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学基础强化实践教学有效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6
/ 2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学基础强化实践教学有效模式探讨

白红华

云南省玉溪卫生学校 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在我国护理教育发展过程中,中职护理学教育作为非常重要的环节为农村基层医疗提供了保障。但是随着医学教育的逐步发展,中职护理学专业的学生理论与实践水平不能满足全民健康的需求,为了培养更多复合型护理实践人才,必须将中职护理学实践教学重视起来,作为教学目标去实现。文章通过对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设性的建议,不断改革和完善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医学教育的逐步发展,临床护理人员的需求也从技术型转变为实践型,给护理学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护理学基础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技能,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教学效果和就业方向的无缝对接。随着经济发展,对于护理人才的需求增加,对护理方面的相关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一、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主能力差,学习热情不高。随着国家教育力度的增强,高校以及高职院校不断进行扩大招生,使得中职护理学专业生源越来越少,招生越来越困难。另外,部分中职护理学专业的学生,主观能动性较弱,面对纷繁复杂的课程,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护理学基础课程无法全身心投入,并对相关实践课程产生畏惧心理,更甚者会选择逃学。招生困难以及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目前中职护理学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缺乏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是学校管理制度需要进行完善,要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师资队伍不健全。新时期临床医疗事业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做到知识随社会发展进行丰富。当前我国中职院校教师的待遇较差、培养力度不够等方面严重阻碍了教师队伍的建设;缺少培养机制,一些教师思想懈怠,教学质量不高。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无法对于每个学生开展针对式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一线教师大多传授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教学关注度不够,加之学校教学经费条件不允许等因素,导致护理学实践基础难以发挥其优越性,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不足,出现理论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

  3.缺乏临床实践。随着不断开设护理学专业的中职院校的发展,部分中职院校受限于教学经费不足,导致硬件设备以及校外对应实习单位缺乏,使得教学课程理论知识占据了主导,实践课程占主导地位的护理学基础教学被忽视,甚至于流于形式,虽然部分教师会采取一定的形式来弥补,比如翻转式教学、情境教学以及角色教学等手段来作为辅助,有效果,但是不能完全与实践教学对学生实操能力的作用相比。通过这些形式虽然可以动手操作,但是无法起到与真实病患沟通交流的作用,不能切实体会病患的精神困扰与身体病痛,也就无法做到科学严谨规范化的操作以及人性化的关怀理念,不利于职业素养的良好形成。理论占据主导的教学方式,使得所学内容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教学大纲中一些教学设备学校应该是为学生备足进行相关操作的,比如心电监护仪、导尿包、置留针等设备,但大部分学校受经费限制,做得不到位,设备严重缺乏,对提高护理基础实践教学严重不利。

  二、完善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对策建议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注重技能考核。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从学生的本位思想出发,建立健全相关教育方式,以符合新时期学生的心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首先,学生对于新鲜事物都有其好奇心,并且敢于去了解表达,学校必须积极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各种形式为学生展现未来护理学的境况以及发展前景,激发学生职业热情,对未来职业形成正确的认识,使护理病患的成就感造就职业使命感。其次,对于学生要实行人文关怀教育,时刻关注思想动态,对其错误思想与行为进行及时纠正。临床护理过程中,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十分重要,相应的人文关怀也是保障与患者之间良好关系的纽带,贴心的关怀与照顾,使病患得到满意的护理效果,加快痊愈速度,得以实现护理的目标。人文关怀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以患者安全舒适为基本原则,通过技能实操来判断反应及后期效果。最后,对学生相应技能进行定期考核,除理论知识外,技能方面的指标非常重要,学生们应该清晰、明确的是临床护理不仅仅是理论与实操,更要树立职业情感素养,以帮助病患解决精神困扰为己任时刻鞭策自己。

  2.推进双师队伍的建设。为提高护理学基础教学水平,中职院校必须对教师的队伍重视起来,抓好外因与内因,双管齐下,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资金投入,提高教师教学待遇,为其提供进修以及与外部医院的交流机会等。鼓励教师的自我提升,首先利用假期在医院挂职,接触病患以及专业的医疗器械,提升自己的實践技能,从而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教学,让学生养成实践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职业素养。其次,传统教学模式是新进行教师示范,然后分组练习,课后练习,最后考试。这种模式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难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学进行改革创新,集合教研组的力量,为课堂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研究,制作有重难点的课件。多媒体课件的生动形象以及趣味性,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了护理学课堂效率。通过网络、多媒体播放与录制相关教学操作视频,针对每个学生的错误进行示范讲解,不仅可以提升课堂实践教学的效率,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护理实操能力。教师整体素质增强,运用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外部先进的教学设备,增强实践技能培训以及考核培训,为实现双师队伍的建立起了积极的作用。

  3.转变教学理念,加强临床实践。临床实践的意义是重点培养科学严谨、安全规范的职业行为与态度。为了使学生可以明白临床的意义,首先教师的行为与态度必须一致;其次通过示范教育,为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的相关姿势进行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行为举止,为患者提供安全信任的治疗环境。课堂上适当开展角色扮演等方式,通过不同人的不同做法,来让学生实际感受临床实践中患者的切身体验。通过与医院合作,定期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与患者的接触,了解患者的精神困扰,使其在护理工作中加入个人情感素养,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娴熟的操作技能以及人性化的人文关怀才可以为患者打开一条积极、顺畅的交流通道,为患者解决精神困扰,对患者降低身体被病痛折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临床实践不仅丰富了实践操作的技能,更能深层次领悟到职业所赋予的力量,为未来工作中的综合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为我国医疗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提升综合国力做了积极的贡献。新时期护理学基础教学的不足,通过加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建立双师队伍以及加强临床实践方面的举措,提升理论教学效果的同时,结合临床实践教学,不断培养职业道德素养,以此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面对激烈的就业形势提供帮助,与就业岗位的严格要求无缝衔接,为国家培养新时期复合型人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丽红.护理中职教育中课堂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J].农垦医学,2016,(02).

  [2]杨婷.中职护理教育中双师型教师的优势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26).

  [3]刘艳萍.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护理教育改革途径探索[J].当代教研论丛,2016,(04).