通过遵守游戏的规则,常规习惯逐渐建立起来,并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幼儿通过自己的或与同伴的共同活动,把最感兴趣的事情反映出来,在体验合作共处的快乐的同时,学会共处,学会合作。

总之,树立正确的自主游戏活动观念,采用正确的方法,不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让孩子在自主游戏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待人处事应有的态度,获得社交技能,发展社会性行为。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